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十月份高三年级阶段监测联合考试地 理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小..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摊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送每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为研究大阳福射对建筑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我国某地共型民居朝 土墙外表面(无遮挡)进行了观测。左图为某晴天墙体温度日变化,右图为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2题。1.该民居最可能位于A.拉萨(29°36'N, 91°06'E)B.吐鲁番(42°50'N, 89°12'E)C.丹东(40°07'N, 124°23'E)D.张家口(40°48'N, 114°52'E)2.7月,该墙体获得太阳辐射日总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日照时数短 B.大气削弱作用强C.日地距离远 D.正午太阳高度大冻雨是大气上层的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以下物体而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2021年11月8日,黑龙江省发生异常冻雨天气,下图示意7—8日黑龙江省某气象站测得的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据此完成3—4题。3、形成此次冻雨的天气系统为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4.此次冻雨发生时A.近地面盛行偏南风B.返地面气温高于0℃C.存在大气逆温现象D.北京时间约8日2时某研究团队发现位于河南省中部的禹州市扒村某处地层经多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完整的沉积剖面。对该剖面地层沉积物开展成分分析发现,成分1、成分2与成分3指示的环境信息分别是:沉积物的风化成壤改造、东亚冬季风远源搬运沉积和区域东北风近源搬运沉积。成分分析为反演地层沉积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下图示意该地地层剖面,下表示意该地地层不同成分占比,据此完成5—6题。5.推测与黄土层L 相比,黄土层L 的沉积物( )A.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多 B.颗粒较细,有机质较少C.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少 D.颗粒较粗,有机质较多6.该河谷剖面存在黄土、土壤交替沉积的原因最可能是( )A.风向周期变化 B.土壤类型多变 C.地壳升降变化 D.气候干湿交替按照“以地定养、就近还田”的原则布局养殖场,有助于实现粪肥到农田的完全可达和被消纳,有效缓解粪便局部堆积、化肥过度施用和耕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管理部门选定某平原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养殖场(如下图所示)的养殖规模(产粪量)和周边地块农作物的粪肥需求量,模拟推算出各养殖场的消纳区。据此完成7—9题。7.养殖场近田布局能够( )A.提高养殖产品质量B.满足养殖饲料需求C.减少粪肥养分挥发D.降低粪肥运输成本8.根据“以地定养”原则评价图中所示区域的种养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A.①和②养殖规模过大B.整体养殖规模小C.③和④养殖规模过大D.整体耕地规模小9.为优化养殖场布局,综合考虑居民健康需求和搬迁成本,最先要搬迁的养殖场是( )A.① B.②C.③ D.④某中学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观察到考察点1植被茂密,为阔叶林,考察点2植被相对稀疏,为针阔混交林。同学们采集了两考察点典型树木的叶片制作植物标本,发现同种植物叶片存在差异。查询资料了解该地针叶树为马尾松,是20世纪50年代当地植树造林选取的先锋树种。下图示意此次考察的路线及主要考察点。据此完成10—12题。10.造成考察点1和考察点2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坡向 B.热量 C.水分 D.土壤11.两考察点同种植物叶片的特征可能为 ( )A.考察点1叶片为肉质B.考察点1叶片内卷C.考察点2叶片面积更大D.考察点2叶片革质层更厚12.经过自然演替,未来该区域两考察点植被将会( )A.以针叶林为主,差异不断缩小B.以阔叶林为主,差异不断缩小C.植被类型不变,差异不断扩大D.植被类型改变,差异不断扩大物流在商品汽车产销中发挥重要作用。汽车装配厂通常先将商品汽车入库,再依据订单数量及来源地通过铁路、公路、水陆运给经销商。目前,铁路部门将汽车装配厂的商品汽车有计划、成规模地运至物流基地(下图中的“中转库”),再依据订单由公路运给周边地区经销商,这种商品汽车物流方式称为“库前移模式”,据此完成13—14题。13.建设“中转库”主要为了发挥A.铁路运输安全快捷优势 B.公路铁路联合运输优势C.铁路运输规模经济优势 D.公路运输灵活便利优势14.与旧模式相比、“库前移模式”能够提高A、装配厂的汽车生产量 B.经销商的销售时效性C.装配厂的市场占有率 D.经销商的汽车销售量剪鸭村原名栗峪口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离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曾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普通村落、后在“乡创客”一行人的努力下,创立了整村运营品牌————“剪鸭村”,寓意“减掉压力”。村内形成了咖啡馆、茶餐厅、宠物乐园、艺术家工作宣等多个特色运管空间及项目,逐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发展之路。据此完成15—16题。15. 剪鸭村由经济薄弱走向繁荣与振兴,主要得益于A.地理位置优越 B.自然风光优异C.乡村风貌淳朴 D.政府政策扶持16. 剪鸭村吸引大量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就业,需要返乡青年A.发挥自身技术优势 B.传承当地文化传统C.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D.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因湿热气团强烈抬升而产生的强低气压,外围空气流入,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北京时间2024年10月6日,飓风“米尔顿”在墨西哥湾西南部海面上生成,而后向偏东方向移动。受墨西哥湾内的强大暖流影响,其强度快速增加,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西部沿海登陆,多个沿途城市进入洪水紧急状态。下图示意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和此次飓风源地。(1) 据图阐释墨西哥湾内强大暖流的形成过程 (6分)(2) 联系海一气相互作用,说明飓风“米尔顿”在向东移动时强度快速增加的过程。(8分)(3) 分析10月1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多个城市产生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4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库姆塔格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该沙漠除南部沙漠边缘外大部分区域没有植被分布,流动沙丘广布。库姆塔格沙漠表面砂砾颜色有明显差异,颗粒越粗大,暗色矿物成分越多,颜色越深。沙漠北部沙层表层为深色,内部为浅色。如图为库姆塔格沙漠区域图。(1) 说出库姆塔格沙漠南部边缘植被生长的条件。(4分)(2) 推测库姆塔格沙漠表层沙粒粗细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从风力作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8分)(3) 分析库姆塔格沙漠北部沙层内部颜色浅的原因。(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冷凉经济是在冷凉气候 (年均气温低于 20^ C,,冬季漫长宋冷,夏季短暂冷凉)的优势条件下,以冷凉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农业经济。近年来, “中国凉都”贵州省六盘水市大力发展冷凉经济,其中冷凉蔬菜种植发展迅速,产品畅销我国东部地区。下图为六盘水位置示意图。(1) 说明地形对该地夏季冷凉蔬菜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2) 分析六盘水夏季冷凉蔬菜在我国东部地区畅销的原因。(8分)(3)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该地区冷凉经济产业升级的可行性措施。(4分)十月份高三年级阶段监测联合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 B【解析】从左图看,墙体最高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5—16时左右,应该在当地地方时13—14时左右。通过地方时计算,可知当地的经度为75°E——90°E。另外由图可知,某晴天南墙墙体的温度最低为28 最高为56℃,只可能是“火洲”吐鲁番。故B选项正确。2. D【解析】7月该墙体获得太阳辐射日总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光线与墙体的角度较小,单位面积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少;7月昼长夜短,日照时数长。吐鲁番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极少(16.4mm),多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日地距离远近对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少影响不大。故D选项正确。3. B【解析】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通常冷暖气团交汇时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读图可知,7日 20时至8日20时,近地面风向以东北风为主,且风速较小,说明冷气团势力不强,而冷气团上部的暖气团以东南风为主;且风速在3—6级之间,风速较大,说明暖气团势力较强。因此形成此次冻雨的天气系统为暖锋的可能性较大。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气旋中沉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但气旋控制下的垂直温度分布没有冻雨形成所需的特殊结构,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一般不会形成降水,更不可能形成冻雨,故B)选项正确。4. C【解析】函图可知,近地面盛行风偏东风;冻雨是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以下物体而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所以近地面气温应低升⑤℃少天气逆温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到,在925—850百帕,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存在逆温层,这有利于冻雨的形成:由图可知,冻雨应发生在8日8 时至14时左右。故C选项正确。5. 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两钢,成分2为东亚冬季风远源搬运沉积,为远源沉积物-通常挟带较细的颗粒,而成分多为区域东北风近源搬运沉积,为近源沉积物,通常挟带较 的颗粒。L 的成分2占比减于f L 的成分3占比低于L ,表明L 的颗粒较细,成分1 为沉积物风化成壤改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呈正相关,L 的成分1占比高于 L 表明 L 的有机质较多。故 A 选项正确。6. D【解析】风向变化可能导致沉积物来源的变化,但不足以解释黄土与土壤的交替沉积;土壤类型的变化通常与母质、气候等因素相关,但不会直接导致黄土与土壤的交替沉积;地壳升降可能导致沉积环境的变化,但黄土与土壤的 替沉积更可能与气候相关;气候干湿交替直接影响植被覆盖和风化作用,导致黄土与土壤的交替沉积。故D选项正确。7. D【解析】养殖场产生的粪肥需要运输到农田,养殖场近田布局有利于降低粪肥运输成本;是否近田布局与养殖产品质量无关,但与技术、管理和饲料有关;养殖场所需饲料并非来源于农田;粪肥养分挥发与其在养殖场停放时长有关。故D选项正确。8. B【解析】“以地定养”原则是指养殖场的产粪量与农田消纳区的粪肥需求量相等。已知图中的养殖场规模与农田消纳区的面积是符合以上原则的。图中的消纳区总面积远小于耕地总面积,说明图中的种养关系是整体养殖规模小,所以消纳区总面积不大;①和②的消纳区远小于西侧耕地面积;③和④的消纳区远小于东侧耕地面积。故B选项正确。9.A【解析】养殖场产生的废气、污水等可能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距离村庄太近的养殖场应予搬迁。图中四个养殖场中,①距离村庄最近,其次是②。再考虑搬迁成本,①的消纳区最小,其养殖规模最小,搬迁成本最低。综合考虑距离村庄的远近与搬迁成本,最先搬迁的应该是①。故 A 选项正确。10. C【解析】由图可知,考察点1和考察点2都位于东坡;两地海拔差异小,热量条件差异小;考察点1和茅谷地,流水汇集水分条件好;考察点2 位于山脊,水分条件差;区域差异小,土壤类型一样。故C选项正确。I1. B【解析】考察点1水分条件好,考察点2水分条件差,所以考察点2植被具有耐旱的特征。肉质叶片、叶片内卷、革质层厚均为耐旱植被的特征;叶片面积大利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强,应为考察点1的植物叶片特征。故D选项正确。12.B【解析】由材料可知,马尾松是人工植树造林的先锋树种,据图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季风气候区,海拔不高,两地条件差异不大,所以自然演替应该向当地地带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变,所以以阔叶林为主,差异不断缩小。故B选项正确。13.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旧模式依据订单数量及来源地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运给经销商。新模式铁路部门将汽车装配厂的商品汽车成规模地运至物流基地(图中的“中转库”)。两种运输方中,新“库前移模式”中,缺少入库环节;“中转库”位于火车站和经销商之间的环节,这一改变主要基于火车运量大,达到了铁路运输规模的经济优势。两种方式都是通过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衔接,其他选项错误。故C选项正确。14.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库前移模式”能够将商品汽车仓储由汽车装配厂转移到中转库,距离经销商更近,能够提高经销商销售的时效性;对装配厂的汽车产量、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小;对经销商汽车的销售量影响较小。故B选项正确。15.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剪鸭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离主城区仅半小时车程。地理位置优越,这一地理位置优势使其能够便捷地吸引城市客源,为乡村旅游业(如咖啡馆、茶餐厅等)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剪鸭村主要发展多个特色运营空间及项目,自然风光优异和乡村风貌淳朴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剪鸭村是在“乡创客”一行人的努力下走向繁荣与振兴,因此不是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故A选项正确。16.D【解析】材料中提到剪鸭村发展的是特色运营空间和项目,如咖啡馆、茶餐厅、宠物乐园、艺术家工作室等。这些项目可能需要一定的技能或创新,因此需要返乡青年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乡创客”一行人的努力下,创立了整村运营品牌,外出务工青年并没有相关技能,无法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该村发展的是创新项目,传承当地文化传统对其影响不大;外出务工青年是返乡就业,而不是返乡创业,不需要返乡青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故D选项正确。17.(1)①大西洋赤道附近海水受信风驱动向西运动形成南、北赤道暖流;②南赤道暖流向西受陆地轮廓影响,一部分向北分流;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北赤道暖流汇合后向北进入墨西哥湾,形成强大的暖流。(每点2分,共6分)(2)①飓风东移,东侧海域受暖流影响,洋面水温更高,海水通过辐射把更多的热量传输给大气,大气受热膨胀上升;②海水受热大量蒸发水汽;③湿热空气抬升,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加热并进一步抬升大气;④随着上升气流的加强,飓风中心气压进一步降低,外围暖湿空气不断流入,风力增强。(每点2分,共8分)(3)①飓风带来强降水(暴雨);②佛罗里达州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沿海易遭受风暴潮(海水)侵袭。(每点2分共4分)18.(1)位于山前,高山冰雪融水汇集,水分条件好(2分);流水堆积,土壤肥力较高(2分)。(2)分布规律:东北粗,西南细(2分)。原因:④东北部处于上风向,风力强劲,风力侵蚀作用强,表层细颗粒物质易被风力侵蚀、搬运,留下粗颗粒(3分);②西南部处于下风向,且地势高,风速减小,风力堆积作用强,将搬运的细颗粒物质堆积下来(3分)。(3)①表层受风力侵蚀,粗颗粒物质占比高,抗侵蚀搬运能力强(2分);②表层粗颗粒物质可保护内部,内部受风力侵蚀作用小,粗颗粒物质占比小,颜色浅(2分)。19.(1)①地势高,气温低,适合夏季冷凉蔬菜发展;②海拔差异大,利于充分利用光热、土地等资源,培育不同冷凉蔬菜品种, 上市冷凉蔬菜品种更丰富;③利于错开冷凉蔬菜成熟期,延长市场供应时间。(每点2分,共6分)(2)①冷凉蔬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利于蔬菜储存和远距离运输;③冷凉蔬菜在东部地区能错季上市;④在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蔬菜需求量大;⑤“中国凉都”的品牌效应,市场知名度衙。(每点2分,任答4 点得8分)(3)①利用当地凉爽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深度结合(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体闲农业、观光农业等);②加强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