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项1分,共24分)1--5 ADCDC 6--10 CDBCB 11--15 CACBB 16--20 CCDBA 21--24CABC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6分)25、(2分)(1)秦岭 800毫米或者800㎜(2分)(2)四川盆地 云贵(1分)(3)鱼米之乡26、(3分)(1)畜牧业 华北平原 小麦(1分)(2)钓鱼(或钓鱼岛)(1分)(3)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等(答出一点即可)27、(3分)(1)巴颜喀拉山 黄土高原 渤海(3分)(2)③ ⑤ ①(2分)(3)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答出一点即可)。28、(1分)(1)澜沧江(2分) (2)雅鲁藏布江谷地或藏南谷地 气温低,生长期长;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答出一点即可)(1分)(3)E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表不断抬升(答出板块交界地带碰撞挤压即可)(1分)(4)BC(1分)(5)日温差大(2分)(6)高寒、缺氧、雪崩、滑坡、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状况复杂、冻土广布等等(至少答出两点)试卷第1页,共3页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初三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在回国航班上发出感叹:“此刻,我正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马上就要投入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阔别三年的祖国已在天涯咫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 孟晚舟以伟大的祖国为傲。以下关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地理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②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③日益强盛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④中国陆地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欧洲及北美洲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 孟晚舟的包机在深圳宝安机场着陆,该机场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单位是(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以解决我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图为我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及年平均增长率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3.读图,观察哪一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最高( )2020年 B. 2000年C. 1982年 D. 1953年4.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目的是( )调节我国人口空间分布B. 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例C. 增加我国人口总数D. 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在位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5. 下图数字序号能正确表示内蒙古高原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A. B. C. D.7.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不断被文人墨客吟颂和赞美。读黄河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8.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描写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 )A.源头 B.上、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9. “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反映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 )A.源区冰川消融 B.上游土地荒漠化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泥沙淤积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全球战塑”。我国的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表示意我国自然资源统计信息。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水资源 森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5我国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 1/2 1/2 2/5 1/4 1/310.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 种类齐全,总量很小B.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 总量很小,依靠进口D.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11 下面是四位同学为“全球战塑”主题活动提出的倡议,说法正确的是( )A. 李想:购物时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 程实:将使用过的塑料制品集中露天焚烧C. 王玲:减少使用塑料制品,自带购物袋 D. 刘彬:大量点外卖,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图左为“我国2012年到2019年中国高铁的客运量图”,图右“延庆支线和崇礼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12.读图左可知,我国高铁客运增长量最快的年份是( )A.2012年-2013年 B.2013年-2014年C.2015年-2016年 D.2018年-2019年13.延庆高铁的修建,对延庆人民生活的影响( )A.减少了出行人数 B.增加了通勤时间C.出行效率更高了 D.延庆只有高铁通行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据此读图,完下列小题。14.《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②景观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存在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粮食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粮食的主要输出地。下图为我国粮食供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15.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辽、吉、黑三省B.东北三省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C.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厚窗小16.东北地区能够成为粮食主要输出地的原因不包括( )A.耕地面积广大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作物一年三熟 D.人口数量较少17.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粮食危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盲目改造中低产田 B.提高农民种粮成本C.培训农民科学种田 D.摒弃“光盘行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此完成下面18-20小题。18.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价值是( )A.养殖与发电 B.灌溉与发电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19.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三角”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这说明上海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 )A.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 B.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C.提供大量劳动力 D.带来污染20.长三角地区聚焦生态绿色一体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②发展绿色低碳产业③加大渔业捕捞力度④大规模占用耕地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G7高速公路是连接首都北京和新疆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也称京新高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要道。下图为京新高速公路G7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京新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准噶尔盆地 ②塔里木盆地 ③内蒙古高原 ④华北平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从北京出发,沿着G7公路到乌鲁木齐,可以领略十种风光,九种色彩,风光十分优美。沿途先后可欣赏到的色彩可能是( )A.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 B.草原青、林海绿、沙漠黄C.林海绿、沙漠黄、草原青 D.沙漠黄、草原青、林海绿23.导致公路沿线“色彩”变化的原因是( )A.纬度跨度导致的气温差异 B.距海远近导致的降水差异C.东高西低形成的地势差异 D.河流流向、含沙量的差异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题。24.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将塔里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 )A.交通优势 B.生态优势C.经济优势 D.旅游优势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6分)25.读南方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1)图中山脉A是 ,是 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该山脉南侧降水量多于北侧,是因为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2分)(2)图中有“紫色盆地”之称的B是 盆地,其西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图中C为 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其中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2分)(3)南方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 ,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1分)2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分)(1)一支烤串带火一座城。近期淄博烧烤火爆朋友圈,“进溜赶烤”引发了人们对各地特色烧烤的关注。“中国烧烤界的启蒙”是新疆羊肉串,新疆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部门)基地,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山东丘陵和 (地形区)的过渡地带,淄博特色烧烤--小饼卷烤肉,制作小饼的面粉口感劲道,原料来自 (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3分)(2)右图中岛屿A是 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容日本侵犯。(1分)(3)任意列举一个宝岛台湾的美称。(答出一点即可)(1分)27..读下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8分)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了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地位,肯定了黄河流域在水沙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榆林市泉家沟位于黄土高原,1979年被确立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验区。经过多年努力,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材料二:黄土高原分布图及榆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1)黄河发源于 ,流经A (地形区)之后含沙量大增,最终注入 ,是我国第二长河。(3分)(2)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与方框中字母对应,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A ,B ,C 。(每框限选一个序号)(3分)①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夏季多暴雨 ④河道弯曲 ⑤地势低平(3)榆林市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榆林市泉家沟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答出一点即可)(2分)28.关注青藏地区,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8分)材料一:川藏铁路预计将于2026年全线贯通,川藏铁路分段建设,其西线工程要比东线困难得多,高海拔、大落差,雪崩、滑坡、岩爆等,脆弱的生态环境,多达上百种的复杂地质状况,是铁路工程建设史上极少遇到或从来没有遇到的难题。材料二:青藏地区略图成都、拉萨气温日变化曲线成都、拉萨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图中ABC圈内所在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C河流为 。(1分)(2)D处河谷农业区名称是 ,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2分)(3)2020年新的测试E山脉主峰海拔高度为8848.86米,与15年前测试的海拔高度8844.43米相比,长高了4.43米。图中E山脉的不断“长高”的原因是 。(1分)(4)根据气候资料分析,与拉萨相比,成都的气候特点是( )(1分)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昼夜温差大(5)该区域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形成图中穿衣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1分)(6)川藏铁路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重要的交通大动脉,请描述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至少答出2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月初质量监测初三地理答题卡.pdf 初三地理答案.docx 初三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