资源简介 2025年高一年级9月份月考地理试卷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C D B D D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B D C C C D C C1.C 2.D 3.C【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有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共四级,C正确,ABD错。故选C。2.根据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星球是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特别是拥有智慧生物——人类,这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体现,D正确;太阳系中多颗行星具有卫星,如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具有卫星,月球也是一颗普通的卫星,A错误;甲行星就是地球,B错误;太阳系八大行星都进行自转和公转,这不是地球的特殊性表现,C错误。故选D。3.北极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恒星,属于自然天体,C正确;运行中的天宫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A错误;空中飞行的飞机依附于地球运行,只是地球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B错误;陨石已经掉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的表面,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C。4.C 5.D 6.B【解析】4.嫦娥6号在前往月球的过程中,穿越地球的高层大气,进入宇宙空间,前往月球,在地月系内运动,穿越1个天体系统,没有穿越河外星系,ABD错误;嫦娥6号绕月飞行时不是月球的一部分,是人造天体,C正确。故选C。5.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比较,海南文昌纬度低,气候湿润,海拔也不高,ABC错误;其他卫星发射基地均位于内陆,而海南文昌位于沿海,利于残骸安全坠落,D正确。故选D。6.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宇宙中各种辐射较强,故五星红旗抗辐射性能强,故成本较高,B正确C错误;“石头版”的五星红旗,故不易弯曲,D错误;材料中提到,“玄武岩纤维”织布国旗,故质量可能不大,A错误。故选B。7.D 8.D【解析】7.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夜晚时长和地球相近,不会出现夜晚过长导致电力不足的情况,①错误;太阳活动会释放大量带电粒子等,干扰电离层,影响火星车与地球的通信,②正确;火星白天温度为21℃,温度并不高,不会因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易损,③错误;火星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地表复杂,会使火星车作业受阻,④正确。所以②④正确。故选D。8.火星质量体积比地球小,不是质量体积大,且质量体积大不是火星没有生命的最可能原因,A错误。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不是距太阳较近,B错误。火星表面温度昼夜温差大,但白天温度并不高,且温度高不是火星没有生命的最主要原因,C错误。火星大气层稀薄,难以保持适宜的温度、提供充足的氧气等生命所需条件,是火星目前没有发现生命存在的最可能原因,D正确。故选D。9.C 10.A 11.C【解析】9.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强度1-4月、8-12月山顶大于山麓,5-7月山麓大于山顶,故A错误;太阳辐射强度1-4月、8-12月山顶大于山麓,5-7月山麓大于山顶,故B错误;由图可以看出:1-8月,山麓、山顶的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在增大,垂直变化率一直在下降,7月达最低,8月又上升高,故C正确;D.9-12月,山麓、山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先降,11月小幅升,到12月又降,垂直变化率一直上升,故D错误,故选C。10.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可知,7月份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率达-11 W/100m,垂直变化达最大;12月垂直变化率达7.5 W/100m,6月随高度递减,11月随高度递增,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大别山地区由于地处江淮地区,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强。8月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B 13.B 14.D【解析】1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月6日--4月12日,太阳黑子逐渐由西向东移动,故CD排除;图中显示黑子移动比例,占图中一半距离,用了7天时间,则走完图中距离要14天时间,太阳背面也需要十四天,加起来为28天时间,故A错误,B正确。答案选择B。1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资料时间为2010年减去1900年,记录数据时间为110年,而在这段时间里,太阳黑子起伏来回次数为10次,因此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0÷10=11年,故B正确,排除ACD。答案选择B。14.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太阳黑子数量较多的年份,一些地方降水增多,一些地方气候较为干燥,故A错误;黑子数量增多,将导致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阻碍,甚至会突然中断一段时间,这些反常现象将会对飞机、轮船和人造卫星的安全航行、还有电视传真等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威胁,但不是被迫中断,故B错误;太阳黑子数与太阳耀斑数量一般成正比增长,因此太阳黑子数较多的年份,太阳耀斑也随之增多,故C错误;太阳黑子较多的时候,耀斑也增多,会扰乱地球的磁场,发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平时很善于识别方向的信鸽会迷路,故D正确。答案选择D。15.C 16.C 17.C【分析】15.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深度,纵坐标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①为2900千米深度以内,包括地壳和地幔部分,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不会消失,是纵波,故B错误。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位于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①包括地壳和地幔,C正确。乙波在①层的传播速度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快,而①层中包括地幔部分,故乙波可以通过地幔,D错误。故选C。16.震源越浅,破坏程度应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程度越大,所以排除②、③,震级越大,破坏越大、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①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横波到达后才倒塌,C正确。跟传播介质差异、人体的生理反应能力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D 19.C 20.C【解析】1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在中生代最为繁盛,中生代末期灭绝。因此,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为是中生代,故选D。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初始地球时期陆地大于海洋,之后逐渐海洋面积增大,未曾出现陆地面积逐渐大于海洋,A错;海陆变迁是板块漂移,不是海洋漂移,说法有误,B错;中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C对;大西洋洋底的海岭隆起发生在新生代,D错。故选C。20.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新生代,A错;中生代末期没有强烈的地震灾害频发,B错;恐龙在地球上消失发生于中生代末期,C对; 陆地基本被冰川覆盖发生于冰川时期,最早是前寒武纪,D错。故选C。21.(1)高温多雨(温暖多雨);滨湖地区;植被茂密。(2)植被(裸子植物)丰富,被埋藏于地下,形成煤炭资源,为人类提供能源。22.(1)X为横波,Y为纵波。(2)M:莫霍面;依据:横波和纵波自上而下在此界面传播速度增加。(3)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约为70km。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壳厚。23.(1)位置: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原因:太阳黑子所在区域的温度低于太阳大气层光球层的平均温度,在明亮光球的衬托下显得暗淡。(2)时间分布规律: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一个周期约为11年。空间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太阳南北纬30°内,且南北对称分布。(3)影响地球上的降水变化;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人类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卫星导航、电网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影响;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轰击”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24.(1)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过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成分少;无液态水存在等。(2)行星:A水星。条件:行星运行轨道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行星与太阳、地球位于一条直线上。(3)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过低;体积与质量小,大气更稀薄,保护保温作用小;没有液态的水和适宜呼吸的大气。答案第1页,共2页常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一9月份月考地 理 答 题 卡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1题(8分)(1)(2))(22题(12分)(1)(2)(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3题(14分)(1)(2)(3))(24题(16分)(1)(2)(3))常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一9月份月考试题地 理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20=50分)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2.甲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它( )A.具有特殊的卫星——月球 B.是八大行星中最类似地球的行星C.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3.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A.天宫空间站 B.飞行的飞机 C.北极星 D.陨石2024年5月3日,嫦娥6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启了月球之旅。其6月2日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成功挖到了“土特产”,并展开一面“玄武岩纤维”织布国旗。图1为嫦娥6号发射时的照片,图2为月球背面展开的国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嫦娥6号在前往月球的过程中( )A.需要穿越河外星系 B.未穿越高层大气C.绕月飞行时是天体 D.穿越2个天体系统5.我国在海南文昌设立卫星发射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火箭发射可节省燃料 B.海拔高,距离卫星预定轨道近C.气候干旱,发射的气象条件好 D.位于沿海,利于残骸安全坠落6.月球上展开“石头版”的五星红旗,其主要特点是( )A.质量较大 B.抗辐射 C.成本较低 D.易弯曲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夏季赤道区域白天温度为21℃,夜晚能降至-73℃。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研究发现,火星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稀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201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祝融号”火星车在探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①夜晚过长,电力不足 ②太阳活动,干扰通信 ③温度过高,设备易损 ④地表复杂,作业受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目前火星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 )A.质量体积大 B.距太阳较近 C.表面温度高 D.大气层稀薄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9.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10.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月最大 B.12月最大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11.对大别山地区来说,6月份太阳高度角和昼长均大于8月。但是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太阳高度小 B.白昼较长 C.晴天多 D.阴雨天多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暗黑斑点。森特在某年4月6~12日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某组太阳黑子,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由图可知,太阳( )A.自西向东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15天B.自西向东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28天C.自东向西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15天D.自东向西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28天13.为进一步研究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森特查找资料并编绘了下图。据图可知,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A.6年 B.11年 C.20年 D.50年14.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因此,太阳黑子数较多的年份( )A.全球降水普遍增多 B.航天航空活动被迫中断C.太阳耀斑数量减少 D.地球磁场所受扰动增强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该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甲为横波C.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①内部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16.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浅,破坏越小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小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7.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的生理反应能力C.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前的原始太阳星云。此后,地球系统的地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几个重要的地质年代。下图为某地质年代地球环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所示的地质年代为(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19.该地质年代的海陆分布状况是( )A.陆地面积逐渐大于海洋 B.海洋向北极圈附近漂移C.联合古陆开始逐渐解体 D.大西洋洋底的海岭隆起20.该地质年代末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喜马拉雅山脉形成 B.强烈的地震灾害频发C.恐龙在地球上消失 D.陆地基本被冰川覆盖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四川自贡市恐龙博物馆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该公园成为了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科研基地。下图为博物馆内的一个恐龙化石。据研究,恐龙这类大型动物逐水草而栖。(1)推测恐龙生活时代自贡的古地理环境。(4分)(2)说出恐龙生活时代植物的发展对现代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作用。(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2024年9月13日20时27分,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6千米。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1)指出图中X,Y代表的地震波类型。(4分)(2)图中虚线M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判断M界面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3)据图判断青藏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并说明该厚度与地壳平均厚度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黑斑点,数量具有周期性变化,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以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制出太阳黑子分布图。把一系列太阳黑子周期的图案绘制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连串翩翩起舞的“蝴蝶”影像(在一个太阳黑子周期,黑子出现过的区域组成的图像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下图为太阳黑子“蝴蝶”图。(1)指出太阳黑子出现的圈层及看起来呈黑色的原因。(4分)(2)据图描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时空分布规律。(4分)(3)说明太阳黑子数量多的年份对地球的影响。(6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与地球相比,金星的体积和质量只稍微小一点,且有着厚厚的大气层,但从探测结果来看,金星大气层几乎全部由二氧化碳组成。凌日现象指的是行星挡住部分日面,从地球上可以看到行星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是天文摄影常见的现象之一。下图示意太阳系简图及金星凌日现象。 (1)金星被誉为地球的“孪生姊妹”,但却没有生命迹象,试推测原因。(6分)(2)除金星外,指出其他可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字母及名称),并说明凌日现象的形成条件。(6分)(3)与地球相比,试分析火星不存生命的自身原因。(4分)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 地球 火星 0.05 0.82 1.00 0.11 0.056 0.856 1.000 0.150 5.46 5.26 5.52 3.96 87.9d 224.7d 1a 1.9a 58.6d 243d 23h56m 24h37m巨行星 木星土星 317.949 5.48 1316 745 1.33 0.70 11.8a 29.5a 9h50m 10h14m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冥王星 14.63 17.22 0.0024 65.2 57.1 0.009 1.24 1.66 1.50 84.0a 164.8a 247.9a 约16h 约18h 6d9h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高一年级9月份月考地理试卷答案.docx 地理 答题卡.docx 常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一9月份月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