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罗山县青山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罗山县青山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十月份月考物理
一.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 14分)
1.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可靠的     ,需要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     。国际上制定了一套     来方便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来往。
2.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    ;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面对面站着也不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
3.小明坐在一列从广州开往武汉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已知大桥长1100m,火车的长度100m,火车上桥到完全离开桥的时间是25s,则动车速度是    m/s。
4.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金属丝直径,如图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25圈,测出密绕的线圈总长度    cm,则金属丝直径为    mm。
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2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四川雅安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
6.如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与甲音调相同的是     ,与甲响度相同的是     (选填“甲”、“乙”、“丙”)。
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 14 分,每小题2分13-14 为双选)
甲物体的速度是54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00m,通过比较可知(  )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8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应沿着所测长度 B.测量可以不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9.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瓶子,音色一定不同
B.用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瓶子,响度一定不同
C.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水柱最高的瓶子振动最慢,音调最低
D.敲击瓶子时,是因为瓶中空气柱振动发声,所以音调不同
10.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1cm、18.50cm、18.10cm、18.5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B.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
C.多次测量的数据中18.51cm是错误数据 D.最后结果应记作18.50cm
11.下列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发出的超声波有时也可以被人耳听到 B.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C.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12.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音调不同 B.乙、丙响度不同
C.丙、丁音色不同 D.甲、乙音色不同
1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或碎布后从下端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哨声不能通过空气传到吹奏者的耳朵
C.上下推拉活塞,哨声的音调不会改变
D.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时,悦耳的哨声就成了噪声
14.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各种测量,例:长度测量、时间测量、温度测量、质量测量……测量过程中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不能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三.作图题(共2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2分)
15.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响度比他小,音调相同的另一声音波形图。
16.请根据图甲的s﹣t图像,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 18分)
17.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木板、木块、小车、    ;
(2)小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木板的A点由静止释放,分别记录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为2s和3s。BC段的距离为    cm,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在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的斜面上下滑,这是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    (选填“长”或“短”),便于测量。
1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     ,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推理可知:   
19.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起到放大实验现象的作用,这个研究方法叫    。
(2)如果将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小球    (“会”或“不会”)弹起。
(3)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实验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5)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9分)
20.如图是我国“奋斗者”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若潜水器匀速下潜的速度为1.2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50s时悬停在海中某一深度,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潜水器下潜50s的深度;
(2)收到回波信息时潜水器与海底的距离;
(3)此海域的深度。
21.小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如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的有关内容。求:
出租车发票
上车 09:18
下车 09:42
里程 18.0km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3)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1.定量比较;单位;国际单位制。
2.振动;介质。
3.动车;44。
4.4.00;1.6。
5.100;能;次声波。
6.乙;丙。
7.B
8.C
9.C
10.D
11.B
12.C
13.AD
14.AD
15.
16.
17.(1)停表;
(2)40.0;0.40;增大;
(3)小;长。
18.(1)弹开;振动;转换法;(2)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19.(1)振动;转换法;(2)不会;(3)不能;C;(4)固体;(5)响度;音调。
20.(1)潜水器在这50s内下潜的深度为60m;
(2)收到信息时潜水器距海底的距离为9000m;
(3)此海域的深度为9060m。
21.(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0.4h;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18.0km;
(3)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5km/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