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件(共3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件(共3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只有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才能实
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3)新时代坚持发展中特要一以贯之
目 标
指导 思想
本框地位和内容
(1)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3)中国梦的实现要求
(1)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背景)
(2)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内容)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2)中国梦的本质、特点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地位)
思想来源: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时代背景
主题
理论内容
理论意义
革命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党
发展
中国革命特点规律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军队建设军事策略
党风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三步走战略
......
三个代表思想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制度框架
......
全面小康
各类创新
抓机遇、谋发展
......
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次飞跃
与国情第一/二次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向21世纪
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观看视频,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目(背景)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1)国际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中国与世界携手并进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P57第二段)
巴以冲突
俄乌冲突
叙利亚冲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单边主义
逆全球化
保护主义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机遇
挑战
(3)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P58第二段)(注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2)国内背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P58第一段)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社会主要矛盾
发生历史性变化
具有完整的
工业体系
具有世界前列的先进技术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目标)。
机遇
(4)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P58第三段)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苏联解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端
成功
曲折
新生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5)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党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P59第一段)
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找到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
新变局 (世情) 新起点 (国情) 新模式 (中国式) 新阶段 (科社) 新境界
(党情)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新起点需要新气象、新作为。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是在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呈现新态势背景下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的境界。发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思想。
小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目(内容)
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内涵丰富(P59末段)
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P59末段)
核心内容
四梁八柱
(理论概括)
“路线图”和“方法论”(实践指南)
历史性的成就
思想指导的结果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的领导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
主要矛盾
两个布局
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总任务
全面小康、两步走、民族复兴
改革总目标
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新理念新格局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军队
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
依法治国
法治体系、法治国家
党的建设
从严治党、自我革命
外交
二、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十个明确
偏重于理论概括层面的展开
内容(P60第一段)
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两个维护:
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 全面把握核心内容:“十个明确”
最大优势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建 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高质量发展 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1.十个明确
(2)地位(P61第一段)
④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③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②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一个中心
两个领导
三个全面
五位一体
统一安全
共同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十四个坚持
(1)内容(P61末段)
偏重于实践层面的展开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领导力量)
(政治立场)
(发展动力)
(发展导向)
(依靠力量)
(法治保障)
(精神力量)
(发展目的)
(人与自然)
(国家安全)
(国防军队)
(国家统一)
(中国与世界)
(党的建设)
(1)“十四个坚持”的具体内容:(P61末段)
2个人民、3个全面、3个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国际
2.十四个坚持
2.十四个坚持
(2)地位(P62第一段)
①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
②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一个领导
三个全面
五位一体
统一安全
共同体
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全面依法治国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建设
国防和军队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外交工作
3.十三方面成就
(1)内容(P63—64相关链接)
偏重于成果层面的展开
3.十三个方面成就
(2)地位(P62末段)
①“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②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发展的这一重要思想。
4.三者关系(P64第一段)
十个
明确
十四个
坚持
十三个
方面成就
理论
实践
成就
①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
②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 、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③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某高一学生抄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上的“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示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
治国者,必奉法为重 ③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④
运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四个坚持”的相关知识,
按示例完成表格。
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目(地位)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①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理论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坚持?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历史地位:补充1.2.3.条
(1)理论贡献:……为发展马……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广度)①贯通马哲、政经、科社,②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③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
(深度)使党对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P65一段
(2)理论地位:……,是当代中国和21世纪的马……,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中国化新的飞跃,是马……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补充)P65二段
是……的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P65末段
(3)实践指南:植根中特伟大实践,指导推动实践,随实践发展丰富完善( P65相关链接)
1、总结归纳:★★★为什么要长期坚持习思想?P65
(1)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2)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2、怎样坚持?两个必须 两个就是
课堂小结
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产生背景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地位
世界局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为什么坚持?作用(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
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核心内容
十个明确(理论层面)
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拓展)
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如何坚持(两个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开辟新境界)
十三个方面成就(成就层面)
彼此呼应,
相互贯通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
新矛盾
新任务
新征程
新梦想
伟大复兴
新思想
1.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对应不一致的是( )
A.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面依法治国
B.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
C.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
课堂巩固
2、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贺词总结了中国成就:“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贺词体现了中国温暖:“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贺词再现了中国生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贺词展现了中国担当;“截至目前,中国累计为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0亿剂新冠疫苗。”“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分析新年贺词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哪些方面的核心内容。
课堂巩固
【答案】
①中国成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体现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③“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体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或坚持新发展理念)
④倡导“世界各国团结合作,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