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教材知识梳理+课时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五章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教材知识梳理+课时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班级: 姓名:
知识点1 电流
1.定义:电荷的① 形成电流.
2.方向:把②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产生电流的条件:有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4.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③ 经开关、用电器流向电源的④ 极.
知识点2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 绝缘体
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实例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橡胶、玻璃、塑料等
导电或不导电的原因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在绝缘体内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
知识点3 电路的构成
电路:⑤ 、用电器再加上⑥ ,往往还有⑦ ,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组成电路的各元件作用
元件 作用 举例
电源 提供⑧ 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用电器 ⑨ 电能的装置 灯泡、电动机、蜂鸣器等
开关 控制电路⑩ 的元件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等
导线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构成电路的器材 铜导线、铝导线等
知识点4 电路图
定义: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作电路图.
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实物 符号 实物 符号
知识点5 通路 断路 短路
状态 定义 电路 特点
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作通路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用电器工作
断路 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通过,这种情况叫作断路 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短路 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用导线连通的电路 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电流流经外加导线绕过用电器 电源短路:电源短路时,电流很大,可能烧坏电源和导线 用电器短路:闭合开关后用电器不工作
参考答案
①定向移动 ②正电荷 ③正极 ④负 ⑤电源 ⑥导线 ⑦开关 ⑧电能 ⑨消耗 ⑩通断 符号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
1.图中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是一个常见的充电宝。当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  )
A.电源 B.开关 C.导线 D.用电器
3.如图所示,验电器M不带电、N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它们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M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带上了正电
B.N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
C.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由M向N
D.用手触摸金属棒,M、N的金属箔片张角不变
4.如图,加油站工作人员提取油枪加油前,手必须触摸静电释放器,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确保安全。若某工作人员身体带着负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静电释放器可由绝缘材料制成
B.清除静电时,人体的负电荷由人体到静电释放器
C.清除静电时,电流方向由人体流向静电释放器
D.清除静电后,人体上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5.如图,在干燥环境中,取两个相同且不带电的验电器甲和乙,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甲的金属球,甲的金属箔片张开;再用石墨棒连接甲、乙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乙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B. 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用石墨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电流方向由乙到甲
D. 若用玻璃棒连接两金属球,乙的金属箔片也会张开
6.如图是加油站常见静电清除杆。当工人进行静电清除时,需在杆旁手摸清除杆顶部的黑色圆球,将人体与衣物摩擦所带电荷导入大地。对于清除静电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清除杆上的黑色圆球是绝缘体
B.人体与衣物摩擦带电创造了电荷
C.清除身上静电后,人体的电荷将全部消失
D.若人体带负电,除电过程中电流从大地流向黑色圆球
7.如图,用一根带负电的细棒C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由不张开变成张开,再用金属棒D去同时接触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验电器上的部分原子核移动到了细棒C上
B.D中电流方向是从B向A
C.D中的负电荷从B向A移动
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8.如图所示的运油车正在卸油,快速流出的油和油罐由于 现象会积累过多电荷,为防止发生事故,将一条“绳子”把运油车与静电消除器相连,“绳子”芯应是 (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多余的电子经静电消除器上的接地线流向大地,则接地线中的电流方向 (填“向上”或 “向下”)。
9.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所有元件正常。当闭合开关 时,灯亮、铃不响,此时电铃处于是 路。

10.小含想用刚学习的电路基本知识连接一个电路。于是她找来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当小含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就发光了。小含认为电路连接有问题,请你帮助小含在图中错误的导线上打个“×”,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
(2)电源在电路中是 (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小含看到实验桌上有一节“、-”极模糊不清的电池,她用一个 (填“电铃”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判断出电池的“、-”极。
11.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现象如图所示。连接前,A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 ;连接的一瞬间,电流方向是从 (选填“A到B”或“B到A”)。
12.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灯L1、L2串联,需要闭合的开关是    ;要使灯L1、L2并联,需要闭合的开关是    。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2和S3,会出现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小含想用刚学习的电路基本知识,连接一个电路。于是她找来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当小含连接完最后一导线时,小灯泡就发光了。
小含认为电路连接的有问题,请你帮助小含在图中将错误的导线打个“×”,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
(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 (填“通路”、“断路”或“短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 (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
(3)电源在电路中是 (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小含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极模糊不清的电池盒,她用一个 (填“电铃”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判断出电源的“+、﹣”极。
14.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电路图进行实验,请你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和均发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到,则电源的正极在 (选填“”或“”)端;
(2)小明将开关断开,然后把灯泡 L2两端的接线柱用一根导线相连接,小明再次闭合开关,灯泡将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
受上面实验现象启发,为了让两盏灯同时熄灭,小明认为可以不断开开关,而用一根导线同时连接图中灯泡左端和灯泡的右端接线柱即可。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告诉小明 (选填“能”或“不能”)这样操作,具体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
一个完整的电路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A.图中缺少开关,故A错误;
B.图中开关S闭合后,电源短路,故B错误;
C.图中缺少电源,故C错误;
D.图中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是完整的电路,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C
【解析】
A 金属棒将M、N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后,带负电的N验电器上的负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验电器M,使M带上负电,故A错误
B M、N的总电荷量不变,因为N所带负电荷流向不带电的M,所以N的电荷量减少,所以验电器N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故B错误
C 在金属棒中负电荷由N流向M,物理中规定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由M向N,故C正确
D 用手触摸金属棒,会使负电荷通过人体流向大地,导致M、N上的总电荷量减少,所以M、N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故D错误
4.【答案】B
【详解】A.静电释放器可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是由导体制成的,故A错误;
BC.清除静电时,人体的负电荷由人体到静电释放器,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形成的电流方向从静电释放器到人体,故B正确,C错误;
D.清除静电后,人体上的正、负电荷带电量相等,相互抵消,这叫电中和,电荷并没有消失,故D错误。
5.【答案】D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正确;由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可知,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正确;甲带负电荷,用石墨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自由电子由甲运动到乙,电流方向为由乙到甲,故正确;玻璃棒是绝缘体,用玻璃棒连接两金属球,自由电子不能通过玻璃棒由甲运动到乙,乙的金属箔片不会张开,故错误。故选。
6.【答案】D
【详解】A.根据题意知道,静电清除杆上的黑色圆球是导体,故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所以,人体与衣物摩擦带电是因为电子发生了转移,故B错误;
C.清除身上静电后,人体会去掉多余的电荷,但人体的原子内还有正、负电荷,故C错误;
D.若人体带负电,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黑色圆球流向大地,除电过程中电流从大地流向黑色圆球,故D正确。
7.【答案】B
【详解】
A.细棒C带负电,细棒C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细棒C上的电子转移到A验电器上,A验电器上的原子核不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
BC.细棒上的电子转移到A验电器上,A带负电,用金属棒D同时接触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A上的负电荷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上,D中的负电荷从A向B移动,D中电流方向是从B向A, 故B正确,C错误;
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两个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摩擦起电;导体;向上
【详解】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运油车卸油时,快速流出的油和油罐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产生大量的静电。
为防止发生事故,用一条“绳子”把运油车与静电消除器相连,将运油车上的电荷导入大地来消除静电,因此“绳子”芯应为导体。
电子经静电消除器上的接地线流向大地,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接地线中的电流方向向上。
9.【答案】 S1、S2 短
【详解】[1][2]由图知,要使灯泡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灯泡,因此开关S1必须闭合,由于此时灯泡和电铃串联,所以灯泡发光,同时电铃发声;要使灯泡发光,电铃不发声,则应闭合S2,使电铃处于短路状态。
10.【答案】(1) 断开 如图所示
(2) 提供 发光二极管
【解析】
(1) 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由图知,图中开关并没有接入电路(只连接了一个接线柱),则开关无论断开还是闭合,灯泡都发光,改正后如图所示。
(2) 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具体方法为:把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若二极管发光,则与二极管正极相连的为电池的正极,与二极管负极相连的为电池的负极;若二极管不发光,则与二极管正极相连的为电池的负极,与二极管负极相连的为电池的正极。
11.【答案】同种电荷互相排斥;A到B
【详解】连接前,A的金属箔带着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
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所以金属棒连接的一瞬间,电子由B流向A,自由电子带负电,即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它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电流方向为由A到B。
12.【答案】S3 S1和S2 短路
【解析】略
13.【答案】 断开 ; ; 断路 ; 通路 ;控制电路的通断; 提供 ; 发光二极管
【详解】
(1)[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由图知,图中开关并没有接入电路(只连接了一个接线柱),则开关无论断开还是闭合,灯泡都发光,改正后如图所示:
(2)[3][4][5]改正错误后,开关断开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当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此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3)[6]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7]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而电铃没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可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具体方法为:把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若二极管发光,则与二极管正极相连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与二极管负极相连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若二极管不发光,则与二极管正极相连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与二极管负极相连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
14.【答案】(1)A (2)不发光 (3)不能 会造成电源短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