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回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长此以往会社会将出现什么问题?
学习清单
1.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掌握《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及历史意义。
2.梳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脉络,分析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
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进步之处),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背景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的三个时期
莫尔
《乌托邦》
《太阳城》
早期发展阶段(16-17世纪)
康帕内拉
《自然法典》
摩莱里
中期发展阶段(18世纪)
莫尔
《论法制与法律的原则》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高级发展阶段(19世纪)
“实业制度”
“和谐制度”
“新和谐公社”

文学——感性
法律——理性
初步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空想社会主义的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注意: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
但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

空想社会主义
历史进步性
①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其揭露和批判
② 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性
① 根本原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②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认识层面)
③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途径层面)
④总结:如何正确看待空想社会主义?【评析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注意:但是,它未触及本质问题、未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
注意:
×提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现成答案
×对未来社会进行细致描绘
地位: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
工人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工人运动的兴起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注意:但并未并没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
高方式。
思想理论斗争
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经验教训: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
创立
2、
(1)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A.创立: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B.内容: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A.创立: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内容: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工人劳动)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隐藏在生产过程中)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易错:理论基石≠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共产党宣言》
2、
★ 《共产党宣言》的地位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P15-16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共产党)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7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注意: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结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2.历史前提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
总结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2.诞生标志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社会主义
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3、
十月革命的成果
(1)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2)★理论到现实:十月革命
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注意:巴黎公社并非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苏俄。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3、
发展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在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理论
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2、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
本课小结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实践证明我是对的!
课堂巩固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这种文明制度使野蛮时代每一以简单方式犯下的罪恶,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该论断( )
A.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C.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D.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陈培永谈到,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源头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理论的飞跃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3.《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由此可见( )
①《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
②无产阶级应进行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③这一宣言为无产阶级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具体道路
④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平等、互爱、和谐的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4.《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一文提到,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来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这一论述表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概括总结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