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本课框架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文化具有民族性
(2)文化具有多样性
基础
前提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要 求
特点
作用
措施
有利于 维 护
乌蒙山!
连着~山外山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哲学与文化
《奢香夫人》
600年前,一位23岁的彝族女性忍辱负重,阻止了一场民族战争,开辟驿道连通西南与中原。朱元璋赞她“胜得十万雄兵”!
今天,我们通过《奢香夫人》这首歌,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第一目
文化具有
民族性
凤凰传奇的歌曲《奢香夫人》以彝族历史人物奢香夫人为创作原型,将彝族民歌常见的五声音阶、月琴弹拨音色等民族音乐元素,与电子鼓点、说唱等现代音乐形式巧妙融合。歌词中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马帮来过大理国” 等表述,生动展现了彝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场景。该歌曲通过 KTV 传唱、广场舞改编等大众文化形式广泛传播,不仅深受彝族群众喜爱,也让更多人了解了彝族文化。
结合材料,分析《奢香夫人》是如何体现文化民族性的。
歌词的表述生动展现了彝族聚居的地理环境和马帮贸易等生活场景,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记忆
运用彝族民歌常见的五声音阶、月琴弹拨音色等民族音乐元素,体现了彝族文化在艺术表达上的民族特色。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文化分为两个维度
对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
对内:中国56个民族,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注意
火把节为彝族的传统节日,日期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历时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阅读材料,思考:民族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2.民族文化的形成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融合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作为一首流行歌曲,《奢香夫人》的传播范围远超彝族聚居区:
对于彝族听众而言,《奢香夫人》以流行音乐的形式展现了本民族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一种 “时尚表达”,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而对于其他民族的听众,通过接触这类作品,让更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听众接触到彝族文化,增进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兴趣。这种跨文化传播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民族文化有什么作用?
3.民族文化的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崇尚爱国主义、
强国主义的价值观
俄罗斯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中国
热爱生活、自由浪漫的价值观
意大利
崇尚自由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
思考:你知道哪些国家的价值观?价值观在民族文化中是什么地位?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这里的价值观更加侧重于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注意
文化
(价值观)
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国家、社会
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提升社会风气、国家形象
【特别提醒】区分“核心”的提法: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
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傣族人住竹楼、吃竹筒饭;
藏族穿着宽松的长袍、喝青稞酒;
回族不吃猪肉等
中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西方:圣诞节、感恩节等
东方人说话、做事比较含蓄、喜欢迂回;
西方人则喜欢开门见山、比较直接等
汉族农耕、蒙古族游牧、赫哲族捕鱼、
锡伯族手工业、鄂伦春族狩猎
1.地位 独特标识
2.形成 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 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精神根基
4.核心和灵魂 价值观
5.表现形式 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
小结:文化的民族性

第二目
文化具有
多样性
思考:除了我们刚刚提到过的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又体现了文化的什么特征?
彝族歌舞
彝族服饰
彝族美食
中国美食
日本美食
德国美食
中国故宫
印度泰姬陵
埃及金字塔
各地美食
各地建筑
俄罗斯美食
法国埃菲尔铁塔
中国武术
法国击剑
英国棒球
中国旗袍
印度服饰
日本和服
韩服
各地体育
各地服饰
日本相扑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注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
①多样性强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多元化强调性质的不同(即有先进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既有社会主义的文化、又有资本主义的文化等)
② 民族文化的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核心价值观一元化,同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2.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补充】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社会实践的丰富性决定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不能夸大单一因素的作用。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补充: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根本动力(社会实践)
4.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美人之美)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美美与共)
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天下大同)
④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各美其美)
⑤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注意:①不能说各种文化一律平等,而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各民族文化无优劣之分
③认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和理解。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1.地位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形成原因 本国本民族的土壤;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
3.为什么 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
③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4.怎样 ①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补充
小结:文化的多样性
知识拓展
世界性 民族性
表现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都有自己的个性个特征。
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都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辩证 关系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任何一种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错误 倾向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 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
地位
形成
作用
核心和灵魂
表现形式
地位
形成原因
要求
侧重民族文化
独具特色
(个性)
侧重世界文化
丰富多彩
(共性)
本框小结
练一练
1.2021年11月,“中华风韵”交响音乐会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奏响,女高音歌唱家凯莉和弗莱克表演了根据中国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咏鹅·咏雪》,小提琴演奏家胡盛华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作表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众多的曲目为观众带来充满东方魅力的音乐盛宴。材料说明( )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民族平等是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新必须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详解】外国歌唱家表演根据中国古诗词改编的歌曲《咏鹅·脉雪》,小提琴演奏家胡盛华与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合作表演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说明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正确。
平等是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前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错误。
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有助于促进文化创新发展,但文化创新并不是必须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该选项中“必须”表述绝对,C排除。
材料未体现大众传媒,没体现大众传媒对文化发展的作用,D排除。
A
练一练
2.1000年前,意大利翁布里亚人利用山地丘陵地貌,开创了橄榄梯田耕作系统;700年前,北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将独特的水资源管理方法与沙漠知识相结合,形成了绿洲农业系统……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这表明( )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④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今天,各国都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农业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每一种文化都扎根于本民族本国家的土壤中,③④符合题意。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①错误。
材料表明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不强调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②与题意不符。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