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10月学业水平检测一化学9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不考虑水蒸气)。你认为不可能的原因是()(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冒出气泡就开始收集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装满水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未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1.下列河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A.镇平玉雕B.开封汴绣C.洛阳剪纸D.禹州钧瓷10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2制墨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是中华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制墨步骤利用了物质A汽车行驶中轮胎爆炸一一气体分子的体积受热增大化学性质的是()B.1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一一分子的体积很小A.烧松取烟B.杵捣和料C.压膜成型D.平放晾干C,墙里开花墙外香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3.下列化学图标中,表示实验中会用到热烫,或用到温度相对较高的仪器应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D.氧气能帮助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一一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避免直接接触的是()11.下列微观模型中,“O、●”分别表示不同种原子,则能表示混合物的是()●008●Q08●0080●1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氧化钙+水一一氢氧化钙B,甲烷+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A.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植树造林C.铜+氧气+水+二氧化碳一一碱式碳酸铜D.碳酸一一水+二氧化碳C.使用清洁能源D.工业废气直接排放13.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了长颈漏斗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中长颈漏斗下端不需要伸入液面以下过氧化氢溶液B.加入试剂时应先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二氧化锰粉末C验满时,应该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二氧化锰D.将图甲中长颈漏斗换成图乙中分液漏斗,能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A.闻气体气味B称量氯化钠固体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14.为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和催化剂6新郑大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钾、钙、铁等接触,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成分。这里的“钾、钙、铁”指的是()4乐福几kPaA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压强b二氧化锰A.原子B.分子C.离子D.元素B.最终两瓶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不同传感器氧化铜7.世间万物种类繁多,但宏观上根据组成可将物质进行分类。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10mL59%a.e idg过氧化氢、I gA洁净的空气B液氮C.澄清石灰水D.过氧化氢溶液D.对比ac或bd均可比较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二氧化锰溶液氧化铜图1图2时间S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5.用化学用语填空:B.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空气中含量最大的物质是;(2)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6.写出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C:(2)2Mg2+:前面的“2”表示,右上角的“2+”表示第一次月考答案1-5DABDC 6-10DBCBA 11-14DDDB15.(1)N2 (2)Al16.(1)2个碳原子 (2)两个镁离子 1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17.凹液面最低处 偏大18.(1)元素符号 (2)164.919.(1)= (2)Al3+(点燃)20.(1)CO2(2)Fe+O2 Fe3O4 化合(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燃烧生成水。(点燃)21.(1)④(2)⑤⑥22.(1)P+O2 P2O5(2)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23.(1)KMnO4 K2MnO4+MnO2+O2(2)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4.(1)压强增大,间隔变小(2)左侧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增大25.【探究活动 1】( 1)集气瓶(2)B D (3) 密度小于空气 易溶于水(4)AE【探究活动 2】( 1)0.5(2)氧化铜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MnO2的催化效果更好(3)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10月月考(化学试卷).pdf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