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五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舟山市五校联盟2025-2026第一学期10月联考
高二化学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试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属于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K2CO3 B.液态硫(S8) C.SO3 D.HCOOH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NaCl溶液中的水合离子:
C.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H3
D.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
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花盖梨放在冰雪里保存以减缓腐败速率
B.“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瓷”的绥棱黑陶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
C.燃烧天然气烹制延吉冷面时,包含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D.万佛堂石窟易受酸雨腐蚀,pH<7的雨水为酸雨
4.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小苏打固体溶于少量水中 B.氧化钙溶于水
C. D.铝热反应
5.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B.配制FeSO4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I气体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6.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验证铝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D.验证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3molNO发生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②混合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③氢气与一氧化氮的质量比值保持不变;④断开1molH-H键同时断开2molH-O键;;⑥水蒸气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C(金刚石、s)=C(石墨、s)(反应热)(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9.养鱼爱好者常用海波(硫代硫酸钠:处理自来水以去除消毒残留的氯气,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氧化剂
B.NaHS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反应中消耗1mol Na2S2O3转移4mol电子
10.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每生成1mol Na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
B.反应②的条件是加热或点燃
C.反应③中每消耗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④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在恒温条件,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 zC(g),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mol·L-1;将容器的体积扩大到2VL,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6mol·L-1,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C.B的浓度比第1次平衡时大 D.C的体积分数比第1次平衡时低
12.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A(g)+nB(g) p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图a可知,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由图b可知,该反应m+nC.图c是绝热条件下速率和时间的图像,由此说明该反应吸热
D.图d中,若m+n=p,则曲线a一定增大了压强
13.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流程如图。
已知氢气的燃烧热,则为
14.空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人工固氮获得氨气,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氨氧化法可制得硝酸,反应过程如下: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制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应处理后才能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B.BaSO3固体能溶于稀硝酸,生成Ba(NO3)2,放出SO2气体
C.工业上,当转化①的反应达到平衡时,需不断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NH3,将未反应的原料气送回合成塔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转化④中,当时,理论上NO2可全部转化为HNO3
15.Ni可活化C2H6制得CH4,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
B.总反应的速率由“中间体2→中间体3”决定
C.选用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ΔH
D.降低温度可增大乙烷的平衡转化率
16.在容积相等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按投料比n(CO)::1、2:1、3:1投料,发生反应:,测得S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代表的投料比为n(CO)::1
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C.向容器中继续充入CO,可使平衡常数K增大
D.在a点对应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约为33.3%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
17.(12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1:
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
再燃烧水煤气:①

则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是 。
火箭常用N2H4(l)(肼)作燃料,与氧化剂NO2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①请写出N2H4作为火箭燃料与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1mol与足量NO2反应生成N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0.55mol·L-1的盐酸与0.50mol·L-1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①配制0.50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下列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 (填标号)。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仪器
选项 a b c d e f
②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缺少一种必要的仪器,其仪器名称为 ,该仪器的作用是 。
③实验中若将50mL0.55mol·L-1的盐酸与50mL 0.50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改用50mL0.55mol·L-1的盐酸与60mL 0.50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理论上两次实验所放出的热量 ( 填“相等”或“不相等”,下同),所求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 。
18.(12分)以硫铁矿为原料(主要成分是FeS2含少量CuO和SiO2等)制备铁红和硫酸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铁红是 。
(2)提高硫铁矿在空气中煅烧速率的措施有 (答两条)。在“沸腾炉”下部充入 (填“空气”或“矿粉”)。
(3)SO2转化为SO3反应中钒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为 。
(4)气体经过钒催化剂层,温度会升高,其原因是 ,升高温度后的气体都需要降温后再经过钒催化剂层转化,其目的是 。
(5)制硫酸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可用双碱脱硫法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可循环使用的试剂是 ,写出双碱脱硫法的总反应方程式: 。
19.(14分)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非常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I.对工业上合成氨: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和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了反应速率
B.t4~t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C.t7~t8时刻改变条件可能为降压
D.t8~t9时刻NH3的转化率最大
II.为了定性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某小组学生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依据可选试剂:5%H2O2溶液、1mo/LFeCl3溶液、蒸馏水、0.1mo/L溶液、0.5mo/LH2SO4溶液、0.1mol/LH2SO4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确定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及其对应的预期现象(填充空白)
实验 化学方程式 预期观察的现象
原理i 产生气泡快慢
原理ii
(2)学生甲选择原理i,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因素,必选试剂除5%溶液外,还应选

(3)学生乙设计下图所示对比实验,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ii速率的影响
试剂X及其用量: 。
(4)学生丙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影响反应li速率的因素,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浓度/(mol/L) 体积/mL 浓度(mol/L) 体积/mL 体积/mL 温度/℃
I 0.1 1 0.5 1 30
II 0.1 2 0.5 1 7 a
III 0.1 2 0.5 1 7 40
①对比实验I、II,为探究对 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a= ℃
③V= mL,加入VmL水的目的是 。
20. (14分)、CO是常见的气体污染物,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反应来说,可作为此反应的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为,则第二步反应为 。已知第二步反应几乎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由此推知,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 ( 填“大于”或“小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2)在四个不同容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相应的气体,各气体的起始物质的量见下表。
起始物质的量/mol 容器 N2
I 0.1 0 0
II 0.1 0 0
III 0.1 0 0
IV 0.3 0.3 0.15
发生反应:,容器I、II、皿I中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容器I、II、皿I的容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用I、II、II表示)。
②若容器I的体积为2L,反应在370℃下进行,10s后达到平衡,则0~10s内容器1中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若容器IV的体积为1L,反应在370℃下进行,则起始时反应向 (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