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华安一中 2025-2026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 分)
朱自清讴歌春的蓬勃生命力:“春天像健壮的青年,① , ② ”;曹 操的《观沧海》中,我们感悟到诗人“ 日月之行,③ , ④ , 若出其里 ”的博大胸襟;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用“⑤ , ⑥ ”传达出天涯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⑦ _,⑧ ”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 分)
新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夸父一号 ”,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命名为“夸父一号”,一方面,“夸父 ”是( )的中国神话人物,“夸父逐日 ”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①(yùn)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 )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②(xiè) 求索;另一方面,寓意“夸父一号 ”将与未来中国太阳探测卫星一道, ( )中国综合性太阳观测的新时代。此外,以探测太阳的“夸父逐日 ”对应探测月球的“嫦娥奔月 ”,也完美地③(quán)释了中国人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浪漫情怀。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 分)
①(yùn)_______含②不(xiè) _______③(quán)______释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大名鼎鼎 企图 开启 B.广为人知 试图 开启
C.广为人知 试图 开发 D.大名鼎鼎 企图 开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夸父逐日 ”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探索自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
B.“夸父逐日 ”的故事传达了中国古代先民探索自然、英勇顽强、胸怀大志的精神。
C.“夸父逐日 ”的故事传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
D.“夸父逐日 ”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
3. 名著阅读交流(6 分)
读《朝花夕拾》,消除了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在这十篇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是饱含深情的鲁迅,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
(1) 请结合相关篇目及阅读体验,仿照示例,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示例:我看到了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如《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展现了鲁迅勇猛的“斗士”的一面。
(2) 小明读了《朝花夕拾》,发现有一人物在书中不同文章里一再出现,不断给少年鲁迅传递温暖。小明以鲁迅名义写了一封感谢信,请你帮他将空缺处内容补充完整。(3 分)
感谢信
敬爱的①__(人名):
于成长的路上,写满了关于未来的无数个问号,感谢您一路的陪伴!虽然您喜欢“切切察察 ”以及限制我的行动、睡觉也不让位置给我、懂得许多我听得不耐烦的规矩和麻烦的礼
节,但您很会讲故事,在百草园听您讲了美女蛇的故事, 还有让我充满敬意的② (故事名),最让我感动的事是为我买到了梦寐以求的③ (书名),不识字的您经历多少白眼、经历多少困难,都在我拿到书的一刻感受到了,感恩您的朴实、善良、细心。
愿仁爱黑暗的地母永安您的魂灵!
您的“儿子 ”
xx 年xx 月xx 日
二、阅读(67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4-5 题。(7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漂泊羁旅之情。
B.颔联中写在“风正 ”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宏阔大,“ 阔 ”是风正的结果。
C.颈联写海日生于残夜,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句。
5.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7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相委而去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委:①把事情交给别人办;②抛弃;③推卸;④曲折。 (1)委:_________
则是无信 关联教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中国说》) (2)则:_________
入门不顾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左顾右盼:看。 (3)顾:_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 分)
(2)友人惭,下车引之。(3 分)
9.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评价一下。(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瑞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着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 ”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 ”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 语文课上,老师请张华和李明分角色朗读文中“母亲和我 ”的对话,请你帮助他们设计朗读技巧。(4 分)
朗读技巧 重音 节奏 语气 心情
张华(母亲):“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都、走走 慢速 恳求/劝慰 ①___
李明(我):“不,我不去! ” ②___ ③___ 否定/抗拒 ④___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题目既点明了叙事时节,也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沉淀之后的思考与感悟。
B. 首段写母亲在“我 ”砸东西时“悄悄地躲出去 ”,是因为母亲担心自己被误伤。
C. 第③段处母亲憔悴的面容显示着母亲正受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D. 文末描写北海的各色菊花,象征着母亲对“我 ”和妹妹好好生活的期望。
12. 在失去母亲的伤痛中,史铁生成长了,理解了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 ”的含义,你读懂它的含义了吗?请简要概括。(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2 分)
萌芽 赵丰
①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萌芽的词唤醒的。奉着天意的使者,为自然界的生灵们启开了春之大门。
②童年时,最先看到的,是我家老屋门前的柳树萌芽。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树吐芽芽。芽芽,她把那个词重叠起来,叫得是那样顺畅,那样亲切。
③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萌芽上心。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的泥土旁,等待某个小草的萌芽。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我注意到,小草出芽时,总是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疼爱。
④萌芽,写意的是初春的朦胧之相。芽后的草木,总是绿着面孔,照应着风和日丽,万物复苏。古代的诗人很早就用上了嫩绿这个词,宋代词人柳永在《西平乐》中写下:“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唐代李咸用的《庭竹》诗里也有“嫩绿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的句子,一直不解“老碧 ”是什么意思,“碧 ”是碧绿,而“老 ”呢?细细琢磨,方才领悟出是老竹发新叶之态。与此对应,这“嫩绿 ”应当是刚刚长出的竹笋啊。
⑤万物吐芽的早春,是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境界。
⑥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成为诗人爱春惜春的情感寄托。韩愈作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写的便是初春之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之后这“近却无 ”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木的嫩芽。“最是一年春好处 ”,袒露出对立
春之相的极尽赞美。此情此景,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之景。
⑦古人描绘新芽,用词极考究。与他的性格一样,辛弃疾用词极为豪放,那句“ 陌上柔桑破嫩芽 ”的“破 ”字极为传神,幼芽逐渐萌发的姿态和膨胀的力量,如爆竹般脆响,炸裂开凝冻的空气。
⑧注目新芽,自是阵阵欣喜。杜牧诗亦云,“看著白芽欲吐 ”,春芽欲吐,心灵复苏,蕴含着朦胧、含蓄之后的舒适与写意,这是绝佳的审美气象。
⑨草木之萌芽,可以生佳气。古人以为,佳气者,美好的云气也,是吉祥、兴隆的象征。草木之相,是宇宙间的物象。
⑩春芽,收藏的是光阴。“一寸光阴,一寸萌芽。”这是清代收藏家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里的句子。寸,言极少,极小。时光,虽是漫无边际,但却是一点点累积而成。从萌芽的身上看到光阴的,是将生命分分秒秒计算的人。韩泰华是大智之人。一个收藏家,如果懂得收藏光阴,那绝不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常常,我会走进不远处的秦岭。那些熬过了寒冬仍挺拔着的乔木、灌木,那些匍匐于地的草木,初春的节气里无不竞相探出新芽,远看仿佛连成一片,彰显出内在力量的强大。此情此景,虽是多见,可是如果上心了,这就是人世间的绝佳之境。
秦岭之深邃宽广,完全可以为萌芽这样的词找到适宜的安身之地。鸟儿在山涧飞翔,牛羊在山坡上啃草,白云在山壁上缭绕,虫子在泥土下鸣叫,为点点嫩芽营造出生命的意境。
我可能不是一个惜时之人,但自从晓得了韩泰华,我就不会忽略这面面山坡的绿芽,守着一寸光阴,看着一寸萌芽,将自己的生命时光仔细拉长。
无论心境如何,身子陷于一片萌芽的环境里,总会感觉到舒心。人世间如此多烦恼,何不换个氛围,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我钟情于秦岭,不仅是为了吸纳新鲜的空气,更在于寻找时光如金的那种感觉。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葱。那么人呢?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人生一路走来,我惊喜地发现,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萌芽,是春天出生的词。
萌芽,多么好的表述啊。就像母亲怀抱里的幼童,需要人和大自然的精心呵护,才能长大。(选自《散文》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主要写的是初春之景,选取的景物有柳树、春草、乔木、白云等。
B.作者钟情秦岭,不仅是为了吸纳新鲜的空气,更在于寻找时光如金的感觉。
C.文章大量引用古诗词,使语言富有美感和文化内涵。
D.作者认为辛弃疾用词极考究,他的词蕴含着朦胧、含蓄之后的舒适与写意。
14.读全文,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填写下面的空格。(3 分)
①_________→疼爱→②_________→舒心→③_________
15.要求答题。(6 分)
(1)简要赏析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蹦 ”的表达效果。(3 分)
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捕捉到了草芽从土缝里蹦出来。
(2)朗读下面这句话,你觉得哪个词语需要重读,请简述理由。(3 分)
几十个春天的时光,总是被收藏在一个叫萌芽的词汇之中。
16.⑥⑦⑧三段的排列顺序有不同理解。你认为这三段应该怎样排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4分)
A.⑥⑦⑧ B.⑧⑦⑥ C.⑥⑧⑦
17. 段中,作者说“对于这滋养了我们身心和精神的春芽,用什么去感恩它 ”。阅读全文,说说这春芽怎样滋养了作者的身心和精神。(6 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20 题。(10 分)
材料一: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是杭州亚运会首款火炬主题特许商品,也是亚运会 70年历史上首次发行数字特许商品。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作为数字时代的全新形式,寓意本届亚运会希望通过数字化探索和创新,让更多人能有机会拥有亚运火炬,并成为亚运精神的传递者。此外,拥有独特编号、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以及不可篡改的数字火炬,
也能让收藏者拥有一份专属的亚运记忆,让杭州亚运会成为一届人人可参与的体育盛会。
除了数字藏品开亚运先河,杭州亚组委充分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力打造“智能亚运一站通 ”也在这一年上线。平台围绕“食、住、行、游、购、娱 ”六个方面需求,结合票务功能和防疫谋划,整合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 ”服务。
材料二:2022 年杭州亚运会会徽
会徽图形中的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运动和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材料三:杭州市承办 2022 年第 19 届亚运会,将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将进一步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同时,第 19 届亚运会举办之时,正值全党全国欢庆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办好亚运会意义重大,将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和开放包容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良好时机,也将进一步借助体育外交,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杭州亚运会会徽主体是扇面造型,由赛道、互联网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等元素组成。
B.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体现“ 中国风范、江南特色、杭州韵味 ”特点,极具中国文化辨识度。
C.亚运会数字火炬备受欢迎最主要是因为有独特编号、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以及不可篡改。
D.杭州亚运会充分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19.阅读材料一,说说 2022 年杭州亚运会有哪些体现数字时代特点的举措?(4 分)
20.阅读材料三,简要概括杭州办好 2022 年亚运会的现实意义。(3 分)
三、写作(6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有人说:“摄影师在时间里刻舟求剑 ”,以下哪一幅作品触动了你的记忆?请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你的故事。
请以“记忆的影像 ”为题目,扣题作文。
要求:①根据题意,扣题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 字;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1.(8分)①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②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③ 若出其中 ④ 星汉灿烂 ⑤ 夕阳西下 ⑥ 断肠人在天涯 ⑦杨花落尽子规啼 ⑧ 闻道龙标过五溪
评分说明:每处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处不给分。
2.(9分)(1)(3分)①蕴 ②懈 ③诠
(2)(3分)B 评分说明:广为人知意思是流传很广,知道的人很多。大名鼎鼎形容名声极大;企图通常贬义词性,指居心不良人的阴谋。试图,中性词,计划,试验;开发指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开启指打开、从某一点起等。
(3)(3分)D 评分说明:该句语病是缺宾语,D项补足宾语。“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传达”作为动词是“传告,使知道或向别人转述”。根据语境,D项更恰当。
3.(1)(3分)示例一: 我看到了充满童真童趣的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里尽情玩耍,听蟋蟀弹琴、按斑蝥脊梁,在雪地里捕鸟,满是孩子的天真烂漫。
示例二:我看到了饱含深情的鲁迅,《阿长与〈山海经〉》里,长妈妈为他买来《山海经》,让他满是感激与怀念。
(2)①长妈妈 ②长毛的故事 ③《山海经》
二、(一)4.(3分) B
5.(4分)答: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显得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
(二)6.(3分)(1)抛弃,丢下(2)就,就是(3)回头看
评分说明:每个词语解释正确给1分。意思对即可。
7.(3分)B
8.(6分)(1)(4分)不是人啊,与人相约出行,却抛下别人,自己离开了。
(2)(3分)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
评分说明:“期”“去”“委”译对分别给1分,句意译对给1分。“惭”“引”译对分别给1分,句意译对给1分。
9.(4分)① 元方:聪明机智、懂礼有节。面对友人指责父亲,能从“无信”“无礼”反驳,维护父亲尊严。②友人:无信无礼,但知错能改。迟到还骂元方父亲,被反驳后感到惭愧并示好。 评分说明: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三)
10. (4分) ①. 希望/小心翼翼; ②. 不; ③. 快速/急速;
④. 暴躁/痛苦/绝望/愤怒;
11. B (3分)
12.(4分) ①希望我早日坚强起来,珍惜生命;②体现了母亲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③既是母亲的期望,也是儿子的承诺。
(四)13.(3分)A 解析:文章并非主要写初春之景,且选取的景物也不只是柳树、春草、乔木、白云等,表述不准确;B选项从第 段能找到依据;C选项文章确实引用了不少古诗词,增强了语言美感与文化内涵;D选项结合对辛弃疾词的描述可判断正确。
(3分) ①惊喜 ②感奋 ③感恩
解析:从文中作者对“萌芽”相关事物的情感变化来看,一开始是惊喜于萌芽的出现,接着有感动振奋的情绪,最后是对萌芽的感恩之情
15. (1)(3分)“蹦”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芽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芽从土里快速、活泼地长出来的样子,表现出草芽旺盛的生命力,也传达出作者看到草芽时的惊喜之情。
(2)(3分)示例:“总是”需要重读。“总是”强调了几十个春天的时光一直被收藏在“萌芽”这个词汇中,突出了“萌芽”对春天时光的承载,以及在作者心中的重要性,能更好地体现作者对“萌芽”的特殊情感。
16.(4分)示例一:选A(⑥⑦⑧)。⑥段引出对“萌芽”的思考,⑦段进一步阐述萌芽的状态,⑧段升华到对生命与时光的感悟,这样的顺序符合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逻辑。
示例二:选B(⑧⑦⑥)。⑧段先从宏观角度谈对生命和时光的感悟,⑦段再聚焦到萌芽的具体状态,⑥段最后引出话题,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示例三:选C(⑥⑧⑦)。⑥段引出“萌芽”,⑧段拓展到生命与时光,⑦段再回落到萌芽的细节,有引出、拓展、细化的层次。
17.(6分) ①春芽让作者在烦忧时能换个氛围,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找到时光如金的感觉;②春芽作为春天的象征,滋养了作者的身心,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活力;③春芽还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时光的思考,丰富了作者的精神世界,使作者更懂得珍惜时光、感恩生命。
(五)18.(3分)C 评分说明:这不是数字火炬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
19.(4分)①发行亚运会数字火炬藏品;②打造“智能亚运一站通”平台。
评分说明:一点2分,共4分。
20.(3分)①.提高杭州国际知名度,促进杭州全面发展,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和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③促进中国与国际的交流合作。
21.作文(60分)
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