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真题练 单元真题体验(课件+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真题练 单元真题体验(课件+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真题练 单元真题体验三
1. (2024·广东高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货物贸易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细化参与WTO改革的中国方案。这表明(D)
①中国是WTO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②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中国加入WTO加快了自身发展,也惠及全球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中国是WTO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是发起者,①错误。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②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表明了中国加入WTO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全球;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③④正确。
2. (2024·安徽高考)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充满活力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仅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就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某班同学在以“外资企业何以青睐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时,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D)
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 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但不一定能降低其机会成本,①错误。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能够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配套服务,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②正确。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会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和公平,但不会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③错误。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④正确。
3. (2024·浙江高考)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D)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结果影响了生产,可见美国的金融霸权既不利于金融全球化,也不利于生产全球化,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损害母国利益,②不符合题意。
4. (2024·江西高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在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能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新能源汽车“出海”说明(C)
①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 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③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④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已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这一现象,没有体现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①排除。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②③正确。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还没有形成,④错误。
5. (2023·新课标卷)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 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 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B)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
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2023年前3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也可推断出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①③符合题意。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④排除。
6. (2024·江苏高考)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出现滞缓乃至退缩的境况,世界贸易组织也因其争端解决机制停摆而被认为陷入半瘫痪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在价值观、秩序观等方面比较类似的经济体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类聚群体和相应机制。这种类聚化现象的出现(C)
A. 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B. 掩盖了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矛盾
C. 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D. 维护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解析】一些在价值观、秩序观等方面比较类似的经济体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化和分裂,不一定会促进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A错误。个别国家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都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这种类聚化现象并没有掩盖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可能加剧这些矛盾,B错误。类聚化现象可能会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因为不同的类聚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则和标准,C正确。类聚化现象并不一定维护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反而可能使得一些国家被排除在外,D排除。
7. (2024·甘肃高考)“提到中国制造,你会想到什么?”一名埃及市民回答:“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以上材料表明中国(C)
①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
③积极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
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对外贸易领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不涉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①不符合题意。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④错误。
8. (2024·湖北高考)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C)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 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 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风电、光伏发电与水电、火电的成本优势对比,①不符合题意。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说明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②符合题意。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③错误。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可见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④符合题意。
9. (2024·湖南高考)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高技术产业引资占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引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A)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是基于中国自身的经济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等,①②正确。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才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会降低我国的开放水平,③错误。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与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
10. (2024·湖北高考)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A)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中法两国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说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材料中的信息未涉及国际经济新格局,且应该是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新格局,③错误。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④错误。
11. (2022·北京高考)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中的估算和预测,1950—2050年全球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材料表明(D)
①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②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 ③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 ④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①错误。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但这并不意味着“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②错误。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曲线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曲线,这说明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③符合题意。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④符合题意。
12. (2023·广东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丝绸之路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与多国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在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8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区块链产业园、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产业园、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与多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10分)
参考答案:①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或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提供市场、资本、产品、合作机会,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促进资源配置、分工协作、国际贸易,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②改善各国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互联互通。(通过改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联系推动经济发展)③加强数字技术合作/创新合作/产能合作,构建全球产业链,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通过技术合作或构建全球产业链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新引擎)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理念/方向)⑤推动各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构建全球经济新秩序;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2分,共10分)真题练 单元真题体验三
1. (2024·广东高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货物贸易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细化参与WTO改革的中国方案。这表明(  )
①中国是WTO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②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中国加入WTO加快了自身发展,也惠及全球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2024·安徽高考)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充满活力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仅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就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某班同学在以“外资企业何以青睐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时,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 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2024·浙江高考)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  )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4·江西高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在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能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新能源汽车“出海”说明(  )
①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 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③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④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已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2023·新课标卷)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 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 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  )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
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24·江苏高考)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出现滞缓乃至退缩的境况,世界贸易组织也因其争端解决机制停摆而被认为陷入半瘫痪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在价值观、秩序观等方面比较类似的经济体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类聚群体和相应机制。这种类聚化现象的出现(  )
A. 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B. 掩盖了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矛盾
C. 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D. 维护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7. (2024·甘肃高考)“提到中国制造,你会想到什么?”一名埃及市民回答:“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以上材料表明中国(  )
①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 ③积极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 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对外贸易领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2024·湖北高考)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
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 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4·湖南高考)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高技术产业引资占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引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2024·湖北高考)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2022·北京高考)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中的估算和预测,1950—2050年全球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材料表明(  )
①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②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 ③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 ④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3·广东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丝绸之路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与多国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在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8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区块链产业园、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产业园、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与多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10分)(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真题练
单元真题体验三
1. (2024·广东高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货物贸易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细化参与WTO改革的中国方案。这表明(   )
①中国是WTO改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②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中国加入WTO加快了自身发展,也惠及全球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解析】中国是WTO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而不是发起者,①错误。中国在国际经贸规则修订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②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表明了中国加入WTO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全球;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参与WTO改革提供重要指引,③④正确。
2. (2024·安徽高考)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充满活力的中国犹如一块磁石,以其独特而强大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仅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就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某班同学在以“外资企业何以青睐中国”为议题进行探究时,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机会成本 ②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 ③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利于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中国全方位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但不一定能降低其机会成本,①错误。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能够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配套服务,有利于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②正确。中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会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和公平,但不会减轻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③错误。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有利于外资企业拓展发展的空间,④正确。
3. (2024·浙江高考)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近年来,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压缩了在全球的生产投入,导致该公司生产的飞机安全事故频发,国际订单量锐减。由此可见(   )
①美国的金融霸权有利于金融全球化,但不利于生产全球化 ②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会损害母国利益 ③金融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④金融霸权是把双刃剑,也会引发美国产业结构失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解析】美国的金融权在方便美国跨国公司收割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经济过度金融化的风险,美国波音公司增加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投入,结果影响了生产,可见美国的金融霸权既不利于金融全球化,也不利于生产全球化,①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跨国公司实行跨国垄断损害母国利益,②不符合题意。
4. (2024·江西高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在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能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新能源汽车“出海”说明(   )
①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 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③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④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已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这一现象,没有体现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形式多样,①排除。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更是把工厂延展到海外,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我国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②③正确。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全球格局还没有形成,④错误。
5. (2023·新课标卷)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 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 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据此可以判断(   )
①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②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
③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
④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对外开放水平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解析】2023年前3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据此可以判断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也可推断出中国营商环境具有优势,对外资吸引力不减,①③符合题意。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商投资风险降低,②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减弱,④排除。
6. (2024·江苏高考)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出现滞缓乃至退缩的境况,世界贸易组织也因其争端解决机制停摆而被认为陷入半瘫痪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在价值观、秩序观等方面比较类似的经济体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在世界上形成不同的类聚群体和相应机制。这种类聚化现象的出现(   )
A. 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B. 掩盖了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矛盾
C. 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D. 维护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C
【解析】一些在价值观、秩序观等方面比较类似的经济体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治理的复杂化和分裂,不一定会促进全球经济的交流与合作,A错误。个别国家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都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这种类聚化现象并没有掩盖不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可能加剧这些矛盾,B错误。类聚化现象可能会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因为不同的类聚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则和标准,C正确。类聚化现象并不一定维护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反而可能使得一些国家被排除在外,D排除。
7. (2024·甘肃高考)“提到中国制造,你会想到什么?”一名埃及市民回答:“我的手机是华为,我开的车也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中国制造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圈粉”中东,造福当地。以上材料表明中国(   )
①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和有力推动者
③积极促进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
④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对外贸易领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不涉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①不符合题意。我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④错误。
C
8. (2024·湖北高考)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
①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 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 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风电、光伏发电与水电、火电的成本优势对比,①不符合题意。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说明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②符合题意。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③错误。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可见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④符合题意。
9. (2024·湖南高考)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1.1万亿元,新设外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39.7%,高技术产业引资占37.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引资占27.9%,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这是因为(   )
①超大规模市场能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②完整产业体系能为跨国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优势
③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
④推进制度型开放能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中国已成为全球优质跨国投资的巨大引力场是基于中国自身的经济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等,①②正确。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才能促进外资项目更多落地,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会降低我国的开放水平,③错误。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推进制度型开放与优化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④排除。
10. (2024·湖北高考)建交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紧跟时代。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机制性战略对话;率先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两国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有力推进了全球气候议程。中法合作的历程表明(   )
①两国通过加强沟通协作,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②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③两国的经贸关系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新格局 ④两国的战略联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了引领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中法两国率先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①正确。中法两国开展航空、核能、第三方市场等合作,双边贸易额比建交之初增长了近800倍,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260亿美元,说明两国经济合作领域广泛,助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②正确。材料中的信息未涉及国际经济新格局,且应该是有利于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而不是新格局,③错误。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与法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联盟,④错误。
11. (2022·北京高考)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中的估算和预测,1950—2050年全球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材料表明(   )
D
①人口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②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 ③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 ④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①错误。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但这并不意味着“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增长”,②错误。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曲线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曲线,这说明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③符合题意。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高质量的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图示显示2030—2050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数量将高于全球人口增长数量,这说明发展中国家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④符合题意。
12. (2023·广东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丝绸之路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与多国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在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8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区块链产业园、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产业园、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阐述中国与多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10分)
参考答案:①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或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提供市场、资本、产品、合作机会,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促进资源配置、分工协作、国际贸易,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②改善各国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互联互通。(通过改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联系推动经济发展)③加强数字技术合作/创新合作/产能合作,构建全球产业链,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通过技术合作或构建全球产业链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新引擎)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理念/方向)⑤推动各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构建全球经济新秩序;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2分,共10分)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