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件(共35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教材结构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与中国:救国立国→富国→强国
救国立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840-1978)
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978-2017)
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7-今)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先导部分:人类社会发展五大形态的演进


原始社会
奴隶 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
生产力
三要素
劳动者
劳动资料(最主要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
Who 谁来改造?
How 怎么改造?
What 改造什么?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准
利用
加工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基础和核心,决定性作用)
产品分配关系(如何分配)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公有制,私有制
平均分配,按劳分配……
平等关系,剥削关系
总结:
生产力
①劳动者(▲主导作用)
②劳动工具(▲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③劳动对象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②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③产品分配关系
决定
反作用于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基础/核心,起决定性作用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生产力状况:非常低下
①旧石器时代(采集者):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新石器时代(生产者):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3.生产关系的特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3)产品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4.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
(1)社会组织: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
(2)管理方式: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3)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亲近的氏族构成部落,有些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思考----相关链接P2
原始社会的解体:
孩子妈,我研究出个铜器,用它打出的粮食足够咱一家了!咱俩单飞吧!
ok
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兄弟们,我种地效率高,和你们一起种平均分配很吃亏,我家想要一块地自己种!
贫富分化加剧,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不同的阶级产生)
想不想和我一样打出很多粮食,吃饱穿暖?那你们就得帮我干或者听我的!
原始社会的逐渐解体
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兄弟们,铜器是我造的,所以我就自己用了啊!
你们想用你们自己造!
情境模拟
(一)原始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5.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力发展
个体劳动盛行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
(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贫富分化
地位不平等
原始社会解体
奴隶社会产生
补充: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出现和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
此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吗?这反映出哪种社会形态特征?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阶级
(1)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2)出现: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2.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产品分配关系: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情景模拟:奴隶们生活状态如何?
情景模拟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遍不行我再来一遍!
没关系,再接再厉,我们再来!!
结局悲惨/(ㄒoㄒ)/~~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更何况我们连单车都没dei
思考一下: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面对奴隶的反抗会怎样做呢?
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二)奴隶社会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1)原因: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5.奴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进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情景模拟
“您看,再斗争下去双方都没有好处,要不咱稍微给奴隶点好处,意思意思?”
“嗯嗯,有点道理,可以试试”
奴隶制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
改变剥削方式,给予奴隶部分自由,并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获释的奴隶耕种,要他们缴纳地租,并且承担一定的劳役
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
(一)封建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的生产力P5相关链接: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
②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②产品的分配方式: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一)封建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3.封建剥削基础和方式
(1)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2)剥削方式:
①经济剥削:
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劳役/实物/货币地租)
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②政治压迫: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思想钳制:为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人民思想。
(一)封建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4.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主要矛盾
经济、政治、思想
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二)资本主义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特点: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力: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②资本: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1.资本主义生产力:机器大生产、生产社会化、科技快速发展并应用于生产
商品经济的发展


决 定
情景模拟
1、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里由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完全被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2、剥削的秘密: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3、隐蔽性: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隐蔽性。
名词点击:剩余价值
情景模拟
新兴资产家
我的钱多到花也花不完,现在我想要点别的东西......
权力?
地位?
在谁手中?
国王查理一世
想要我的权力?哼!痴心妄想
Excuse me 你看我敢不敢!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手段:新兴资产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3)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4)意义:P8
(二)资本主义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二)资本主义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2)主要表现:
①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
②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
③信用关系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原因:
(二)资本主义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
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
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
矛盾
(二)资本主义社会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解决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原始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社会的演进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地位、生产力→生产关系、
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
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形成、生产力→生产关系、
主要矛盾、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产生、生产力→生产关系、
剥削基础和方式、
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实践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解决
课前背诵验收:十分钟以后检查
1.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
2.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4.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地位P11(总根源)
知识巩固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区 别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
相同点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奴隶的全部劳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占有少量的土地,并且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比较自主的劳动
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之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2.本质上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课堂练习
1.宋代范成大《后催租行》:“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这反映出(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
②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影响社会发展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2.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资本主义个别工厂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基于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社会生产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会引发生产过剩
②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各自为政的生产决策加剧了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③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企业无法合理配置资源
④个别工厂的组织性使得资本家能很好了解市场,却加剧了社会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明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形成时期
②“生产建立在阶级的对抗上”表明生产关系状况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③“积累的劳动”与“直接的劳动”的对抗意味着阶级的对立
④“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揭示了只有阶级斗争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4.2025年1月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将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他表示,将废除由现任总统拜登政府所推行的电动车政策,以挽救“正走向毁灭”的美国汽车产业。声称为美国消费者购车节省数千美元,并维护美国汽车工人的利益。美国政界对电动车的不同态度( )
①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和统治
②缓和阶级矛盾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作用
③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可以消除的
④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5.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这段话旨在表明( )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根本上不可调和
②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