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6《运动和能量》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科学观念,知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科学思维:能根据实验现象(撞击力、滑行距离)分析推理,归纳出“运动物体能量与速度的关系”,培养初步的分析与归纳能力。探究实践:能按步骤完成斜面搭建、小球释放、现象记录等实验操作,学会控制变量(如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提升动手与观察能力。态度责任:在实验中养成严谨、安全的操作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趣味性;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增强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难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归纳“能量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理解“控制变量”对实验公平性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约5分钟)展示图片:足球运动员大力射门,足球将球网顶起。提问引导:“进门的足球为什么能把球网顶起来?它的力量从哪里来?”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足球的力量来自“运动”——运动员踢球让它运动,运动的足球就有了推开球网的能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运动和能量”的秘密。(板书课题:运动和能量)(二)探究新知(约30分钟)探索1:感受不同坡度下小球的撞击力明确实验任务:搭建可调节坡度的斜面,从三个不同坡度顶端释放小球,用手掌挡住末端小球,感受撞击力的差异。实验步骤:搭建斜面装置,设置三个不同坡度(如低、中、高)。从每个坡度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斜面末端用手掌挡住。感受并记录手掌受到的撞击力(如“轻微”“中等”“强烈”)。温馨提示:每次必须从斜面同一位置释放小球,保证实验公平。挡小球时手掌要稳,避免被砸伤。仔细感受并记录不同坡度下的撞击力。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提醒控制变量和安全)。交流总结:“斜面坡度越大,小球到达末端的速度越快,手掌感受到的撞击力越大;坡度越小,速度越慢,撞击力越小。”探索2:观察不同坡度下木块的滑行距离衔接过渡:“小球的撞击力能通过手掌感受,那它对其他物体的影响还能怎么体现?我们让小球撞击木块,看看会发生什么。”实验步骤:沿用探索1的斜面装置,保持三个不同坡度。从每个坡度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用直尺测量并记录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精确到厘米)。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测量方法(如从木块初始位置到停止位置的直线距离)。数据交流:各小组汇报数据,教师汇总后引导分析。总结发现:“在小球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快,木块滑行距离越远;坡度越小,滑行距离越近。”(三)研讨总结(约10分钟)研讨1:运动的小球有能量吗?证据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回答:小球撞击手掌时能感受到冲击力,撞击木块时能推动木块滑行,这些现象都说明运动的小球具有能量;且坡度越大(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强、滑行距离越远,说明小球能量越大。研讨2:其他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证据是什么?学生举例后,教师补充:行驶的汽车能撞坏物体,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车,跑步的人能撞动栏杆……这些都证明“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四)拓展提升(约5分钟)展示PPT中的生活实例图片:运动员跳远(身体运动推动自己跳得远)、雨点落地(下落的雨滴能打湿地面)、子弹击穿苹果(高速运动的子弹有巨大能量)、汽车受撞击变形(运动的汽车碰撞时释放能量)、台风吹倒树木(流动的空气具有能量)、水流推动水车(流动的水带动水车转动)。提问:“这些例子中,运动的物体是如何体现能量的?”布置任务:课后观察生活中其他“运动物体具有能量”的现象,下节课分享。四、板书设计3.6 运动和能量核心结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坡度大 → 速度快 → 撞击力大/木块滑行远 → 能量大坡度小 → 速度慢 → 撞击力小/木块滑行近 → 能量小生活实例:汽车行驶、水流推动水车、台风等。五、教学反思亮点:通过两个递进式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感受撞击力)”和“量化观察(测量距离)”中直观理解知识,符合三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拓展,强化了“科学源于生活”的认知。不足:部分学生在控制变量(如同一位置释放小球)上不够规范,导致实验数据有偏差;研讨环节中,少数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仍停留在“力量”层面,需进一步用通俗语言解释(如“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改进:下次教学可提前演示“如何保证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如做标记),并在研讨时增加“能量”与“力量”的对比举例(如“静止的石头没有能量,滚动的石头能砸坏东西,因为它有能量”),帮助学生深化概念。2(共18张PPT)3.6运动和能量聚焦你发现了什么?足球运动员大力射门后,你观察到了什么?运动的足球把球网顶了起来。聚焦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球为什么能把球网顶了起来?运动的球具有能量。探索 1搭建能调节坡度的斜面。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在末端用手掌挡住小球,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探索 1实验注意事项从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实验注意事项:1. 释放小球时,要保证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性。2. 用手掌挡小球时,注意动作要稳,避免被小球砸伤。3.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感受并认真记录不同坡度下手掌的感觉,以便后续分析。探索 1实验结论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我们发现:斜面坡度越大,小球速度越快,手感受到的力量也就越大;反之,斜面坡度越小,小球速度越慢,手感受到的力量也就越小。探索 2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让小球滚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探索 2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1. 释放小球时,要保证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性。2. 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做记号进行标记。探索 2实验记录探索 2实验视频探索 2实验结论71217.3探索 2实验结论在小球质量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滚下后的速度越快,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就越远;反之,斜面坡度越小,木块滑行距离越近。拓展在日常生活中,说一说哪些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运动员跳远雨点落地子弹击穿苹果拓展在日常生活中,说一说哪些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汽车受撞击变形台风吹倒树木水流推动水车课堂练习1.运动的物体具有 。2.在做小球撞击木块实验时,要让小球从斜面的_ (填“相同”或“不同”)位置释放。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撞击木块时运动得越 ,具有的能量越 。3.斜面坡度越 ,小球到达平面后的速度越大。能量相同快大大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6《运动和能量》教学设计.docx 3.6小球撞击木块.mp4 3.6运动和能量.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