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设计小房子》教案【核心概念】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与要求】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①知道我们周围的人造物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观察和区别身边的自然物和人造物。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13. 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②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认识房屋是由人设计并建造的人造物,了解设计需要满足使用需求,知道应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选择。2.科学思维能结合建造目标思考材料用途,尝试用设计图表达设计思路,并在交流中不断优化方案。3.探究实践在观察与构思的基础上,完成符合要求的小房子设计。4.态度责任对房屋设计活动表现出兴趣,乐于与他人合作,能认真倾听、尊重他人想法,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建房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尝试用图示表达设计方案。难点:理解材料的不同特性与建房功能的关系,设计出既合理又有创意的小房子方案。【教学准备】教师:学生材料、一些“小房子”设计图和成品学生:收集的“建筑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明确任务 1. 以“小泥人”的角色设定导入,提出“小泥人想拥有自己的小房子”的问题。 2.指导学生明确“小泥人”建房子的需求。 引入课题。 关注“小泥人”的需求,初步了解任务。 明确设计标准(至少2人入住,2种材料,满足通风、稳固等要求)。 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方案 (一)整理材料 组织学生展示这节课准备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检查。 (课间可以先行整理好,课上再拿出来) 教师需要强调对材料的安全性选择,确保使用的材料安全。 (二)讨论交流 1.我们计划建造怎样的房子?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提供一些有设计感的房屋图片和“小房子”实物,启发学生设计富有创意与创造力的房子。 2.选用哪些材料来建造? 展示前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利用材料特点进行选择和设计。 3.考虑可行性和成本。 教师指导学生在交流时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本,不可设计一个自己无法完成制作的设计。 (三)画设计图 讲解“设计图”的作用及基本要素,提出绘图要求。展示设计图样例。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组内交流,完成设计图的绘制。 (四)展示交流设计图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设计图 提醒交流时要抱着学习的心态,谦虚礼貌,相互尊重。 展示和整理这节课所需要的材料。 尝试说明其材料属性和适用部位。如纸盒适合做墙体、透明塑料适合做窗户;检查是否安全、可剪裁、够数量。 观看各种各样房屋的设计,讨论设计房屋的灵感,记录下讨论要点,形成初步构想。 根据构想选择相应的材料。 分析交流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方案不可行,哪些方案成本合适,哪些方案成本过高。 根据前面的交流,进一步落实如何画设计图。 互相观摩学习设计图,交流想法。 做好材料准备,加强安全教育。 指导学生有设计思维地进行设计。强调材料的合理应用。 通过设计图具体落实想法。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能力。拓展 1.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图,列举所需要的材料清单。 2.提问:我们的材料足够吗?如果不够的补充所需要的材料。 3.指导学生除了主要材料,还需要准备辅助材料和工具。 根据设计图,列举所需要的材料清单。 评估材料量,如有缺失,课后补充。思考用哪些工具加工材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帮助学生从“设计思维”到“项目实施”阶段。引导学生预估资源、统筹物料,为后续的搭建活动做好准备。小结与评价 1.组织学生整理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指导后续如何根据设计图完成制作。 2.组织学生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整理本节课思维导图,交流如何根据设计图完成制作。 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评价促进发展,鼓励个性化思维,强化科学素养。【板书】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