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项培优】第三章光的世界一、单选题1.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的是( )A. B.C. D.2.如图所示,小明在潜水时,抬头向上看到水面以上的半空中有一只小海龟在游来游去,下列能表示小明看到海龟的光路原理的是( )A. B.C. D.3.下列现象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凸透镜成像4.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是( )A. 水中倒影B. 照镜子C. 铁棒“折断”了D. 小猫的影子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6.如图所示,左边是大熊猫抱着一根竹子站在镜前,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身的像应该是( )A. B.C. D.7.关于光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B.它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C.红、绿、蓝光是单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成的D.它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8.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虚像 C.等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9.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 )A. B.C. D.10.国庆假期,在蠡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是(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二、填空题11.小致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 m,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小明上学前站在穿衣镜前整理衣服,他在平面镜中的像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13.如图所示,照镜子时,小红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当小红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看到自己的像变大了,而实际上她的像的大小是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的。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水平放置的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处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h1深度,光在水面处既发生反射也发生了折射,此时反射光投在容器上方水平放置的挡光板上形成另一光斑P点,折射角为30°;继续加水至h2深度,挡光板上的光斑P点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折射角 30°(选填“>”、“<”或“=”)。15.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 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16.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基色”光组成的,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17.在没有任何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舞蹈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1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 液面成37 °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三、实验探究题19.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A 蜡烛为成像物体。(1)实验时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 B”是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成的虚像;(2)在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平直的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 放置;取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目的是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下面选项中的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避免偶然因素,寻找普遍规律(4)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作为屏幕,则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白纸板上 承接到 A 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 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如果将玻璃板绕 EF 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 (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若玻璃板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 A 蜡烛,2s后B蜡烛应远离原来的位置 cm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6)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L1和L2平行竖直放置,两镜相距s,物体A在两镜之间,A在L1中的一个像是A1,A在L2中的一个像是A2,已知A1、A2相距s1,当物体A在两镜之间移动时,A在两镜里成的像A1、A2的距离s1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四、科普阅读题20.阅读《虹与霓》回答题。虹与霓雨过天晴,我们在天空中有时能看到一条彩色的圆弧形光带,其色彩排列为外红内紫,这种彩弧称为虹。有时在虹的外侧,还会同时出现一条较暗的圆弧形光带,这是副虹,通常称为霓。实际上虹与霓都是由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光学现象。太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 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如图甲所示。由于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后会发生色散现象,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不同的色光经过水滴的折射和反射,最终射出时红光的角度比紫光更陡,由于我们看到的红光是处于彩虹顶部的水滴射出的,因此红光在虹的最外侧,紫光在最内侧,其他色光在它们中间。而霓与虹不同,它是太阳光经过水滴的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形成的,如图乙所示。因为紫光最终射出时的角度比红光更陡,所以霓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由于太阳光在水滴中多反射一次能量损失较多,因此霓比虹暗得多,一般不容易被观察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虹与霓都是由 和反射形成的光学现象。(2)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后会分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3)不同颜色的光经过水滴后偏折程度 。(选填“相同”或者“不同”)(4)根据文中内容,请你说出虹与霓的不同之处: 。(说出一条即可)五、计算题21.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是多少?(注意作出示意图)22.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多少?(注意要作图,写出计算过程)六、作图题23.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七、综合题24.长春轨道交通1号线,是长春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高运量主干线,全长约18千米。如图所示,一位市民正在候车。(1)该列车运行全程用时约为0.4h,则该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这位市民是 的。(2)若这位市民站在安全门前1m处,她到安全门中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m。(3)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左右两侧水平移动打开,站在原地的市民在安全门中成像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25.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折射角γ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2.【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3.【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4.【答案】C【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5.【答案】A【知识点】光的反射6.【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7.【答案】D【知识点】光的色散8.【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9.【答案】A【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10.【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颜色11.【答案】4.4;不变【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12.【答案】虚像;不变【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13.【答案】反射;不变【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14.【答案】左;=【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15.【答案】漫;黑【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物体的颜色16.【答案】色散;红、绿、蓝;白【知识点】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17.【答案】绿;黑【知识点】物体的颜色18.【答案】53°;44°【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19.【答案】折射;垂直;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B;B;不能;不;顺时针转动;20;不变【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0.【答案】折射;色散;不同;红光在虹的最外侧,紫光在最内侧,而霓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霓比虹暗得多)【知识点】光的色散21.【答案】解:本题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在甲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入射角为15°,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为90°﹣15°=75°的夹角;在乙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75°,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为90°﹣75°=15°的夹角.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是15°或75°.【知识点】光的反射22.【答案】解:光线与水平面成24度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4度角,或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24°=156°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4度角时,反射角为12度,则此时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的度数90°-12°=78°作图如下的图一;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6度时,反射角为78°,此时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角的度数作图如下的图二。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78°或12°。【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23.【答案】【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24.【答案】(1)45;运动(2)2(3)不改变【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参照物及其选择25.【答案】(1)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2)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