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力(一)定义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通常用字母________表示(二)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________,简称:________物体物体F牛顿牛(N)(三)对力的理解(1)物体间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这两个力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四)力的作用效果(1)大量事实表明,力既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又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形变运动状态(2)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是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4)说出几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卫生绕地球旋转、火车减速进站运动状态的改变运动方向速度大小(五)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____的大小(2)原理:在____________内,弹簧受到的____________,弹簧的____________(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力弹性限度拉力越大长度就越长(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a)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先进行_______,使指针正对零刻度线,并注意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b)测力时注意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被测力的作用线一致,指针不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摩擦c)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d)拉力不要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量程(4)1N的力大小约为平托起________个鸡蛋所用的力;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为 ________牛;一般成年男子手的最大握力约为________牛。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调零正对刻度板超过220560(六)弹力(1)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体的这种性质叫________(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_(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弹性形变________,弹力________;弹性形变________,弹力也就随之________(4)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________弹性弹性形变弹力弹性限度越大越大消失消失相反(5)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①物体是否直接接触,若不接触一定_____________②接触处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只有接触且相互挤压或拉伸才能产生弹力③我们可以假设将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若能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没有弹力(七)力的三要素指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大小方向作用点(八)力的示意图(1)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条________________来直观地表示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称为力的示意图;(2)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在受力物体上沿着_____________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在箭头边上标上_________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____。带箭头的线段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力的大小作用点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④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④ ①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①正确; ②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在弹簧的压缩过程,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②正确; ③小球被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对小球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球对弹簧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减缓了弹簧恢复原状的速度,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③错误; ④在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④正确。 答案 解析DD典题精练 1(2023七下·海宁期中)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 B. C.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它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由于运动员的脚与足球分离,因此足球不受脚对它的作用力,故A正确,而B、C、D错误。 答案 解析AA典题精练 2(2023七下·上虞期末)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关于火箭、飞船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 火箭和飞船升空的施力物体是地面B.火箭从地面加速发射升空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C.运载火箭升空“穿破云雾”,是以飞船作为参照物D.飞船进入太空后所受重力和地球上是一样的A.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而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反作用力,则飞船升空的施力物体是喷出的燃气,故A错误; B.火箭从地面加速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它的速度不断增大,则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B正确; C.运载火箭升空“穿破云雾”,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而火箭相对飞船的位置保持不变,故C错误;D.飞船进入太空后处于失重状态,和地球上不同,故D错误。 答案 解析BB(2023七下·瓯海月考)下列力的示意图中,表示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的是( )A. B. C. D.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方向与斜面垂直向下,如下图所示:故选D。 答案 解析DD重力(一)重力及其方向(1)重力: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____;(2)重力的施力物体:________,重力的作用点位于________物体上;(3)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a)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其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b)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____________可用于检测墙体是否竖直等。(二)重力的大小(1)重力大小可用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重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__________成______比;(3)重力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其中g__________,表示地球上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________________地球的吸引G地球受力竖直向下不改变不改变重垂线弹簧测力计牛顿质量G=mg9.8N/kg正质量为1kg时受到的重力是9.8Ng=10N/kg(4)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项目 质量 重力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 ________ ________量性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单位 ________ ________计算公式 m=pv G=mg测量工具 天平、秤 弹簧测力计联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g=9.8N/kg mGkgN(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于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几何________,如下图中心(2023七下·金华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该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填“变化”或“不变”)。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重力的方向是 。在地面附近,无论物体在什么位置,它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则:将该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 答案 解析不变;竖直向下不变典题精练 3竖直向下如图所示,支杆OB固定在板BC上,小球A用细绳悬在杆端O处,用此装置可研究重力的方向。现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α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方向不变,当将板BC缓慢放平时,悬线OA的方向不变,而虚线与BC垂直,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之间的夹角α将变小。故选A。 答案 解析AA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____的关系;(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____________】(3)两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a)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这里包括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b)牛顿第一定律成立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即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规律,它描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时(受到____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可以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推广为“合力为零”。c)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要看物体的初始状态,若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和力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定律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受外力作用时是一种理想状态外力的合力为零平衡力的作用作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1)____________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2)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________定律。(4)惯性是____________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5)惯性不是力,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易错点)(6)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只______物体的________有关。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7)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惯性定律是只有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遵守的规律一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一切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2023七下·兰溪期中)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由于小车表面光滑,故在水平方向上两小球均不受外力,即以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永远不会相碰。 答案 解析BB典题精练 4(2023七下·常山期末)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做了如图三次实验(假设斜面光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次实验的小车质量可以不相等B.实验需要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的就越慢D.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A. 三次实验的小车质量必须相等,A错误;B. 实验不需要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通过比较的是小车停止时所在的位置,B错误;C.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的就越慢,C正确;D. 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错误; 答案 解析CC典题精练 5(2023七下·柯桥期末)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柯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柯与滑板将(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小柯在图示位置时,速度不为零,所以若此时外力全部消失,他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解析DD二力平衡(1)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2)二力平衡条件是在物体________时得出的,同样也适用_________________运动。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异同 一对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 ________相等 大小相等________相反 方向相反_______________上 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可以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的性质可以不同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平衡力相互作用力大小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定义:作用在质点上的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如果与某一个力F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F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注:合力并不是物体真实受到的力)(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F1 + F2,且方向与这两个力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且F1 > F2,则这两个力的合力F合=F1 - F2,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相同。(3)同一直线上有方向相同相反的三个力,F1,F2,F3,若F1=F2 + F3,此时向左的作用效果等效于向右的作用效果,所以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023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则二者为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桌面受到的支持力等于桌子和闹钟的总重力,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闹钟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答案 解析AA典题精练 6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B.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C.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D错误,C正确;甲对乙的作用力使乙核桃发生了形变,只是形变程度较小,故B错误。故选C。 答案 解析CC摩擦力(一)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两个物体的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二)动摩擦力(1)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摩擦,称为________________;(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称为_______________;(三)静摩擦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可能也会产生摩擦力,若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存在____摩擦;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不存在摩擦。(四)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________并________;(2)两物体的接触面比较________;(3)两个物体间存在______________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现象。接触面上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接触挤压粗糙相对运动(五)任何物体都会产生摩擦_________物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如,不仅固体与固体之间会产生摩擦、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都会产生摩擦。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趟势的力(1)乙组和丙组的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__________,滑动_______________(2)甲组和乙组的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受到的__________,滑动_______________任何固体、液体、气体相互摩擦力动静滑动滚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一)摩擦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二)增大摩擦方法:(1)增大________;(2)使接触面变得________。(三)减少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变成________;(2)减少接触面间的________;(3)用________代替滑动;(4)使摩擦面脱离________,等。有益摩擦有害摩擦压力粗糙光滑压力滚动接触(2023七下·武义期末)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平放的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不同木板表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实验时,小金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典题精练 7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1 平放 木板 6 1.22 平放 木板 8 1.63 平放 木板 10 2.0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1)实验时,小金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小金在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4)图乙所示实验中,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一定静止 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使木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典题精练 71、4、52.3C(1)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使木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选择粗糙程度不同的三组1,4,5即可;(3)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所施加的外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故为2.3N;(4)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 ,可能等于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 解析(1)使木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1、4、5;(3)2.3;(4)C典题精练 7(2023七下·东阳期末)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与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如图乙所示,将F2=50N的水平力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图乙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甲中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30等于如图甲,以B为研究对象,B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f平衡,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F1=30N。甲图中,以AB的整体为研究对象,AB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到的推力F与地面的摩擦力F平衡,则A物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地=F1=30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因为没有说明匀速,所以不能用摩擦力=拉力,以AB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整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也不变,即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仍为30N。 答案 解析30;等于压强(一)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比较甲组和乙组,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_(2)比较乙组和丙组,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___(二)定义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________(三)公式通常用___表示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那么(四)单位国际单位制中,________的________是“__________”,简称帕(_____)。(五)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大明显越小明显压强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压强单位帕斯卡pa(六)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1)公式无论对于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产生的压强都___________(2)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那部分面积,而并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3)应用公式计算时,____的单位要用____,_______的单位要用________,________的单位要用____注意:①压强的单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张对折报纸对桌面压强约为1帕。②计算时:行走,算一只脚面积;站立,算两只脚面积;汽车,四个轮胎面积;坦克,两条履带面积。③计算时必须注意先化单位(压力为N,受力面积为 ,压强为pa),再带入计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力面积(刀刃、钉鞋、啄木鸟的喙),__________压力(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力面积(坦克履带、沙发、骆驼的脚趾),__________压力固体液体气体普遍适用力牛面积平方米压强帕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减小(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_______作用,并且具有________性,因此,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压强计(1)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2)原理:当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三)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液体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可比较实验B和D)(3)在____________,液体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可比较实验A、B和C)(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___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____,该处的_______________(可比较实验E和F)重力流动容器底侧壁都有压强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四)液体压强的公式p=_______式中p为液体的_______,ρ为液体的_______,g =__________,_______为液体的______(五)两公式的区别与联系(1)p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的(2)p=ρgh是通过公式p推导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特殊固体的压强,推导过程如下:p(六)典例水库大坝通常都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如图所示。请从压强角度说明这样做的好处。(1)从坝体对地基作用看,坝体下宽上窄,可以增大地基的受力面积,减少坝体对地基的压强。(2)从水对坝体的作用看,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水对大坝体下部的压强较大,对上部的压强较小,因此通常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ρgh压强密度9.8N/kgh深度对固体液体气体都是适用只适合于计算液体(2023七下·东阳期末)把铅笔的一端削尖,两手的手指用力压在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B.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D.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B典题精练 8A.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 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A错误;B.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 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B正确;C.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C错误;D.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D错误。 答案 解析D(2023七下·富阳期末)下列各选项中所说的两个量相等的是( )A.甲图中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对相同试管底部所产生的压力B.乙图水面高度相同的两个容器底部(底面积相同)所受水的压力C.乙图中两容器对水平桌面所产生的压强D.等质量的两种液体距离底部相同距离的A,B两点的液体压强B典题精练 9A.两试管相同,液体质量相同,由图知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乙试管中液体密度较小,即p甲>p乙,且深度h相同,由p=ρgh知乙试管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较小,根据F=pS知甲液体对相同试管底部所产生压力大,故A不符合题意;B.两容器水面相平,即水的深度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F=pS可知,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故B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B典题精练 9C.由图乙可知左杯水的体积大,右杯水的体积小,由知左图水的质量大,由G=mg知,左图水的重力大,左图对桌面的压力大,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知左边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故C不符合题意;D.丙图中液体质量相等,根据G=mg知两液体的重力相同,对容器底的压力相同,根据知,在容器底面积相同时两个烧杯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右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大,根据知左边液体的密度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A、B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pA下>pB下,所以A、B两点压强为pA=p-pA下,pB=p-pB下,所以pA<pB,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B典题精练 9(2023七下·义乌期中)如图所示,小晨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接着小晨将两个正方体沿图示的方向截去一部分,都拿走右半部分,则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 p乙。(选填“>”、“<”或“=”)<典题精练 10>(1)正方体就是粗细一致的柱体,则它对地面的压强p=ρgh;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h甲>h乙,根据p=ρgh可知,二者的密度ρ甲<ρ乙;(2)如下图所示,甲剩余部分与虚线粗细一致竖直部分相比,相当于受力面积不变而增大了压力,根据p可知,此时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变大;乙的剩余部分与虚线粗细一致竖直部分相比,相当于受力面积不变而减小了压力,根据p可知,此时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变小;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虚线粗细一致的部分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因此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 答案 解析<;>(2023七下·上虞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根据G=mg可知,液体的重力相等。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即F甲=F乙。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根据p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 答案 解析DD(2023七下·东阳期末)研习小组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因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1)实验前,小东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如图甲所示的高度差不变,该操作的目的是 。(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时压强计金属盒的放置要求是 。(4)小组同学还探究了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的关系,发现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现发现有A、B两杯没有标签的液体,其中一杯是酒精,一杯是清水。为鉴别它们,小东将同一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等于h乙。他发现压强计没入A液体中的深度更大,则A液体是 。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酒精(1)小东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保持如图甲所示的高度差不变,说明装置漏气,目的是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可以得到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控制深度相同,所以要保持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4)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h乙,则两液体产生的压强相等,压强计浸入A液体中的深度更大,根据p=pgh可知A液体的密度小,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液体是酒精。 答案 解析(1)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2)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4)酒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