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年高一10月份月考试题
地 理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1
题(
8
分)
(1)
(2)
)
(
22
题(1
4
分)
(1)
(2)

3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3
题(1
2
分)
(1)
(2)
(3)
)
(
2
4
题(1
6
分)
(1)
(2)

3

)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年高一10月份月考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B A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D A D C D B
1.B 2.C 3.A
【解析】1.金星和木星均为太阳系中的行星,行星是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太阳)运行的天体,B正确。金星是地球的近邻,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两者均符合行星特征。而恒星(如太阳)会自行发光,卫星(如月球)绕行星运行,彗星有彗尾且轨道特殊,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故选B。
2.天体系统按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金星和木星均为太阳系内的行星,直接隶属于太阳系,C对;地月系仅包含地球和月球,范围过小,D错;银河系和总星系级别更高,排除AB,因此太阳系是图示天体所属的最低级别系统。故选C。
3.金星:表面高温(462℃),无液态水;木星:气态行星且低温(﹣168℃),无液态水。液态水是生命必需,两者均不满足,A对;金星距太阳近、辐射强;木星自身能释放热量,与 “辐射少” 矛盾,B错;金星大气浓(地球 93 倍),木星体积质量极大,与描述完全不符,C错;金星远离小行星带,木星虽近但陨石撞击非生命存在核心限制,D错,故选A。
4.D 5.B 6.A
【解析】4.结合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贵州高原区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数值较低(如重庆、贵阳附近多为90J/cm 左右),相比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其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主要原因在于兰州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较多,太阳辐射量较多,B正确;理论上纬度越低,地势越高,太阳辐射总量越大,排除AD;风力大对太阳辐射总量影响较小,排除C。故选B。
6.根据题干信息,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状况,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应布局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相对而言,昆明、兰州、郑州均符合该特点,A正确;贵阳、重庆和成都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排除BCD。故选A。
7.C 8.B 9.C
【解析】7.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C正确,D错误;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整个地壳组成岩石圈,均不是岩浆的发源地,排除AB。故选C。
8.读图,甲波速度小于乙波,且甲波在地下2900km处忽然消失,根据所学地震波知识可知,甲波为横波,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A错误;丁层是外核,由液态(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组成,B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没有包含整个上地幔,C错误;戊界面接近地表,且甲波(横波)和乙波(纵波)经过该界面后,速度均有增加,可知该界面为莫霍界面,D错误。故选B。
9.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既不属于地壳,也不属于上地幔,AB错误;生物圈包含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可知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C正确;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可知岩石圈的下部是软流层,D错误。故选C。
10.A 11.D
【解析】10.根据时间或恐龙脚印化石推测,距今约1.5亿年前为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A正确。鸟类高度繁盛是在新生代,B错误。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是在古生代,C错误。出现大型哺乳动物是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A。
11.地质年代中,侏罗纪属于中生代,时间范围约为2.01亿年-1.45亿年前,1.5亿年前处于侏罗纪时期。寒武纪(古生代早期)、第四纪(新生代)、二叠纪(古生代晚期)的时间范围均与1.5亿年前不符。故1.5亿年前对应的地质年代可能是侏罗纪,故选D。
12.C 13.D 14.A
【解析】12.河流阶地由地壳抬升或基面下降导致河流下切侵蚀形成,早期河漫滩或河床被抬升至洪水位以上,呈现阶梯状分布形成的河流地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结合材料分析,河流阶地是指由于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地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阶地位置越高,则形成越早;读图可知,图中④位置最高,应是最早形成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根据材料和上题分析,“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稳定期水流平缓,沉积物堆积于河床,因此,当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的过程,地壳也相对稳定,A正确;如果地壳持续上升或河流不断下切,河流会以下切为主,不利于沉积物堆积;河流间断上升也不利于稳定的沉积物堆积,BCD错误,故选A。
15.D 16.A 17.D
【解析】15.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故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D正确;岩石有裂隙、有化石、有层理构造都不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ABC错误。故选D。
16.结合上题可知,该地发育喀斯特地貌,甲乙丙均为喀斯特地貌,接受侵蚀的时间越长,地表形态变化越大;甲处地表形态变化最大,乙处其次,丙处地表形态变化最小,故甲、乙、丙三处地貌接受侵蚀的先后次序是甲乙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崎岖,奇峰林立,多山地,耕地破碎、分散,D正确;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溶蚀而成,缺乏成土母质,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地表多山,地下多溶洞暗河,地质不稳定,工程建设成本高;多天坑、洼地,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水较丰富,ABC错误。故选D。
18.C 19.D 20.B
【解析】18.鸟巢温室大棚可有效进行保温,是因为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透温室大棚,大棚内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后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将热量传给棚内的大气,温室大棚减少室内地面辐射的散失,阻挡了棚内外大气的热量交换,从而使得热量在棚内聚集,散失的较少,从而起到保温作用,C符合题意;温室大棚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反射作用,因此不会增加到达室内的太阳辐射,排除A;温室大棚有可能增强室内大气逆辐射,但影响较小,不是鸟巢温室大棚增温作用的主要方面,排除B;温室大棚对室内的地面反射影响不明显,排除D。故选C。
19.鸟巢温室中间气温高,周围聚热效果不如中间,故气温较低,上通风口处气流上升,温室内的热空气从此处流出,而冷空气从侧通风口流入,达到更佳的通风效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鸟巢温室通风口打开频率最高的季节是室内气温最高的时间,故夏季最需要通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1)日冕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色球层—耀斑;光球层—太阳黑子。
(2)太阳活动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风与地球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太阳活动还会影响地球的自然灾害。
22.(1)河谷较宽;河道弯曲;谷底平坦;分布有河漫滩和沙洲。
(2)雨季降水较多,坡面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大;河道由窄变宽,河水流速变慢,泥沙沉积,沉积物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
(3)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雅鲁藏布江进入枯水期;江心(沙)洲和河谷中的河床、河漫滩裸露,出现大量沙源;大风进行侵蚀搬运到北岸山麓;受北部山地阻挡,风速减小,泥沙沉积形成沙丘。
23.(1)大气运动状况:内部强烈上升,外围下沉。
作用: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周围大气,进一步加剧气流上升。
(2)对流层。
依据:祁连山位于中纬度,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顶部的高度约10~12千米;大气有强烈的上升运动,符合对流层大气运动状况。
(3)避开午后强对流时段,此时地表受热最强,热力环流旺盛,易形成积雨云。
24.(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的热量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
(2)
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3)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相同的太阳辐射后,升温速度更快。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年高一10月份月考试题
地 理
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20=50分)
2025年8月12日凌晨,金星、木星极近现象再次在天宇上演。天气晴好的地区,凭借肉眼就能看到这两颗明亮的天体超近距离“贴贴”。下图为2023年3月2日,在北京怀柔区拍摄的金(右上)木(左下)极近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木极近现象中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2.图示天体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目前金星和木星都没有发现生命,可能是因为两天体( )
A.液态水形成与保存的条件差 B.距太阳较远,太阳辐射能少
C.体积质量太小,大气稀薄 D.距小行星带近,陨石干扰多
读下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贵州高原
5.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晴天多 C.风力大 D.地势低
6.仅考虑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推销太阳能热水器,去下列哪组城市最合适( )
A.昆明、兰州、郑州 B.上海、重庆、台北
C.北京、海口、贵阳 D.福州、广州、成都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并伴随地震。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汤加火山喷出的物质来自( )
A.外核 B.岩石圈 C.地幔 D.地壳
8.关于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种介质 B.丁层为液态的金属物质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戊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9.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陕西省神木市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距今约1.5亿年前恐龙的脚印化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时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鸟类高度繁盛
C.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 D.出现大型哺乳动物
11.1.5亿年前对应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寒武纪 B.第四纪 C.二叠纪 D.侏罗纪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河流阶地属于( )
A.流水堆积地貌 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风力侵蚀地貌
13.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 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
箐口天坑位于重庆市武隆北部,坑壁有较多流水侵蚀痕迹。天坑坑底与二王洞、三王洞相连,形成独特的天坑——洞穴系统。调查发现,当地岩层的上部多覆盖有透水性 较差的页岩。下图为当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有裂隙 B.岩石含有化石 C.岩石有层理构造 D.岩石的可溶性
16.甲、乙、丙三处地貌形成的先后次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17.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稳定,工程建设成本低 B.岩石风化强,土壤疏松肥沃
C.多天坑、洼地,地表水丰富 D.地表崎岖,耕地破碎、分散
鸟巢温室是一种新型温室,采用圆形屋顶设计,上部和侧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口,解决了温室加温、保温、降温等一系列难题。下图为鸟巢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鸟巢温室大棚增温主要得益于( )
A.增加到达室内的太阳辐射 B.增强室内大气逆辐射
C.减少室内地面辐射的散失 D.减少室内的地面反射
19.鸟巢温室的通风降温过程是( )
A.热空气从侧通风口流出,冷空气从上通风口流入 B.冷空气从侧通风口流出,热空气从上通风口流入
C.热空气从侧通风口流入,冷空气从上通风口流出 D.冷空气从侧通风口流入,热空气从上通风口流出
20.鸟巢温室通风口打开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卫星“羲和号”(如图),自2021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后对太阳进行探测,并对太阳的圈层结构和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帮助。
(1)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说出太阳圈层结构并指出各圈层出现的太阳活动。(4分)
(2)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
(1)描述丹娘沙丘所在河段的河谷特征。(4分)
(2)说明丹娘沙丘所在河段江心洲的形成过程。(4分)
(3)说明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5年5月24日,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滑翔飞行时被“云吸”至海拔8598米的高空后生还的消息引发关注。从气象学角度看,“云吸”是指滑翔伞上升过程中误入积雨云底部被气流“卷入”高空的现象。专家介绍,积雨云是在热力作用下形成的发展旺盛的云体,其内部充足的水汽对大气运动起到加剧作用。左图为祁连山地理位置图,右图为积雨云景观图。
(1)推测积雨云内部和外围的大气运动状况,并说明水汽对加剧大气运动起到的作用。(2分)
(2)指出该滑翔伞爱好者被吸入到达的大气垂直分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为规避“云吸”现象,分析一天中滑翔爱好者们应避开的时间段。(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时有湛蓝的天空。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香格里拉房屋模型图。
(1)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4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处标注箭头来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并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8分)
(3)为了增强该房屋的保温效果,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在暖棚的底部铺设一层厚厚的鹅卵石,请说明这种做法的合理性。(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