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高二年级10月份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B D C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A C C B D A B
1.A 2.B 3.B
【解析】1.乙地昼长与夜长差值为0,说明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丙地差值最大(80分钟),纬度最高;甲地差值53分钟,纬度次之;故纬度从高到低为丙、甲、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丙地位于南半球,8月为冬季,昼长更短,A错误。丙地纬度更高,地转偏向力更大,B正确。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C错误。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更大,D错误。故选B。
3.丙地昼长与夜长差值为80分钟,且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11小时20分钟;日落时间=12:00+昼长/2=12:00+5小时40分=17:40,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B 5.D 6.C
【解析】4.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福州(26°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不会有直射现象,则②错误;由于福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则正午时太阳直射点全年位于福州南侧,即正午时杆影指向北方,故④错误、①③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图中竖杆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福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杆影会一直变短;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杆影会一直变长;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南端,福州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杆影最长。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6. 莫斯科(东三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差5个时区即相差5小时,且在北京的西边,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计算,当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莫斯科时间为6月22日12时-5小时=6月22日7时,C正确,排除ABD。故选C。
7.C 8.D 9.B
【解析】7.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离含水层最近,最容易打到地下水,C正确;甲乙丁三地距离含水层较远,不容易通过钻井打到地下水,ABD错误。故选C。
8.图中③沉积岩位于②沉积岩下层,其形成早于②;①断层将两沉积岩断开,形成最晚,形成先后顺序为③②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花岗岩周边的变质岩形成于与石灰岩接触的地带,最可能变质为大理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C 11.B 12.A
【解析】10.根据地质构造的类型和形成过程中先形成的易被后形成的破坏规律分析,图中褶皱岩层被岩浆侵入破坏,岩浆侵入被断层破坏。所以图中岩层先受挤压形成褶皱,后岩浆侵入褶皱形成侵入岩通道,岩浆通道旁的石灰岩受高温高压作用变质生成大理岩,再后来岩层受力出现断裂,断层破坏了沉积岩层和侵入岩层,结合选项可知,岩层断裂发生的时间最晚,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1.图乙中c是由沉积物进一步形成的沉积岩;岩浆可形成a、b,a位于地下深处,是侵入岩;b靠近地表,是喷出岩,d是变质岩。选项中大理岩是变质岩,花岗岩是侵入岩、石灰岩和页岩是沉积岩,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2.背斜构造地层中心老,两侧新。由图可知,该背斜顶部较老地层曾被侵蚀出露,而两侧较新地层仍存在,可说明顶部易被侵蚀,A正确;断层会加速背斜顶部被侵蚀,但不能说明背斜顶部易被侵蚀,B错误;岩浆侵入了背斜构造,出现的时间较背斜晚,无法说明背斜顶部易被侵蚀,C错误;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可能是顶部岩层受到张力作用,岩体破碎导致的,不一定是岩性差异引起,D错误。故选A。
13.C 14.A
【解析】13.河流水面较两侧地势低,等高线在河谷两岸对称分布,故乙处河谷西侧第二条等高线为400m,该条等高线到山峰869m之间有4条等高线,所以山峰高度869米的海拔高度应在(400+4d,400+5d)m范围内,结合四个选项的数值得知,只有等高距105m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5米,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计算相对高差为(210,420)米,A正确;观景台和甲处村落之间有一个山谷,没有遮挡视线的地貌,因此可以看到甲处;观景台和乙地之间有山脊(等高线弯曲且凸向低值)遮挡,因此看不到乙,B错误;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凸出方向,乙处河流为东北—西南向,C错误;公路穿越山谷或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读图可知,等高线地形图中谷地的特征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该公路经过了两次山谷:东部的山谷,西部的山谷,且东侧的山谷有河流发育,因此要修建两架桥梁,D错误。故选A。
15.C 16.C 17.B
【解析】15.根据三圈环流的分布规律,甲风带位于赤道(0°)与北纬30°之间,属于低纬环流中的信风带。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赤道附近上升气流在高空向北极移动时逐渐偏转,近地面形成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带;乙风带位于北纬30°与北纬60°之间,属于中纬环流中的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流动,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形成西南风。因此甲、乙盛行风向分别为东北风、西南风,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6.三圈环流中,各环流圈的气流运动具有特定规律:低纬环流圈(0°-30°),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高空相反(①为低纬环流高空气流,方向正确);高纬环流圈(60°-90°),近地面气流由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高空相反(②为高纬环流高空气流,方向正确);中纬环流圈(30°-60°),近地面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即乙风带,方向正确),高空气流应由副极地低气压带上空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由高纬流向低纬),而图中③的流向为低纬流向高纬,与中纬环流高空气流运动规律不符,方向错误;④为近地面极地东风带气流(由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方向正确。因此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③,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7.判断图示季节的关键是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越过赤道),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时,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如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A错误。夏季东亚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由海洋流向陆地,盛行东南风,B正确。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受季风影响,夏季盛行西南风,推动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错误。非洲南部草原区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草木葱绿;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非洲南部草原区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草木枯黄,D错误。综上,答案选B。
18.D 19.A 20.B
【解析】18.根据非洲大陆三个气象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三地7月份的气温最低,可以判断为南半球的气候,AB错误;1月份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时降水多,分明显干湿两季,结合选项,三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而非地中海气候,D正确,C错误。故选D。
19.由上题分析可知,三地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受东南信风带影响时,降水较少,A正确,B错误。不受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CD错误。故选A。
20.由材料可知三地纬度大致相当,因此三地的气温主要受海拔高度影响,海拔越低,气温越高,读图可知,三地气温由高到低为乙站、丙站、甲站,所以地势由高到低为甲站、丙站、乙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1)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极地冷空气长驱直入,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团在乙地附近相遇,形成锋面,冷暖气团间气压差大,造成大风天气;北方南下的强冷空气,使乙地冬季的降水,多以降雪的形式出现。
(2)特点:冬季多、夏季少。
原因:甲地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22.(1)岩石类型:天山石林为砾岩,云南路南石林为石灰岩;地貌类型:天山石林为雅丹地貌(或风力侵蚀地貌);云南路南石林为喀斯特地貌(或溶蚀地貌、流水地貌)。
(2)远古海洋时期,大量碎屑物质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砾岩;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天山山脉隆起,砾岩受挤压抬升,出露地表后;节理发育;裂隙受冻融风化、风力侵蚀、流水(冰川)侵蚀、重力崩塌等多种外力作用,最终形成天山石林。
(3)河床底层永久性冻土坚硬,河流难以下切侵蚀;夏季河流水温高于0℃,对河岸季节性冻土起着融解作用,土质松软易被侵蚀;季节性冻土融解,增加河流径流量,流水侧蚀加强,河岸形态改变,形成曲流。
(3)由材料可知,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永久性冻土坚硬,河流难以下切侵蚀;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河流水温高于0℃,对河岸季节性冻土起着融解作用,土质松软易被流失侵蚀;当地有季节性冻土的存在,因季节性冻土融解,增加河流径流量,流水侧蚀能力加强,导致河岸形态改变,河道弯曲,形成曲流。
23.(1)地貌类型:背斜谷。
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多裂隙,易被侵蚀成谷地。
(2)该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不断抬升形成高山;该县年降水丰富,高山冰川广布,地势落差大,流水、冰川向下强烈侵蚀形成深谷。
(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公路。
交通线路选址布局的特点: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河谷地带,往往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盘山曲折。
24.(1)角速度:保持不变(15°/h)。线速度:A地向南到赤道逐渐变大,在赤道达到最大,赤道向南到C地逐渐变小。地转偏向力:A地到赤道之间向右偏,赤道不发生偏转,赤道到C地之间向左偏。
(2)(16°N,90°E)。分布规律:16°N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自16°N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昼长:A>B>C。理由: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且(除出现极昼地区外,)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故A地昼长>B地昼长>C地昼长。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年高二10月份月考
地 理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1
题(
8
分)
(1)
(2)
)
(
22
题(1
6
分)
(1)
(2)

3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3
题(1
2
分)
(1)
(2)
(3)
)
(
2
4
题(1
4
分)
(1)
(2)

3

)常宁市第二中学2025年高二10月份月考试题
地 理
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20=50分)
2025年8月,某科研团队沿南美洲(纬度范围为12°N~53°S)东部海岸线进行为期30天的考察,途中依次记录了由北向南甲、乙、丙三地的昼长与夜长,绘制了昼长与夜长差值(绝对值)表,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昼长与夜长差值(绝对值) 53分钟 0小时 1小时20分钟
1.甲、乙、丙三地纬度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甲、丙、乙
2.考察期间,与甲地相比,丙地( )
A.昼长更长 B.地转偏向力更大
C.自转线速度更大 D.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3.丙地考察记录当日,该地日落时的地方时为( )
A.16:40 B.17:40 C.18:20 D.19:20
福州(119°E,26°N)M学校组织同学们采用“立杆测影”的方法观察正午太阳高度角。下图示意同一根竖杆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日影的长度和方向。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4.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全年竖杆影子( )
A.一直在变短 B.—直在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冬至最长
6.夏至日(6月22日)北京时间12时,同学们给莫斯科(东三区)友好学校的同学直播“立杆测影”活动,此时莫斯科时间是( )
A.6月22日12时 B.6月22日11时
C.6月22日7时 D.6月21日20时
地质剖面图是指沿垂直方向将大地切开,反映切开断面上岩层及构造形态的示意图。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7.最容易通过钻井打到地下水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图中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9.花岗岩周边形成的变质岩最可能是( )
A.砂岩 B.大理岩 C.石英岩 D.板岩
图甲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地质作用在该区域发生最晚的是( )
A.岩层褶皱 B.变质作用 C.岩层断裂 D.岩浆侵入
11.图乙中d类代表岩石最可能是图甲中的(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页岩
12.图甲中背斜顶部容易被侵蚀的证据是其顶部( )
A.更老地层出露 B.存在断层
C.存在岩浆侵入 D.岩性差异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同时修建了一座观景台,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处村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等高距为( )
A.65m B.90m C.105m D.130m
14.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陡崖相对高度为400米 B.观景台可见甲乙河水奔腾远去
C.乙处河流西北向东南流 D.拟建公路在此路段只需架一座桥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16.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示季节( )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甲、乙、丙为非洲大陆上的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9.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20.根据气温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 )
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2023年2月13日起,美国本土遭遇强烈寒潮袭击,强大的冷空气从加拿大中部出发,横扫美国中部,2月14日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气温降至-32℃,创2月份气温最低记录。
(1)描述乙地区冬季多风雪天气的过程。(4分)
(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天山石林位于天山山脉西段,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的砾岩石林景观区。该地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研究表明,天山石林岩层由砾岩、黄土、亚粘土沉积而成,且富含海生生物化石。石林东侧是尤尔都斯盆地,开都河从尤尔都斯盆地穿过,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存在永久性冻土。图为天山石林位置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1)指出天山石林与云南路南石林的岩石和地貌类型的不同之处。(4分)
(2)阐述天山石林的形成过程。(6分)
(3)简述冻土对开都河中下游曲流形成的作用。(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地势险峻。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指出那木拉错所处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说明其成因。(4分)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墨脱县境内山高谷深的原因。(4分)
(3)根据墨脱县的地形条件,说出该县选择的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选址布局的特点。(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侧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中A点地理坐标为(74°N,90°W),该日A地所在纬线圈与晨昏圈相切。
(1)一艘货轮需从图中A地沿路线航行至C地,说出该货轮在航行过程中角速度、线速度和地转偏向力的主要变化状况。(6分)
(2)指出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简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4分)
(3)比较该日图中A、B、C三地的昼长,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