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29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29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文化
第7课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8课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吸收外来
第9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活的灵魂
教材框架
哲学
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6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基本理论
(第1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文化具有民族性
(2)文化具有多样性
基础 前提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要 求
特点
作用
措施
有利于
基础
发展升华
第八课 知识脉络图
新课导入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对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作过这样的概括: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可见,世界文化就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发展起来的,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思维导图
文化
交流
与文
化交融
文化交流
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
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融的意义
文化交流的要求
自主预习
教学重点:文化交流的意义与要求
教学难点:文化交融的原因意义、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关系
1.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交流的要求
3.文化交融的原因和意义
4.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1.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交流的要求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第 一 目
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同文化交流和交融宏伟画卷 。请列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例。
情境探究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国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结合视频和教材探究:
1、什么是文化交流?
2、文化交流的前提是什么?
3、文化交流有何特点?
情境探究
文化交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化得以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1、文化交流的含义、前提、重要途径和手段(补充)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的民族性与与多样性
前 提
维 护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文化发展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促进
(1)含义:
(2)前提:
(3)途径和手段:
①文化交流的途径(文化怎样传播)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还包括旅游、聚会、政治、经济活动等。
②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文化靠什么传播)
大众传媒(例如: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
(1)方向双向性: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外域文化向中国传播。
引进来
走出去
(2)作用双重性:(有利有弊)
有利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可能会带来国外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渗透,影响中华文化健康发展。
注意:1.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
2.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化融合或趋同
2、文化交流的特点(补充)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茶文化
瓷器工艺,民族工艺
铸铁、养蚕缫丝技术
丝绸
印刷术
儒家思想
珍禽异兽、珠宝香料
希腊神话、希腊艺术
玻璃器皿、金银货币
音乐、乐器、舞蹈
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
西域良种马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中华文化传入西方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
思考: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文化发展有何意义?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1)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重要动力≠唯一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2)对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3)对世界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3、文化交流的意义 ★★★★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能推动不同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坚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思考:在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方面,材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情境探究
(1)原则
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2)态度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特别注意:
1.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走向单一。
2.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霸权。
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导≠引领世界文化。
4、如何进行文化交流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文化具有多样性都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2、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既包括世界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包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具有双重作用。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根本途径、根本动力。
4、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5、文化交流的
①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还包括旅游、聚会、政治、经济活动等②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电视、网络、报刊等)
思考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文化交流的前提是什么?
2、文化交流是单向过程还是双向过程?作用呢?
3、文化创新的源泉、根本途径和根本动力是什么?
4、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5、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怎样传播)和主要手段(文化靠什么传播)是什么?

1.文化交融的原因
2.文化交融的意义 ★★★★★
3.文化交融的要求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第 二 目
“唐装”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服饰,是根据清代对襟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现代服饰。
阅读与思考:结合事例,思考什么是文化交融、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融?怎样进行文化交融?
西方芭蕾
中国杂技
杂技芭蕾《天鹅湖》
(1)文化交融的原因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文化交融的原因和意义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原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2)文化交融的意义
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②对民族文化: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③对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2、文化交融的原因和意义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推动文化交融有利于丰富与发展本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一句话概括:
注意: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既能丰富本民族文化也能繁荣世界文化。不能说成文化趋同或文化逐渐统一。
(1)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
(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拓展)
(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拓展)
3、文化交融的做法(补充)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关系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别 定义不同
侧重不同
发展状态不同
意义不同
联系 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
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归纳: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例:把外国的建筑理念带到中国。
例: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墨西哥鸡肉卷:有番茄丁、生菜丝、胡椒、蛋黄沙拉酱和墨西哥风味莎拉酱。
老北京鸡肉卷里有黄瓜条、京葱丝、甜面酱和汉堡酱。
传入中国---文化交流
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美食---文化交融
墨西哥鸡肉卷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交流的要求
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态度: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文化交融的意义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课堂小结
1、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文化交流的障碍。
2、文化交融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4、坚持文化交流,就是坚持相互认同,消除差异。
【解析】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与交流,不仅不是文化交流的障碍,而且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解析】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解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解析】坚持文化交流,就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课堂练习
1、今年的联合国中文日,外国驻华大使们纷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如今,对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来说,起中文名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非华裔的政治人物起中文名也越来越多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断消失
③中华文化蕴含着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可以得到其他民族的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让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由此可见(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明可以融通发展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4、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这体现了(  )
A.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B.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C.文化交流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D.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C 
课堂练习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不同文化在交流传播中逐渐趋同
④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①③ B.①② C.② ③ D.①④
D
民族性(个性)
世界性(共性)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