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导入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袁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
喜看稻菽千重浪
沈英甲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情况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写作对象
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情况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写作对象
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雷锋
钟南山
焦裕禄
邓稼先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写作类型
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思考预习
2004年,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如今,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一半以上。有人算过一笔帐,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 6000多万人。袁隆平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据统计,从1976到1987年十年间,中国的杂交水稻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粮。
“杂交水稻之父”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读文积累-字音
笼罩 土壤 田埂 淤泥
籼稻 分蘖 贬斥 花蕊
稻菽 一蔸 饥馑
笼 笼屉
笼络
量 量杯
量变
应 应允
应酬
屏 屏息
屏幕
扎 扎裤脚
扎堆
挣扎
薄 单薄
薄荷
薄饼
xiān
niè
rǎnɡ
ɡěnɡ

biǎn
ruǐ
shū
dōu
jǐn
zhào
lónɡ
lǒnɡ
yīnɡ
yìnɡ
bǐnɡ
pínɡ
zhā



liánɡ
liànɡ
zhá
báo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整体感知
人物通讯
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写了什么”
从读者的角度
学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学会写作通讯
“怎么写的”
从作者的角度
追述了袁隆平通过实践研究“天然杂交稻株”的过程
概括层次
第一部分
欣喜
满怀希望
失望
自信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写袁隆平在研究杂交稻的过程中遇到的三点困难
概括层次
第二部分
论断的否定——杂交无优势
有些人的嘲笑——对遗传学的无知
有些学者认为杂交制种无法应用于生产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袁隆平以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应质疑
写袁隆平发文批驳“三不稻”之说,表现其坚决捍卫事实与真理的态度。
概括层次
第三部分
写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设想并培育出超级杂交稻,为中国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第四部分
整体感知
思考:这篇人物通讯所述的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怎样的优秀品质?
形象特点(优秀品质) 相关情节
注重实践
勇于探索
“泥腿子专家”、“蹲下身子、翻看土壤“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返回试验田“
大胆质疑
勇于创新
袁隆平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他不盲从权威,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坚持事实
实事求是
1992年针对杂交稻是“三不稻”的贬斥文章,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目标远大
不断进取
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中,袁隆平说到自己的梦。提出战略设想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人物形象
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农民”形象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如何将形象”立住“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跨过……迈步……蹲下……翻看……”
细节描写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细节描写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如何将形象”立住“
精选事例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如何将形象”立住“
精选事例
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如何将形象”立住“
精选事例
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
如何将形象”立住“
细节描写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精选事例
如何将形象”立住“
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谋篇布局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小标题结构,布局谋篇精细、巧妙
要点一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特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手法
要点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叙述方式上:
采用倒叙的手法
作用:能增强文章的叙述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
手法
表达方式上:
要点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
作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能够让文章的表达更加灵活多变,在具体记叙事件的同时,充分地抒发感情。此文中正是记叙中的议论,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光辉形象。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点
①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②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
③小标题结构,布局谋篇精细、巧妙。
④记叙为主,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
语录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39张PPT)
拓展探究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哪些袁隆平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
拓展探究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
是“中国的脊梁”理由是:
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
自己的研究的领域里,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只要人物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他作为报道对象。
写作
人物通讯的写作选取人物时有什么要求?不是只有政治家、科学家等才能作为报道对象?
写作
在我们走过的人生旅途中,很多平凡人的事迹令我们感动,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位人物为报道对象来进行人物通讯的写作练习,课堂上写出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课后完成全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