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作品集《漱玉集》。词风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
1084
出身名门
1129
1127
北宋灭亡,南渡
嫁于赵明诚
1101
赵明诚亡,丧夫
1155
独居终老
身染重疾,再嫁张汝舟
1132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人生五大挫折: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创作分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冷清,凄惨。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2. 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叠词的作用: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叠词诗词举例:
思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能否调换位置?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感受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不能。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写愁的句子(直接抒情)
以情入手,以情结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思考: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思考:“三杯两盏淡酒” ,为什么是“淡酒”?
以酒的淡衬托出愁的浓。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酒是“愁”的象征
秋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秋风渲染愁情
1、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思国怀乡) 
2、传递信息的使者。
(亡夫之痛、离散之悲)
思考:为什么看到雁会伤心?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无甚可摘
无人可共摘
梧桐
1、高洁品格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
2、忠贞爱情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生同死。
3、孤独忧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离情别绪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离情别绪、孤独忧愁
细雨
比喻愁丝
黄昏
惆怅
愁上有愁又添愁
意境
冷清、凄婉、愁苦之境
情感
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之感
意象: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间接抒情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亡国之恨(国愁)
沦落之哀(家愁)
孀居之苦(情愁)
思考:词人在愁什么?
写作特点:
1、善用叠词。
2、层层铺叙渐进。
3、语言质朴自然。
总结全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运用叠词
奠定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间接抒情
秋风
淡酒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表现了愁情的浓、多、深




直抒胸臆
拓展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常记:时常记起。
溪亭:临水的亭台。
藕花:荷花。
争:怎,怎么。
鸥鹭:泛指水鸟。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泪染:眼泪濡湿,这里指露水浸染之意。
彤霞:红色彩霞。此指梅花色彩鲜艳。
奴:封建社会青年女子的自称。
诗词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
抓住意象,连缀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品味语言,把握诗眼(词眼)品味诗歌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