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黑与土地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课文朗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三黑与土地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课文朗读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
课题 21 三黑和土地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 谈话导入:上一课中,我们认识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农,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一方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看看他又有怎样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师引导: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结合学生介绍,相机出示课件。) 4.引导学生介绍写作背景。教师引导:有同学知道《三黑和土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 解放以前,大多数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能雇佣于地主,终日辛勤地替地主种地,却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1947年,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地土地改革运动,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农民才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二:整体感知 认识三黑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③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过渡:明确了学习任务,现在就请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自由朗读诗歌,根据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朗读诗歌,想想这首诗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3)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教师适时总结 第一部分(1-3节):总体上写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4-15节):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欣喜之情。 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请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件事。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相机板书:翻地耙土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 3.PPT出示:三黑是一位 ,是一位 。 引导质疑:“翻身的人”——为什么说三黑是翻身的农民? 请大家结合“资料链接”,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交流预设:这里的翻身比喻从困苦或受压迫的情况下解脱出来。因为三黑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摆脱了没有土地的困境,摆脱了地主的压迫。是呀,三黑就是土地改革中翻身的一个人儿。 三:交流文本,感悟喜悦之情 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PPT出示自主合作学习要求: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画出体现三黑热爱土地的词句。 (2)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在小组内交流。先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全班交流 ※第一小节 (1)两个“一……就……”:时间短,重复使用,可见迫切、渴望。 (2)比喻“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比喻形象,迫切渴望,全身心投入。 ※第二、三小节 (1)恨不得送到舌头上尝一尝:运用夸张,可见土地在三黑眼中的珍贵,视若珍宝。 (2)恨不得躺在土里试一试:运用夸张,可见全身心投入。 ※第四、五小节 (1)“从……到……,从……到……。每一寸……都……,每一块……都……”:如此精耕细作,乐此不疲。土地就是生活的全部希望!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看起来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运用比喻,课件土地在他们心中简直就是最美的艺术品。 ※第六小节 运用比喻,把翻好的地比作软床。可见看着自己的劳作后的土地,三黑很满意,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4.交流,出示关键词句。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1) 引导:你们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兴奋、喜悦)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三黑有了土地的兴奋和喜悦? “耙地”。引导: ①三黑是怎么耙地的?指名读第4小节,感受三黑耙地时的专注与细致。 ②三黑耙出的土地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5--6小节,体会三黑对士地的爱。 ③教师引读第7—8小节,感受三黑对麦籽儿那种像对孩子一般的呵护。 (2)回忆逮蝈蝈儿。男女生对读第11、12小节,感受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生活 (3)展望新生活。从三黑的两个想法一“跟人合伙”“买头小毛驴”,感受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3.情感升华:在三黑的心里,土地就是 【预设】:土地就是三黑的命根子,土地就是三黑的心肝宝贝:土地就是生命,是希望和未来…… 4.交流发现:诗歌中哪一句能概括三黑对土地的感情?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板书:把生命投入土地) 预设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我从这节诗中可以看出农民非常喜爱土地,运用比喻句,将“农民有了土地”比作“旱天的鹅见到了水”,非常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预设2:“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我从这节诗中可以看出农民非常喜爱土地,恨不得尝一尝每块土。 预设3:“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我从这节诗看出了农民非常喜欢自己的土地,恨不得自己变成种子,试试土的温度。 5.拓展练笔,想象三黑还会想做什么,仿照诗句写一写。 6.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呵护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阅读链接,感情延伸 教师范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出示“阅读链接”,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思考: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哪些诗句具体写出了这种“梦想和希望”? 畅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提示:可以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表达对土地的新感受。 预设: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命、全部,更给了我们希望,今后我们更要爱护、保护它。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三黑和土地》这篇课文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与大地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状态。这首诗歌给大家塑造了“三黑”这个典型的纯朴的农民形象,从整首诗歌中我们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之情。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课后同学们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
作业设计 推荐同学们课下阅读苏金伞《苏金伞诗选》。
板书设计 翻地、耙地 三黑和土地 忆逮蝈蝈 热爱土地 憧憬未来 展望未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21.三黑和土地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地层下》《窗外》《鹁鸪鸟》《苏金伞诗选》《苏金伞诗文集》等。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三黑和土地》写于1948年9月。解放以前,大多数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能雇佣于地主,终日辛勤地替地主种地,却不能满足最基本的温饱。1947年,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地土地改革运动,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农民才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任务
自由朗读诗歌,根据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梳理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朗读诗歌,想想这首诗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1—3节:
农民得到土地之后的喜悦。
三黑有了自己的地之后的那种欣喜之情。
第4—15节:
梳理课文内容
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请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件事。
翻地耙土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
三黑是一位 ,是一位 。
“农民”——在土地耕作,收入来源于土地,通过在土地上种植作物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辛勤朴实的一类人。
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三黑是众多农民中的一位,所有的农民都如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新的美好的生活。
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写了以______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了农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黑
对土地失而
复得的喜悦
整体感知
农民对土地的热
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一小节
(1)两个“一……就……”:时间短,重复使用,可见迫切、渴望。
(2)比喻“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比喻形象,迫切渴望,全身心投入。
※第二、三小节
(1)恨不得送到舌头上尝一尝:运用夸张,可见土地在三黑眼中的珍贵,视若珍宝。
(2)恨不得躺在土里试一试:运用夸张,可见全身心投入。
※第四、五小节
(1)“从……到……,从……到……。每一寸……都……,每一块……都……”:如此精耕细作,乐此不疲。土地就是生活的全部希望!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看起来像妇女们刚梳的头”:运用比喻,课件土地在他们心中简直就是最美的艺术品。
※第六小节
运用比喻,把翻好的地比作软床。可见看着自己的劳作后的土地,三黑很满意,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交流文本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你们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兴奋、喜悦
交流文本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三黑有了土地的兴奋和喜悦?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专注与细致
交流文本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三黑有了土地的兴奋和喜悦?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三黑对土地的爱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交流文本
你们从哪里体会到三黑有了土地的兴奋和喜悦?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三黑对麦籽儿那种像对孩子一般的呵护。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交流文本
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
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生活。
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情感升华
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三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交流文本
在三黑的心里,土地就是 。
命根子
心肝宝贝
生命
希望和未来
农民一有了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得到土地——兴奋喜悦
热爱土地
憧憬未来
三黑和土地
翻整土地——认真仔细
劳作休息——充满幻想
结构梳理
美文诵读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作者】艾青
阅读链接
思考: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哪些诗句具体写出了这种“梦想和希望”?
畅谈体会
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命、全部,更给了我们希望,今后我们更要爱护、保护它。
同学们,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三黑和土地》这篇课文再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与大地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状态。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感受到同学们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它。
课堂小结
推荐同学们课下阅读苏金伞《苏金伞诗选》
自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三黑和土地 学习任务单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苏金伞。
二:整体感知 认识三黑
1.读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③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过渡:明确了学习任务,现在就请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第一部分(1-3节):总体上写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4-15节):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欣喜之情。
3.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请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件事。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相机板书:翻地耙土 回忆过去 畅想未来)
4.三黑是一位 ,是一位 。
引导强化:“农民”——在土地耕作,收入来源于土地,通过在土地上种植作物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辛勤朴实的一类人。
三:交流文本,感悟喜悦之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2.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关键词句。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看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1) 感受三黑耙地时的专注与细致。
②体会三黑对士地的爱。
③感受三黑对麦籽儿那种像对孩子一般的呵护。
(2)回忆逮蝈蝈儿,感受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幸福生活
(3)展望新生活。从三黑的两个想法一“跟人合伙”“买头小毛驴”,感受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4.情感升华:土地就是三黑的命根子,土地就是三黑的心肝宝贝:土地就是生命,是希望和未来……
5.小结:三黑和所有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在获得土地之后,他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投入到土地中去,精心地呵护它,照料它。他是土地的主人,他想象着这片土地会带给他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四:阅读链接,感情延伸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聆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谈谈感受。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命、全部,更给了我们希望,今后我们更要爱护、保护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三黑和土地 一课时 分层作业
1.字词闯关。
(1)谎言露( )馅了,他的脸上露( )出了难堪的表情。
(2)散( )漫的孩子在操场上分散( )开来。
(3)他bǎ( )地pá( )得又平又顺溜。
(4)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zhāo( )手,zhào( )唤我们不断前进。
2. 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活像旱天的鹅,( )见了水( )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2)三黑( )耙地,( )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招呼”一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用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招引、呼唤;B.照料,照管;C.用言语、点头、招手、行礼等方式表示问候。
①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
②我在商场遇见了陈老师,连忙和她打招呼。( )
③单位的事,请你帮忙招呼几天。( )
4.写出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
《三黑和土地》的作者是( ),从小生活在农村。这首诗写于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地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 )之时。全诗表达了以( )为代表的农民们对( )的热爱,以及拥有了( )后的( )心情。
5.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看到了 ,听到了
(2)三黑坐在地里,在做什么打算: 、 、 。
6.阅读理解。
农民一有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先来尝一尝。
(1)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___” 。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
(2)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1)如果给这段文字起个小标题,可以是:_____。
(2)“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黑对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
(3)回忆你在日常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见到过的农民劳作的景象,写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识字与写字】
1.lòu lù sǎn sàn 把 耙 招 召
2.一……就…… 一边……一边……
3.ACB
4.苏金伞 土地 三黑 土地 土地 喜悦
【阅读与鉴赏】
5.(1)荞麦花蝈蝈的叫唤
(2)明年要跟人合伙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上东庄 看闺女
6.(1)活像早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农民 旱天的鸭
(2)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
7.(1)三黑翻地
(2)热爱之情
(3)示例:我看到过农民伯伯秋天收割稻子的场景。稻子熟了,黄澄澄的稻子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更加耀眼,一阵秋风吹过,稻子翻出一层又一层的黄色波浪。农民伯伯们拿着镰刀,弯下腰来割稻子,那一簇一簇的稻子在镰刀下齐齐地倒在了地上。不一会儿,稻子便铺满了稻给土地盖上了一层暖暖的被子。看到此种情景,我一方面感受到了农民伯伯们劳动的辛苦,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丰收时的喜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