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上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设计一、活动主题气象观测站招募启事——发现天气的奥秘二、课程标准依据本课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如下要求:1.核心概念:10.1 天气和气候2.学段目标(1~2年级):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具有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意识。4.探究实践: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天气现象。5.态度责任: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与天气观测活动。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天气》单元的起始课,旨在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教材通过“我们关心天气”的议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讨论和分享已知的天气现象,并思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和记录。这为后续学习测量天气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兴趣和认知基础。四、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简单描述。2.科学思维:能通过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3.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天气,并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天气。4.态度责任:激发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初步感知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我国先进的气象科技)。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并描述常见的天气现象。2.教学难点:用较为科学的语言(如“云量多少”)来描述天气,而非单纯的感觉。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天气图片、视频、招聘令海报);《校园气象观测站招聘表》;《学习任务单》。2.学生准备:铅笔、彩笔。3.环境准备: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小组。七、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发布招聘,激发兴趣教师活动:“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的校园气象观测站正式成立啦!现在,它正向三年级全体同学发出‘小小气象观测员’的招募计划!(播放带有激励音乐的PPT招募令)我们需要一批观察仔细、记录认真、充满好奇心的小伙伴,一起来解密天气的密码。你们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吗?今天,就是我们招募考核的第一关——‘发现天气的奥秘’。成功通关的同学将获得这张‘招募申请表’哦!”学生活动:观看招募令,被情境吸引,产生强烈的参与意愿。设计理念:通过创设“校园气象观测站招聘”的真实情境,赋予学生“小小气象员”的角色,将学习任务转化为挑战关卡,极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二) 探索活动:天气观察员初体验1.活动一:聚焦话题——我们知道的天气教师活动:“作为一名气象观测员,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问各位‘预备员’,关于天气,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我们先在小组里聊一聊,比一比哪个组发现的天气现象最多!”学生活动:小组内积极讨论、交流,回忆并罗列已知的天气现象(如晴、雨、雪、风、雾等)。设计理念: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合作学习激活前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活动二:探索实践——描述今天的天气教师活动:“大家的知识真丰富!那么,现在我们就要进行第一个实战任务:请根据你的观察,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不要只说‘很热’或‘很冷’哦,想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得更科学?比如……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风?温度感觉怎么样?(教师适时引导)请把你们的观察和讨论结果记录在《学习任务单》的第一部分。”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到窗边进行观察(视觉:云、太阳;触觉:风、温度;听觉:风声等)。结合感官体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记录和描述。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将抽象的“天气”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要素,初步学习科学描述的方法,体现探究学习。(三) 研讨交流:小小天气发布会教师活动: “各小组已经完成了你们的首次观测记录,现在让我们召开一场‘小小天气发布会’。有请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上来分享你们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如:晴、有云、微风、凉爽等)” “同学们描述得都非常好!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刚才都是从‘云’‘风’‘温度’‘降水’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的,这就是气象学的语言!为了更统一、更科学,科学家们还发明了许多工具来测量它们,比如测量温度的气温计,我们将在后面的课程中一一解锁。”学生活动:小组代表上台分享观察记录,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提问。设计理念:通过交流研讨,实现思维碰撞,教师适时提炼和总结,将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初步的科学认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线索(各种测量工具),体现教学评一体化。(四) 总结拓展:升华情感,衔接生活(预计时间:5分钟)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精准的天气预报背后,是无数气象学家和先进科技的支撑。(播放简短视频: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介绍)看,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云气象卫星,它就像一双高悬在太空的‘眼睛’,时刻注视着全球的风云变幻,为我们精准预测天气、预防自然灾害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大家都成功通过了第一关的考核,出色地完成了观察和描述的任务!请为自己鼓鼓掌!课后,请大家完成‘观测员进阶任务’(作业)。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种精确观测天气的神奇工具,期待大家的表现!”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聆听总结,感受祖国科技发展的成就,获得鼓励和期待。设计理念:将课堂学习与我国科技成就相联系,自然渗透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精神,体现跨学科融合(科技、德育),并布置实践性作业,为下节课做铺垫。八、作业设计(观测员进阶任务)1.基础作业(必做):今晚7:30,和家人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记录下播报员提到了哪几种天气现象。2.提升作业(选做):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天气现象,为它画一幅宣传画,并配上一句广告语(如:“ sunshine阳光:给你满满正能量!”)。3.拓展作业(挑战):采访一下爷爷奶奶,问问他们小时候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九、教学反思(预设)本节课以“招聘”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和发布,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描述天气”环节,部分学生仍习惯用“舒服”“不好”等感性词汇,未来教学中需进一步强化科学词汇的引导和运用。结尾的航天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升华效果,成功将课堂知识与民族自豪感相结合。《校园气象观测站》“小小观测员”招募考核第一关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____组任务一:发现天气的奥秘请和你的组员一起,仔细观察今天的天气,并完成以下记录。1.我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在用的感官后面画√)眼睛 ( ) 耳朵 ( ) 皮肤 ( )2.我的观察发现:(1)抬头看天空:我看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很多白云、蓝蓝的、没有云、灰蒙蒙的……)(2)伸出手感受:我感觉风 _______________,温度 _______________。 (例如:很大、很小、没有 / 暖和、凉爽、冷……)(3)侧耳听一听:我听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风声、雨声、安静……)3.综合描述:我认为今天的天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着用一句话把上面的发现都说出来哦!)任务二:我的考核成绩(根据自己的表现涂星)评价内容 加油!(★) 不错!(★★) 真棒!(★★★)我认真参与了小组观察和讨论我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天气现象我学到了描述天气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