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生 物 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是植物光合产物运输的唯一形式
B. 人体中的氨基酸均可以作为神经递质
C. 磷脂分子和ATP的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D. 辅酶Ⅰ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如图1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分为3种类型,其中光驱动泵主要发现于细菌细胞中,图2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葡萄糖过程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靠协同转运蛋白
B. 直接利用光能的光驱动泵主要位于细菌的类囊体薄膜上
C. 通过主动运输转运物质时,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
D. ATP驱动泵为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作用
3. 下列关于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植物的不同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出现催化生成乳酸的酶和催化生成酒精的酶
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都用于生成ATP
C. 丙酮酸产生于细胞质基质,有无氧气都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分解
D. 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可能会转化为丙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
4. 科学家在果蝇发育的早期,人为地将一种叫作Eyeless的基因导入正常发育成腿的前体细胞群中,结果使果蝇的腿部长出了眼样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现象说明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内是可逆的
B.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
C.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在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差异是由细胞内的基因不同引起的
D. 若在果蝇某细胞中检测到催化ATP合成的基因成功表达,表明该细胞未发生分化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细胞内和消化液中的酶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ATP在酶的催化下通过水解磷酰基提供能量
D. 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只有ATP
6. 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下图为细胞内尿酸生成的代谢简图。高尿酸血症主要由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引起,食用过多含嘌呤高的食物也可能诱发该病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成分中除了尿酸,还有尿素、核苷酸酸化酶等
B. 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的代谢速率可能会加快
C.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由肾脏功能下降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
D.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以及细胞内的嘌呤可能是尿酸的来源
7. 脂质纳米颗粒(LNP)技术能使mRNA疫苗不易被降解而发挥更高效的作用,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B. 对mRNA进行核苷碱基修饰可提高病毒蛋白质的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效果
C. ⑥过程释放的病毒蛋白质可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一信号
D. TLR可识别LNP中的病毒mRNA使其被降解
8.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两种。下表是某患者的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分析数据,其中谷丙转氨酶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并在肝细胞内发挥作用,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游离甲状腺素(T4) >103.00 12.0~22.0 μmol/L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 21.00 0~1.22 IU/L
促甲状腺激素(TSH) 0.008 0.27~4.20 μIU/m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48.0 03.10~6.80 μmol/L
谷丙转氨酶 232 0~50 U/L
白蛋白 20.2 35.0~55.0 g/L
A. 据表分析,TRAb与TSH均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
B. 若抽血化验单所有检验项目都在参考范围内,说明该检查者的内环境维持了稳态
C. 该患者可能存在耗氧量较高、情绪易激动、体型消瘦等症状
D. 该患者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且有可能全身水肿
9. 如图甲、乙分别为利用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阈电位指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绝对值从最大值降低到将能产生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
A. 图示结果说明,用细针治疗和粗针治疗时的刺激强度存在差异
B. 用细针治疗时没有发生Na+内流,用粗针治疗时发生了Na+内流
C. 利用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力度加大可使动作电位峰值变大
D. 图乙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K+外流,K+外流依靠载体蛋白完成
10. 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2.5 倍。人体在应激时的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激过程中,激素 A的含量会下降
B. 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Cl 通道开放
C. 激素 B与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
D. 大面积烧伤时,患者的尿液中可能出现一定量的葡萄糖
11. 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其中胃泌酸腺是胃的一种结构,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颈细胞组成,分别分泌盐酸、胃蛋白酶原和粘液,主要分布于胃底、胃体黏膜,其中人胃的壁细胞分泌胃酸(HCl)的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胃中的消化酶能显著提高食物分解后产物的生成量
B. 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胃的壁细胞排出HCO3-和K+都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D.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将小肠中蛋白质分解
12. 分蘖是禾本科等植物在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对产量至关重要。科研人员发现了一株水稻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其分蘖芽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而生长素无显著差异。用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与外源NAA(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突变体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较高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导致突变性状
抑制细胞分裂素合成能减少突变体的分蘖数
C. 水稻的分蘖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 外源NAA处理抑制了突变体分蘖芽的生长
13.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
C.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述了蝴蝶的保护色,体现了生物的适应性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可以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4. 种群的绝对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实际个体数,相对密度是衡量种群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如鸣叫声、活动痕迹等)。鸣叫计数法是利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鸟类的鸣叫,并对所记录的每只个体的鸣叫参数(如频率、音调、音节时长等)进行测量分析,从而实现对鸟类的种群数量及动态变化的调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准确调查种群的绝对密度
B. 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隐蔽复杂环境中的鸟类的种群密度
C. 鸣叫计数法基于鸣叫参数辨别个体,该方法无损伤、低干扰
D. 鸣叫计数法调查的是相对密度,是调查鸟类种群数量的唯一方法
15. 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可以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由上表数据可知,细菌Ⅱ分解淀粉的能力更强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 2024年2月,用于治疗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该蛋白增多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优赫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优赫得”通常由抗HER2单克隆抗体、接头和化疗药物构成。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通过体外培养单个B淋巴细胞来获得抗HER2单克隆抗体
B. 抗HER2单克隆抗体不能特异性识别乳腺癌细胞表面的HER2蛋白
C. 抗HER2单克隆抗体能将连接的化疗药物输送到乳腺癌细胞中
D. “优赫得”具有靶点清楚、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17. 下图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变化对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凋亡强于正常人
B. AKT可促进葡萄糖转运及其在线粒体内的分解
C. 细胞自噬过程的产物可为细胞自身代谢提供原料
D. 当细胞可利用的能源短缺时AKT和mTor活性均会降低
18.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A,B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B. 若图中⑧=①+②+③+④,则达成“碳中和”
C. 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⑨
D. 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达成碳减排的重要措施
19.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教材实验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实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也需控制
B.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其中有氧的为实验组,无氧的为对照组
C. 设计预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实验后观察落叶分解情况,对照组现象比实验组要明显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20. (13分)科学家在研究原产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时,发现部分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存在C4途径,而地球上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C3途径。下图是玉米的光合作用途径(含C4,C3途径)和花生的光合作用途径(只有C3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上图,PEPC酶能催化叶肉细胞周围的CO2和 ________生成C4酸,C4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再分解为CO2供暗反应利用,由此可见,玉米和花生的C3途径分别发生在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细胞。
叶绿体在_______________ 上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是_______。光反应阶段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答出3点)。
(3)研究表明,PEPC酶与CO2的亲和力比Rubisco酶与CO2的亲和力高60多倍,由此推测,在晴朗夏季的中午,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可能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花生的净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光合作用中产生ATP的常见方式是叶绿体利用光能驱动电子传递建立跨膜的质子梯度(△H+),形成质子动力势,质子动力势推动ADP和Pi合成ATP。已知NH4Cl可消除类囊体膜内外的质子梯度(△H+),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NH4Cl溶液处理玉米的两种叶绿体,并测定ATP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
处理 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力 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磷酸化活力
μmolesATP/mg·chl-1·h-1 μmolesATP/mg·chl-1·h-1
对照 91.10 135.9
1×105 85.82 104.7
1×10-4 77.09 76.24
1×10-3 65.18 35.23
5×10-3 55.39 5.49
①随着NH4Cl溶液浓度增加两种叶绿体产生ATP的相对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其中___________细胞叶绿体产生ATP相对含量下降得更明显。
②根据实验结果,对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产生ATP的机制进行推测______________。
21.(12分) 长期过度肥胖易诱发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人体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与胰岛素均可抑制脂肪分解,其过程见图。最新研究发现,急性运动能促使脂肪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分泌一种增加人体基础脂肪分解的运动反应因子——抑瘤素M。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抵抗患者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比正常人的_____,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2分),从而维持血糖平衡。
(2)在脂肪分解作用上,胰岛素与FGF1、胰岛素与抑瘤素M分别表现为_________(2分)的关系。
(3)由图可知,FGF1抑制脂肪分解的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从_____(填“促进”或“抑制”)PDE4磷酸化水平的角度开发辅助治疗过度肥胖的药物。
(4)研究者以小鼠为材料研究动物脑中VMN区域与血糖调节的关系。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特定的基因(此类小鼠称为D鼠),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会被光激活,进而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使氯离子流入细胞内。
①当向D鼠VMN区神经元照光后,VMN区神经元________(填“不兴奋”或“兴奋”),原因是 _____________。
②脑细胞中储存的糖极少,脑细胞的活动几乎全部依赖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供能。研究者发现VMN区神经元参与低血糖条件下血糖含量的恢复。结合神经调节的特点,分析说明VMN区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电刺激健康小鼠支配胰岛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分析出现上述作用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由以上可知,VMN区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最终使血糖含量升高,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调节
22.(11分)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理由是_________。
(2) 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体现群落________结构。根据图1中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浮游动物与鲫鱼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3) 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某些藻类种群大爆发,导致鱼虾类大量死亡,并且由于____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作用极有可能使该生态系统逐渐远离稳态。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研究者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对治理后的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2。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为________个/mL。
图2
(5) 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则表中生物类群Ⅴ和能量Y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生物类群 Ⅰ Ⅱ Ⅲ Ⅳ Ⅴ
同化能量(×105) 871.27 141.1 15.91 0.88 211.85
能量X(×105) 369.69 61.77 2.81 0.34 19.26
能量Y(×105) 501.58 79.33 13.1 0.54 192.59
23.(12分) 烟草易受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而大幅度减产。绞股蓝(一种植物)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
(1)下表是相关研究中的一些步骤,请结合所学基因工程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方法要点
筛选合适的目的基因 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DNA;再通过①_____________技术扩增出大量目的基因片段
②______________ 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
转化细胞 常用③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筛选转基因细胞 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受体细胞
获得再生植株 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
转基因植株分析 从分子水平与④_________水平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与鉴定
部分载体结构: LEA基因序列:
(2)为研究干旱胁迫基因LEA和VOC对绞股蓝油脂的积累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两个基因表达载体。其中基因LEA与荧光素酶基因(Luc)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甲,基因VOC和标记基因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乙,相关序列及酶切位点如图所示。箭头表示转录方向。
①利用PCR扩增LEA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________(填“3’端”或“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且常在两条引物上设计加入不同的限制酶切位点,添加序列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为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甲,依据图中已知碱基序列,在PCR扩增仪中加入的引物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是油脂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甘油三酯酯酶基因(ATGL)是油脂分解过程的关键酶基因。将基因表达载体甲、乙分别导入植物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物A、B,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培养两种转基因植物和正常植物,分别检测植物体内AC和ATG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图。
在分子水平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AC酶和ATGL酶的含量可得到如下结果。
④基于以上研究,干旱胁迫基因LEA和VOC在绞股蓝油脂积累中的机制是: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0分)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表现为运动能力进行性丧失,40岁之后通常生活不能自理。FSHD有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某FSHD患者一精原细胞(2N=46)减数分裂的过程如下图1所示。研究发现,Ⅱ型FSHD与4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18号染色体上S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关,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细胞①→②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主要为 ;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编号为 ;细胞②含有 个染色体组;细胞③存在 条Y染色体。
(2)研究发现:Ⅱ型FSHD的致病条件是D基因表达。则据图2分析:表型 个体是正常个体,其体内的基因表达状况是 (假定该个体是纯合子,请用诸如G+G+的形式表示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其中G代表相关基因,“+”表示表达,“-”表示不表达或表达量不足)。
(3)研究发现18号染色体上还存在与Pitt-Hopkins综合征相关的T基因。基因S/s和T/t遗传时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3所示。上述Pitt-Hopkins综合征患者(基因型为Tt)的某细胞有丝分裂时,T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和性染色体的情况下,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只考虑T/t基因)可能 。(2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