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建造小房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 建造小房子 教案

资源简介

1.5《建造小房子》教案
【核心概念】
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意识到某些材料可以回收、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体会材料的性能会影响产品的功能。
2.科学思维
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收集到的材料,为建造小房子的材料做出合适的选择。关联小房子设计图和建造材料,将设计图物化为实物模型。
3.探究实践
利用工具依据设计图对废旧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再改造。
4.态度责任
通过造房子活动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乐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依据设计图,合理使用材料和工具建造符合要求的小房子。
难点: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灵活地根据设计,解决操作和结构中的问题,使房子更完善。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的设计图、小组任务分工单、安全剪刀、安全刻刀、家中的回收材料(纸板、瓶盖、塑料片、吸管、木棍等)、胶水、双面胶、便签纸等。
教师:学生材料、急救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任务 【ppt:2-8】 1.出示课件精美“小房子”图片,提问:“这些房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2. 展示小朋友做房子的情境。通过图示展示两位小朋友如何做“小房子”
3. 明确任务:“依照设计图,建造我们的小房子” 欣赏各式各样的“小房子” 学习“小房子”建造的要求。 准备建造“小房子” 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制作 【ppt:9-18】 (一)讲解制作流程 1.搭好框架 2.标出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3.制作门和窗 (二)注意事项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注意事项。 1.设计图纸调整的问题 提出规范:根据设计图图纸进行建造制作过程中需要调整的,请先在图纸上明确标注,随后进行相应的修改 2. 材料管理 讲解材料管理:材料有序取放,注意节约材料。 3.工具使用 介绍工具的使用规范 有序取用,不争抢,爱惜工具、注意安全。 演示安全剪刀的使用 演示安全刻刀的使用 4.安全提示 教师再次强调安全提醒,展示急救包。 (三)动手制作 1.组织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播放制作演示视频作为学生制作的参考。 2.巡视指导 巡视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提醒学生友善处置异见。对桌面整洁,材料收拾及时的小组予以表扬。 3.收拾整理 收拾器材和材料,清理垃圾,并将做好的作品摆在桌面展示。教师带着几名“小科学家”一起,带头搞好材料整理和卫生清洁。 明确流程。 了解制作过程。 清楚注意事项。 学习制作活动的规范 跟着教师练习使用剪刀和刻刀。 认识到材料和工具的管理是为了让我们更方便地使用,而不是增加麻烦。 认真对待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小房子。可自由选择是否借鉴视频探索。 学生制作完后收拾材料,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材料,从实验室借的工具材料交还。 做好制作前材料准备 规范地指导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加强安全教育。 科学课不是手工课,不要求学生按照演示视频制作。 尽量正面评价,表扬榜样促进学生规范操作。 教师要带头做好榜样。
交流 【PPT:20-26】 1.指导学生将做的房子与设计图进行对照、研讨。 2.组织学生交流设计图和实物哪里一样?哪里做了修改? 将做的房子与设计图进行对照、研讨。 了解自己制作的实物和设计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方案与实际建构之间的关系,发展其工程思维与模型建构意识
拓展 【PPT:20-21】 1.完善我们的“小房子” 指导学生添置一些物品,如床、桌子、凳子等。 2.不断改进优化房子 指导学生为“房子”展示会做准备。 讨论交流添置哪些物品,课后添置。 进一步优化,为“房子”展示会做准备 进一步改进优化,为“房子”展示会做准备。
小结与评价 【ppt:22-23】 1.组织学生整理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指导后续怎么进一步改进。 2.组织学生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整理本节课思维导图,进一步改进,为小房子展示会做准备。 对照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评价促进发展,鼓励个性化思维,强化科学素养。
【板书】
7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