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第四章神奇的透镜(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项培优】第四章神奇的透镜(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四章神奇的透镜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
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振宇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8cm C.6cm D.4cm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小镜子检査牙齿利用了平面镜成像
B.近视眼应配戴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D.手机拍照时成的是物体缩小的实像
4.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
5.早上,朝阳同学抵达学校。在人脸识别闸机前(如图所示)0.5m处,刷脸进入学校,仅0.3秒就完成人脸信息比对,快速通行。朝阳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人脸识别闸机的原理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通行者的人脸照片,并与预先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以实现识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2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6.下列现象中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观赏站立在浅水中的天鹅及其倒影
B.看幻灯机放映的图象
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
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茎的切片
7.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8.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  )
A.伽利略望远镜 B.开普勒望远镜
C.显微镜 D.哈勃空间望远镜
9.小海想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于是将爸爸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移动光屏后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爸爸的眼镜片是凸透镜
B.近视眼得到矫正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C.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可以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
D.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可以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随着蜡烛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动
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D.在贴近凸透镜左侧加一镜片,向右移动光屏,烛焰仍能成清晰的像,则该镜片为近视镜片
二、填空题
11.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 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 近视眼.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   透镜做的眼镜.
12.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有   色的滤光片。
13.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是利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   .
14.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的鱼②中午树荫下的亮斑③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⑤冰透镜取火⑥潭清疑水浅⑦池水映明月。在他们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以上选均填序号)。图所示的镜子中,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   。(选均字母)
1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将光   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这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做   .
16.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原来相比   ;用手机照相时,手机远离人时,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操作,测出了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烛焰所成的像将向   。 (选填“上”或“下”)移动。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烛焰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认   的位置。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厘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可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的   点(选填字母)。
三、科普阅读题
19.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常见眼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复数是负数。例如-200度的镜片表示这是凹透镜,透镜焦度是是2m﹣1,它的焦距是0.5m。
(1)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10cm
B.10cm~25cm
C.25cm~无限远
D.10cm~无限远
(3)如题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    ,需要用    透镜来矫正。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5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    m﹣1,焦距为    m;
(4)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    。
四、计算题
20.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 ,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ν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21.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 ,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五、作图题
22.请画出光源S发出的光线SA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只画出折射光线的不给分。
六、实验探究题
23.(1)测量平均速度
某同学跑八百米,使用电子表计时,刚开始起跑时示数如图甲,跑到400m处示数如图乙,跑完800m时示数如图丙。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②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是   ;
③他前400m的平均速度   后400m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透镜移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②若蜡烛、光屏和透镜如图乙所示,想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需要将光源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除了要将光源移动以外,还需要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七、综合题
24.人类的眼睛
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无论光线是明亮还是昏暗,远在天边的山峦、近在眼前的物体,都能在眼睛中成像.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被观察的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所成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当晶状体凸起程度最大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应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cm.
(3)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5.小明同学读八年级时,在市人民医院配了一副-100度的眼镜,进入九年级后,由于学习任务重,时常感到看不清楚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爸爸带小明到市人民医院验光后,医生说小明需要改戴一副-300度的眼镜,请你帮小明同学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1)小明同学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2)小明同学新配的这副眼镜的焦距是多大?
(3)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他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显微镜;生活中的透镜
2.【答案】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答案】B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4.【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5.【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答案】B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生活中的透镜
7.【答案】C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8.【答案】D
【知识点】望远镜
9.【答案】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0.【答案】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1.【答案】前;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2.【答案】焦点;绿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13.【答案】紫外线;凸透;会聚
【知识点】紫外线;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14.【答案】③⑦;②④;bef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5.【答案】会聚;焦点;焦距
【知识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16.【答案】不变;变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7.【答案】15.0;放大;上;变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8.【答案】玻璃板;像;20;B、D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9.【答案】C;D;近视眼;凹透;5;0.2;乙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0.【答案】(1)解:在直角三角形AOB和COD中,AB=CD,∠AOB=∠COD;则直角三角形AOB和COD为全等三角形,所以OB=OD,即u=ν
因为 ,化简得u=2f
(2)解:投影仪能成放大的实像,v>u,则 >1,可得m>1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生活中的透镜
21.【答案】(1)解:在三角形AOB和COD中,AB=CD,∠AOB=∠COD;则OB=OD,即u=v;因为 ,化简得:
(2)解:投影线能成放大的实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2.【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3.【答案】(1)v=s/t;5m/s;大于
(2)8.0;右;靠近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4.【答案】(1)凹透镜
(2)25
(3)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cm(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5.【答案】(1)凹
(2)解: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所以焦距f= =0.33m
(3)解:小明同学的视力状况变差了,因为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所以应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环境中看书写字,要保持眼睛与书本之间的合适距离,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等。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