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的关系:除了化石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1.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较长时间表现为a曲线,带来的后果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短缺B.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b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环境资源的有限C.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D.如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b2.环境污染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人们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可以“先污染,后治理” B.必须杜绝兴建排污企业,以保护环境C.环境污染可能导致水温升高发生赤潮 D.环境污染可能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判断:①涉及同一物种不同类型——遗传多样性。②涉及不同物种——物种多样性。③涉及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判断技巧(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①就地保护,大多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②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将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④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3.(多选)地球上几乎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的是( )A.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B.每个物种都维持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屠呦呦通过研究植物黄花蒿,从其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D.路边生长的不知名野草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不知名昆虫4.(2024·扬州高二联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B.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迁地保护是将各种野生物种迁入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的物种,应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1.(2023·江苏高考4题)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B.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温室效应的形成C.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D.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2023·浙江6月选考2题)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3.(2022·广东高考1题)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4.(多选)(2021·辽宁高考19题)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C.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D.越冬灰鹤粪便中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5.(多选)(2021·江苏高考15题)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江苏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该系统中的生产者之一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6.(2023·湖北高考19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1972年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 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雪豹在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两种气候变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度),两种地形变量(海拔和坡度)和一种水文变量(距离最近河流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2)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 的风险,原因是 。(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回答一点即可)。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有 和 等。7.(2022·河北高考22题)中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其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人类在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点及周围的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调查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2015年均值为642只;丹顶鹤主要越冬栖息地中的沼泽地和盐田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栖息地 类型 栖息地面积(km2) 斑块数(个) 斑块平均面积(km2)1995年 2005年 201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沼泽地 1 502 916 752 427 426 389 3.51 2.15 1.93盐田 1 155 1 105 1 026 98 214 287 11.79 5.17 3.57(1)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据表分析,沼泽地生境破碎化是 导致的,而盐田生境破碎化则是 导致的。(2)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 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 。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4)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顶鹤的这种价值属于 。章末整合提升综合归纳1.D 如果有无限的环境资源,就会出现“J”型增长;如果环境资源相对有限,则表现出“S”型增长;如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c。2.D 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不可以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A错误;可以减少排污企业的建设,做到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保护环境,B错误;环境污染可能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赤潮,C错误;环境污染可能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D正确。3.AC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符合题意;每个物种都维持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屠呦呦通过研究植物黄花蒿,从其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符合题意;路边生长的不知名野草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不知名昆虫,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不符合题意。4.C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错误。真题体验1.C 天然林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力稳定性较高,但气候变化对其仍有显著影响,A错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形成,还需要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才能减弱温室效应,B错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可以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正确;天然林的保护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2.A 减少“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具体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等。3.C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C项)、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可以蓄洪防旱(B项)、涵养水源(A项)、调节气候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供氧、固碳等功能(D项),故C符合题意。4.AD 灰鹤数量较少,个体较大,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A正确;题干中信息只能说明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不能说明新生个体只有26只,故不能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B错误;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则不能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当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活动,C错误;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因此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5.BD 由图观察可知,赤松茸接种在以秸秆发酵的栽培基料上,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错误;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正确;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秆中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确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6.(1)草→牦牛→雪豹(或草→岩羊→雪豹) (2)灭绝 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 (3)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国家公园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所给材料中草处于第一营养级,雪豹处于最高营养级。(2)由题中所给信息“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可以推出,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灭绝的风险。(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创美好明天。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改善雪豹的栖息环境,还可以建立雪豹繁育中心等,对雪豹种群进行保护。7.(1)人类活动 盐田的开采 (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 (3)负反馈调节 相对稳定 下降 (4)直接价值解析:(1)分析数据可知,从1995—2015年,沼泽地栖息面积逐渐减小,斑块数量下降,斑块平均面积下降,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盐田的栖息地面积先下降后上升,斑块数上升,斑块平均面积下降,很有可能是因为盐田的开采导致盐田生境破碎化。(2)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所以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该调节机制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就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下降。(4)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属于潜在价值;但是用于科学研究的属于直接价值。4 / 4(共35张PPT)章末整合提升1. 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过快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的关系:除了化石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1.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世界人口增长较长时间表现为a曲线,带来的后果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的短缺B.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b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环境资源的有限C. 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D. 如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b解析: 如果有无限的环境资源,就会出现“J”型增长;如果环境资源相对有限,则表现出“S”型增长;如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曲线c。2. 环境污染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人们认识到( )A. 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可以“先污染,后治理”B. 必须杜绝兴建排污企业,以保护环境C.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水温升高发生赤潮D. 环境污染可能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解析: 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不可以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A错误;可以减少排污企业的建设,做到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保护环境,B错误;环境污染可能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引发赤潮,C错误;环境污染可能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D正确。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判断:①涉及同一物种不同类型——遗传多样性。②涉及不同物种——物种多样性。③涉及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判断技巧①就地保护,大多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②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将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④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3. (多选)地球上几乎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的是( )A.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B. 每个物种都维持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 屠呦呦通过研究植物黄花蒿,从其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D. 路边生长的不知名野草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不知名昆虫解析: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符合题意;每个物种都维持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屠呦呦通过研究植物黄花蒿,从其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符合题意;路边生长的不知名野草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不知名昆虫,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不符合题意。4. (2024·扬州高二联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为基础B.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C. 迁地保护是将各种野生物种迁入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D. 对于珍稀濒危的物种,应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错误。1. (2023·江苏高考4题)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仅在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显著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全球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B. 减少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可消除温室效应的形成C. 碳循环中无机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D. 天然林保护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 天然林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力稳定性较高,但气候变化对其仍有显著影响,A错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形成,还需要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才能减弱温室效应,B错误;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可以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正确;天然林的保护能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2. (2023·浙江6月选考2题)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A. 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B. 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C. 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D. 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解析: 减少“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具体措施有减少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开发无污染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等。3. (2022·广东高考1题)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A. 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B. 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C. 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D.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C项)、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可以蓄洪防旱(B项)、涵养水源(A项)、调节气候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供氧、固碳等功能(D项),故C符合题意。4. (多选)(2021·辽宁高考19题)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xB. 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C. 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D. 越冬灰鹤粪便中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 灰鹤数量较少,个体较大,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A正确;题干中信息只能说明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不能说明新生个体只有26只,故不能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B错误;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则不能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当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活动,C错误;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因此越冬灰鹤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5. (多选)(2021·江苏高考15题)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江苏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该系统中的生产者之一B. 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C.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 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解析: 由图观察可知,赤松茸接种在以秸秆发酵的栽培基料上,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错误;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正确;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秆中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确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6. (2023·湖北高考19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1972年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 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雪豹在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两种气候变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度),两种地形变量(海拔和坡度)和一种水文变量(距离最近河流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解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所给材料中草处于第一营养级,雪豹处于最高营养级。草→牦牛→雪豹(或草→岩羊→雪豹)(2)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 的风险,原因是 。解析: 由题中所给信息“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可以推出,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灭绝的风险。灭绝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 (回答一点即可)。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有 和 等。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创美好明天。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公园,改善雪豹的栖息环境,还可以建立雪豹繁育中心等,对雪豹种群进行保护。7. (2022·河北高考22题)中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其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人类在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点及周围的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调查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2015年均值为642只;丹顶鹤主要越冬栖息地中的沼泽地和盐田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栖息地 类型 栖息地面积(km2) 斑块数(个) 斑块平均面积(km2)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 1995年 2005年 2015年沼泽地 1502 916 752 427 426 389 3.51 2.15 1.93盐田 1155 1 105 1 026 98 214 287 11.79 5.17 3.57(1)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据表分析,沼泽地生境破碎化是 导致的,而盐田生境破碎化则是 导致的。解析: 分析数据可知,从1995—2015年,沼泽地栖息面积逐渐减小,斑块数量下降,斑块平均面积下降,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的;而盐田的栖息地面积先下降后上升,斑块数上升,斑块平均面积下降,很有可能是因为盐田的开采导致盐田生境破碎化。人类活动盐田的开采(2)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 。解析: 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所以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 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 。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该调节机制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营养结构就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下降。负反馈调节相对稳定下降(4)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顶鹤的这种价值属于 。解析: 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属于潜在价值;但是用于科学研究的属于直接价值。直接价值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章末整合提升.docx 章末整合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