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共39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共39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文化
第7课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8课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吸收外来
第9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活的灵魂
教材框架
哲学
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3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5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6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基本理论
(第1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文化具有民族性
(2)文化具有多样性
基础 前提
(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2)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要 求
特点
作用
措施
有利于
基础
发展升华
第八课 知识脉络图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说一说:
同学们最喜欢的综艺节目有哪些?
PPT模板下载:/mo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引进自《 我是歌手(韩国)》
引进自《 running man(韩国)》
引进自《 犯罪现场(韩国)》
《中国好声音》引进荷兰《The Voice of Holland》
《爸爸去哪儿》引进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
《中国达人秀》引进英国《达人秀》
《蒙面歌王》引进韩国《蒙面歌王》
《最强大脑》引进德国《Super Brain》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殖民文化入侵
流行节日风潮
美国流行文化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P109末段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之二) P110末段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 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P108第一段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之一) P109第一段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思维导图
议题一
如何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总议题: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议题二
怎样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圈点勾画,标记问题,时间3分钟左右。
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2、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
4、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要求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界有哪两种错误观点?
2、我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1、视频中反映的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界的哪两种错误观点?
2、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两种错误观点导致什么错误倾向?有什么重大危害?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议学情境一
结合下面两则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议学情境一
复古派在行动
议学情境一
北大教授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
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P108第一段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文化复古主义
(2)全盘西化论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排斥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危害: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
危害: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否古
否今
否外
否中
1.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2.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3.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
4.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文化复古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封闭主义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哪一种错误的思想
启示(补充): 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倾向。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议学任务:谈谈你对鲁迅这段话的体会?
阅读与思考
鲁迅这段话启示我们被迫接受外来的东西,并因此被它伤害过,并不是因这个东西是外来的,而是因为我们是被迫的接受.为此我们要主动,理智开放地去拿,要学会分辨,经过自身考量和需求去拿,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拿。
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议学情境二
结合下面材料思考:谈谈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拿”什么?
材料一: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
----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1)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拿什么)学习借鉴:
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P109第一段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思考:谈谈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对外来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拿来”什么?

名词解释:
文化事业:生产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文化产业:生产商品,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
注意: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关系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
生产目的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
资金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
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运营机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知识补充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理论依据(拓展补充)
(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3)在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交融,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拓展思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理论依据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为什么要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2、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探究与思考
材料一: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没有考虑中国国情,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完全照搬苏联革命经验,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材料二: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结合下面材料概述如何正确处理借鉴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的关系?为什么
直接照搬,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故而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因而成功。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P109末段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谈谈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借鉴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的关系?为什么?
理论成果是什么?
不要全盘西化。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 ----毛泽东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听伟人话,悟深刻理
那么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呢?
探究与思考
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启示我们应该如何立足国情,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
从屠呦呦成功发明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来看,青蒿素的提炼方法是西医科学的方法,但其产生灵感以及理论来源于中医,所使用的药物原材料也是中医药中的青蒿。所以青蒿素的产生,是在中医的理论思想影响和启迪下,运用西医科学技术方法形成的提炼出来的医学研究成果,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目的)
2、如何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P110末段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
(1)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立足国情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正确态度 基本要求 具体要求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09)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 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P110)
本课核心内容归纳
课堂小结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有益经验、积极成果、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原因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
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要求
“洋为中用”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
拓展深化: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1、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古今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外文化):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具体结合。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纵向角度)
(横向角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传统文化
发展当代文化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古)
(今)
(外)
(中)
借鉴外来文化
认同民族文化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拓展深化: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
(1)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
步。(P105)
(2)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相互借鉴。(P106 -107)
(3)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P107)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
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P109)
(5)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P110)
(6)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答主观题时很少会涉及到这个角度)
知识整合:如何学习借鉴/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误区集锦:
3、学习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4、外来文化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
(学习借鉴有益的外来文化)
(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5、吸收外来文化要坚守传统文化立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2、拒斥外来文化
(批判吸收外来文化)
1、回归传统文化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2024湖南永州期中)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据此,下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符合鲁迅的观点的是(  )
①保持开放心态,认同并接纳“送来”的东西
②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④要努力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典例精练
(2024江苏苏州月考)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渐强盛,中国人正在走出“事事不如人”“拼命往西走”的心理阴影,重拾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的借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应坚持文化复古主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③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④文化的发展应顺应潮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A
典例精练
(2023江苏泰州中学期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创作者,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西方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在音乐中贯穿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又汲取了西方交响乐的特点,让《梁祝》成为一部影响极广的不朽之作。这说明,进行文艺创作(  )
①应积极吸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成果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要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各民族文化
④要以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为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典例精练
典例精练
(2024·中山模拟)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今天,我们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古丝绸之路这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平台。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文化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④中华文化具有统一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