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件(共30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件(共30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观看视频: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什么?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三、科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间
内容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七大
1945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十五大
1997
十六大
2002
十七大
2007
科学发展观
十九大
20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间 主要代表 理论成果 回答的问题(主题) 主要内容 历史
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三届四中全会
十六大
十八大
阅读教材P36-37,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完成表格
时间 主要代表 理论成果 回答的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
主题:
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年以后)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
①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
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④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等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1)邓小平理论
时间 主要代表 理论成果 回答的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时间:
主题:
贡献: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8年以后)
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内容: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知识拓展
议题二 观当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成就
时间 主要代表 理论成果 回答的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十六大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
主题:
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后(2002年以后)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科学发展观
内容:
①第一要义:发展。
②核心:以人为本。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议题二 观当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成就
时间 主要代表 理论成果 回答的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十六大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主题:(补充拓展)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意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01
都是围绕“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02
它们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形成、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03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
思考:这些理论成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形成的思想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
连一连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⑤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毛泽东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观看视频并思考:70载辉煌历程 ,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
党的领导+特色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由之路)
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行动指南)
确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保障)
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力量)
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
领导核心
中国
共产党
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基本路线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根本任务
奋斗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内涵
2. 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①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保障
形成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地位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2)基本要求:
(1)相互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面旗帜,四个自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2.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作用
四者关系
知识小结:
1.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时代课题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
B
课堂练习
【解析】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是科学发展观,③是邓小平理论,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以顺序为B。
2.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四个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与时俱进”——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课堂练习
【解析】“关键抉择”方阵体现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正确。“与时俱进”方阵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②错误。“科学发展”方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错误。“伟大复兴”方阵体现了以习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④正确。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表明( )
①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课堂练习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党的指导思想,未涉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③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