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重点回顾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重点回顾 单元练习(含答案)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九年级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重点回顾+单元练习
班级: 姓名:
参考答案
①丝绸 ②毛皮 ③排斥 ④吸引 ⑤转移 ⑥轻小 ⑦正 ⑧负 ⑨排斥 ⑩定向移动 正电荷 正 负 容易导电 不容易导电 正常 切断 0~3 0.1 0~0.6 0.02 串 “0.6”或“3” “-” 大 量程 分度值 互相影响 一 干路 支路 互不影响 至少两(多)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利用了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分子的转移
C.验电器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验电器外壳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减轻飞行器的自身重量,增加有效载荷。这主要是利用它的哪个属性(  )
A.耐高温 B.导热性好 C.密度小 D.绝缘性好
3.如图所示的符号表示的电学元件是(  )
A.电流表 B.电池 C.开关 D.灯泡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灯亮,不亮
B.只闭合开关、,灯、都亮
C.只闭合开关、,灯、是并联
D.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灯、都亮
5.电视机的玻璃屏幕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灰尘的自然堆积 B.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C.玻璃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D.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6.下列四组物体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陶瓷、干木头、塑料
B.汽油、人体、大地
C.石墨、金属刀片、铁块
D.石墨、橡胶、碱盐溶液
7.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服务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静电释放器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电释放器要与大地相连
B.静电释放器要由绝缘材料制成
C.静电释放器主要释放的是汽车所带的静电
D.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8.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灯、均发光,电流表、的示数都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通过灯的电流是1.2A ②通过灯的电流是1.5A
③通过灯的电流是1.2A ④通过灯的电流是0.3A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9.鲁能巴蜀中学校门口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当本校师生进入校门时,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后(相当于闭合开关S1),显示屏(用灯泡代替)发光且电动机M工作将门闸打开,若是校外访客进入校门(相当于继续闭合开关S2),指示灯L亮但门闸会一直关闭。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0.“N95”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 (选填“正”或“负”)电,具有 的性质。
11.三个轻质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a、b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若c带负电,则b (选填字母“A:一定带正电”或“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或“C:可能带负电”)。
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够吸引碎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够 ,如图所示方式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金属球也带上了同种电荷,则瞬时电流方向是 (逸填“从a到b”或“从b到a”)
13.物质是由 或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它们的模型可以用 (选填“枣糕模型”或“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描述。
三、作图题
14.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乙所示实物电路。
15.某住宅有前、后两个门,都可以隔窗看到。请你给这家设计一个电路,要求无论哪个门旁的开关闭合,都能在客厅听到门铃声,以便主人出去给各人开门。现有器材:电池组一个,开关两个,电铃一个,导线若干。电池组放在客厅中。试画出你的设计电路:( )
四、实验题
16.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实线所示,原因是 。正确调整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
(2)实验操作正确并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得到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 (用字母公式表示);
实验序号
1
2
3
(3)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填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电流测量误差
(4)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开始“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按如图2连好串联电路,
①实验中,应该选择多个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②为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 ,以便正确选择电流表量程。③如表中是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一组数据,在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明显错误的,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
④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 。
17.图甲为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位置 A B C
电流/A 0.18 0.18 0.36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处;
(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虚线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实线位置,其原因是 ;
(3)纠正错误后,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上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18.开展电学实验是学习电学的必要手段。小明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原因是 。
(3)纠正上面错误后,小明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请在图丙中错误导线上画“×”并改正,使电流表测C处电流 。
(4)改正错误后,小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甲电路中的A、B、C处,测出电流如下表所示。在测量C处的电流时,电流表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的情况,则C处的电流是 A。
(5)分析数据,小明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 ;同组的小红同学认为实验有不足之处,不足的是 。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22 0.22
(6)小明想不改变电流表的位置,还能测量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大小,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电路,只闭合测出中的电流,只闭合测出中的电流,请你评估:他的方案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理由是 。
五、计算题
19.如图所示,两灯泡、在暗盒内的连接方式未知,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两灯均正常发光,电流表读数为0.9A:若把取下,发现仍然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读数变为0.3A。请根据情境完成以下问题:
(1)判断和是并联还是串联,并说明理由
(2)求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暗盒
(3)求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4)试画出此实物图的完整电路图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断开、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
(1)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2)当开关断开、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3)当开关闭合、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1.A
【详解】A.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故A正确;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得失电子的过程,是电子的转移,故B错误;
C.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验电器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为了防止将电荷导走,验电器外壳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 A。
2.C
【详解】由题意知,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减轻飞行器的自身重量,增加有效载荷。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物体的质量越小,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密度小的特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由图可知,该符号表示的是灯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只闭合开关S1、S2,灯泡L1短路,灯泡L2工作,故灯泡L1不亮,L2亮,故A错误;
B.只闭合开关S2、S3,灯泡L2短路,灯泡L1工作,故灯泡L1亮,L2不亮,故B错误;
C.只闭合开关S1、S3,灯泡L1和L2形成并联电路,故C正确;
D.同时闭合S1、S2和S3时,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相连,会使电源短路,电源将被损坏,两灯都不亮,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电视机的玻璃屏幕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A.陶瓷、干木头、塑料均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汽油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人体和大地属于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金属刀片、铁块均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符合题意;
D.石墨和碱盐溶液属于导体,但橡胶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A.静电释放器需要与大地相连,这样人体上的静电可以通过静电释放器导入大地,从而达到清除静电的目的,故A正确;
B.若静电释放器由绝缘材料制成,静电无法传导出去,就不能起到释放静电的作用,所以静电释放器应是导体材料,故B错误;
C.根据题意,静电释放器是供服务员触摸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而非释放汽车所带的静电,故C错误;
D.人体与衣服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出电荷,电荷总量是守恒的,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分析电路可知,当闭合开关后,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测电流。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根据并联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5A,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即电流为0.3A,则电流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AC.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与灯泡并联,与题干中闭合S1时,灯泡与电动机都工作,再闭合S2时,只有灯泡工作不符,故AC不符合题意;
B.只闭合S1时,灯泡与电动机都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被短路,没有电流通过不工作,只有灯泡亮,故B符合题意;
D.灯泡与电动机串联,无法实现灯泡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负 吸引轻小物体
【详解】[1][2]电子带负电,N95口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由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进而吸附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
11. 同种 A
【详解】[1][2]由图可知,a、b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a、b带同种电荷;b、c相互吸引且c带负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b带正电,故选A。
12. 吸引轻小物体 a到b
【详解】[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能够吸引碎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丝绸摩擦玻璃棒a带正电,失去电子,用带正电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棒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a上,因为电流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瞬时电流方向a到b。
13.
分子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详解】[1][2]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指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14.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S1在干路,控制整个电路;S2在L2支路,控制L2。连接实物图时,从电源正极出发,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连接L1,另一条支路连接L2和S2,最后两条支路汇合经S1后,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
15.
【详解】闭合任意开关都能接通电铃,故两个开关应该并联后再与电铃串联,应在客厅将电池组与电铃串联,再与前后门两个并联的开关串联在一起,如图所示:
16.(1) 电流表未调零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2)
(3)A
(4) 不相同 试触 见解析 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详解】(1)[1]闭合开关前,电路未接通,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实线所示,即发生左偏,说明电流表未调零。
[2]闭合开关后,电路接通,电流表发生左偏,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分析表格数据,,
可得,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3)通过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因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故A符合题意。
(4)[1]在实验中,为了让结论具有普遍性,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
[2]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用大量程试触,以正确选择电流表或电流表的量程。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应该是0.3A,因此1.5A数据明显错误,1.5A是0.3A的5倍,可知该同学在读数时,错把电流表0~0.6A的量程当作0~3A的量程了。
[4]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17.(1) 断开 C
(2) 对电流表进行调零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见解析
【详解】(1)[1]在连接电路时,为了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损坏元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所以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是指所有用电器共同经过的电路部分,支路是指各个用电器单独所在的电路部分。 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串联在干路中。由图甲可知, C处是干路,A、B处是支路,所以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图甲中的C处。
(2)[1]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虚线所示,即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此时应进行调零操作,所以接下来的操作是对电流表进行调零。
[2]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实线位置,即指针反向偏转,这是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导致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所以其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本实验仅通过一次测量就得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的结论,存在偶然性。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应该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所以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18.(1)断开
(2)电流表指针未调零
(3) 不发光
(4)0.46
(5) 各支路电流之和 见解析
(6) 不可行 见解析
【详解】(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指针没有正对零刻度线,说明小明没有对电流表调零。
(3)[1]实验过程中小明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灯L2被导线短路,电流会从导线流过,而不经过灯L2,所以灯L2不发光,电路中灯L2发生短路。
[2]要使电流表测C处(干路)电流,应将电流表接在干路中,如图所示:
(4)由图丁可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指针指在0.46A的位置,所以C处的电流是0.46A。
(5)[1][2]分析数据可知,IA=0.22A,IB=0.22A,IC=0.46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有IA+IB=IC,所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6)[1][2]他的方案是不可行的。理由是:只闭合S2时,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只闭合S1时,电流会从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入,导致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无法正确测量电流。
19.(1)并联,一个灯泡断路后另一个灯泡不受影响;(2);(3)0.6A;(4)
【详解】(1)把L2取下,发现L1仍然正常发光,说明 两灯泡互不影响,因此L1和L2是并联。
(2)(3)开关闭合后两灯均正常发光,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即干路电流为 0.9A,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L1两端的电压不变, L1的电阻不变,通过L1的电流:I1=0.3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正常发光时的 电流
I2=I-I1=0.9A-0.3A=0.6A
(4)电路图如下所示:
答:(1)L1和L2是并联;一个灯泡断路后另 一个灯泡不受影响;
(2)L1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3A;
(3)L2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6A;
(4)见解答图。
20.(1)0A,0.3A
(2)0.2A,0.2A
(3)0.6A
【详解】(1)当开关断开、接a时,电路中只接通了,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读数为0.3A,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A。
(2)当开关断开、接b时,、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根据串联电流规律,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均为0.2A。
(3)当开关闭合、接a时,、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由(1)可知,单独接入电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根据并联电流规律,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