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物理检测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分)1.(本题5分)小芳从O点出发,运动了2min。第1min末,她位于O点正东50m的甲处;第2min末,她位于O点正北100m的乙处。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芳在第2min内位移的是( )A.B.C. D.2.(本题5分)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3.(本题5分)目前我省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一辆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发现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 mB.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下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4.(本题5分)“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B. C. D.5.(本题5分)一汽车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4s汽车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汽车在第3秒内的位移为7.5m。则( )A.汽车4s内经过的位移大小为40mB.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0m/sC.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D.汽车在1.5s末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6.(本题5分)高铁列车做直线运动进站,利用计算机控制,能准确地停靠在对应车门的位置,实现列车安全准确地进站停车。如图所示为某列车在进站停车过程中加速度随速度的变化图线。则该列车( )A.速度从降至经过的时间为B.速度从降至行进的距离为C.进站过程,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减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D.进站过程,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减速运动二、多选题(共18分)7.(本题6分)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3s末离出发点最远C.2s~4s内,物体的速度不变D.6s内物体的路程为16m8.(本题6分)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车的x-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t=6s处,则在0~6s时间内(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B.乙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C.甲车的移大小为60mD.乙车的位移大小为45m9.(本题6分)如图甲所示,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车在后面匀速向车靠近,车司机发现后启动车,以车司机发现车为计时起点(),、两车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车在第内与车的距离缩短了。且时车恰好追上车(车能从车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的速度大小为 B.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C.时刻两车间的距离为 D.两车在时会再次相遇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共20分)10.(本题8分)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则小车加速度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11.(本题12分)在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1)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 直线运动;(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四、解答题(共32分)12.(本题16分)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滑行,着陆时的速度大小是,最初内滑行。求:(1)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飞机着陆后内滑行多远 13.(本题16分)如图所示,A、B两个小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右运动,时刻A、B两物块相距。此后物块A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物块B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已知各物理量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求:(1)经历多长时间物块A、B相距最远 (2)物块A、B相距的最远距离。 试卷第1页,共3页答案第1页,共2页《高二年级物理单元检测》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C C D D A A CD CD ACD1.C【详解】第2min内指的是1min ~ 2min,由题知第1min末小芳在甲处、第2min末小芳在乙处,则小芳在第2min内位移由甲指向乙。故选C。2.C【详解】A. 下面物体做匀速运动,上面物体做匀加速运动,不可能出现两个速度相等的时刻,故A错误.BCD. 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BD错误C正确;3.D【详解】A.若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s=1.6 s<2 s所以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x2=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m-6.4m=1.6 m故A错误;B.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是6.4m,汽车将越过停车线停下,故B错误;CD.从刹车到停下的位移是6.4m,所以汽车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s=0.2s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D【详解】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0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故选D。5.A【详解】A.由题,汽车的刹车时间为4s,汽车刹车的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关系,则汽车刹车的4s内的位移关系满足由于x3=7.5m,则x1=17.5m,x2=12.5m,x4=2.5m汽车4s内经过的位移大小为=17.5m+12.5m+7.5m+2.5m=40m故A正确;B.汽车的刹车时间为4s,结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公式可得故B错误;C.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则汽车的加速度即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故C错误;D.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则汽车在1.5s末时的速度大小为v1.5=v0+at1.5=20m/s-5×1.5m/s=12.5m/s故D错误。故选A。6.A【详解】A.由题图可知,列车速度从17m/s降至3m/s该过程为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所用时间为故A正确;B.由题图知,列车速度从20m/s降至3m/s该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行进的距离满足解得故B错误;CD.进站过程列车速度越来越小,由图可知,列车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故CD错误。故选A。7.CD【详解】x-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不变物体做匀速运动A.由图像可知,0~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物体在3s末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2s~4s内,图像的斜率不变,物体的速度不变,故C正确;D.路程时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像可知,6s内物体的路程为故选CD。8.CD【详解】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BD.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6s处,则t=6s时,速度为零,将其运动的逆过程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根据图象有解得a=2.5m/s2则乙车的初速度为v0=at=2.5×6m/s=15m/s平均速度大小为总位移为故B错误D正确;C.0-10s过程中甲车的位移大小x甲=v甲t=60m故C正确。故选CD。9.ACD【详解】AB.在t1=1s时A车刚启动,两车缩短的距离为x1=vBt1代入数据解得B车的速度为vB=8m/s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A车的加速度为故A正确,B错误。C.在t=4s时刻两车相遇,则此时B车的位移A车的位移则时刻两车间的距离为23m,选项C正确;D.在t=6s时,B车的位移为A车的位移因为48m=25m+23m可知两车再次相遇,选项D正确。故选ACD。10. BC【详解】试题分析:(1)小车经过两光电门的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求加速度a=;(2)本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是两个挡光时间及两光电门间的距离,挡光时间越小,小车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就越接近瞬时速度,故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可减小误差,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可减小测量误差,故BC正确;AD错误.考点: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名师点睛】11. 匀加速 0.32 0.805【详解】(1)[1]根据纸带的数据得出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即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3)[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结合逐差法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12.(1)6m/s;(2)600m【详解】(1)由题意知,,最初内,根据解得飞机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为末的速度为(2)飞机着陆后内的位移就是内的位移13.(1)0.5s;(2)9m【详解】(1)由可知,物块A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则物块A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由题意可知,当A、B相距最远时设时刻两物体速度相等,则1解得(2)该过程中物块A的位移为解得该过程中物块B的位移为解得物块A、B相距的最远距离答案第1页,共2页高一年级物理检测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考场 座号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第Ⅱ卷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笔迹清楚。 4.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做标记。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填涂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缺考 (考生禁填)(第Ⅰ卷 选择题 (用2B铅笔填涂)1[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10、(1)(2)11、(1)(2)(3))(12、(8分))(13、(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x 物理答案.docx 高一物理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