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 级 三年级 任课老师 小常 日期 XXXX年X月 X日学习内容 桂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 第一单元奇妙的色彩第1课 课题 《大自然的色彩》教材分析 本课以 “大自然的色彩” 为主题,首先展现了大自然中如天空、草原、山峰等美丽的色彩景象,接着呈现了艺术家从大自然中汲取色彩创作的艺术作品,还展示了蝴蝶、鲜花、鸟儿等大自然生物的色彩之美,最后引导学生用丰富色彩表现大自然并分享创作体会,以及查阅描写色彩的诗句。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色彩的丰富与美妙,学习运用色彩进行美术创作。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色彩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能直观地感受到色彩的鲜艳与美丽,但对色彩的感知还比较感性,缺乏系统的认识。在美术创作方面,他们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但在色彩搭配和画面组织上还需要引导。通过本课的学习,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满足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需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大自然中常见的色彩,了解艺术家如何从大自然中获取色彩灵感进行创作,尝试用喜欢的色彩组合创作一幅表现大自然的图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色彩感知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感受大自然色彩的丰富性,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尝试用色彩创作表现大自然的作品。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让画面更生动地体现大自然的色彩美。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大自然不同场景的图片、视频,如森林、草原、海边、花园等)、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示范画。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美术本。教学过程环节 师生活动 目标达成 二次备课一、导入 1.导入: 师播放“热带雨林”的视频。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我们身边的大自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色彩朋友’,它藏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我们一起来找找它吧!”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大自然图片和短视频,展示森林的翠绿、天空的湛蓝、花朵的鲜艳等不同场景的色彩。 提问:“看完这些视频,你们发现大自然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啦?”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色彩。 导出课题:《大自然的色彩》 出示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大自然中常见的色彩,了解艺术家如何从大自然中获取色彩灵感进行创作,尝试用喜欢的色彩组合创作一幅表现大自然的图画。 2.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色彩感知能力和动手创作能力。 1.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2.引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 1.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大自然的图片,提问:“大家看看这些大自然的景象,都有哪些色彩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多样,如天空的蓝、草原的绿、花朵的红、黄、粉等。 再展示蝴蝶、鲜花、鸟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色彩特点,感受生物色彩的绚丽。 2.了解艺术家对大自然色彩的运用 展示教材中的两幅艺术作品《圣丹尼的教堂窗》和《红土》,提问:“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幅画,里面用到了哪些色彩?这些色彩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如《圣丹尼的教堂窗》可能用到了绿色等自然色彩,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红土》的红色调,给人热烈、浓郁的感受,让学生明白艺术家从大自然中捕捉色彩,创造出有感染力的作品。 色彩认知:教师出示红、黄、蓝、绿、橙、紫等常见颜色的色卡,带领学生认识这些颜色的名称。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哪些事物是对应的颜色,比如 “天空是蓝色的”“小草是绿色的”。 色彩感受:提问:“看到蓝色的天空,你们觉得心情怎么样呀?看到红色的花朵,有没有觉得很热闹呢?”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明白色彩不仅好看,还能传递不同的感觉。 教师示范:教师拿出画纸和绘画工具,简单示范如何用油画棒画出绿色的草地和蓝色的天空。边示范边讲解:“画草地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轻来回涂,让颜色均匀一点;画天空的时候,可以从一边往另一边画,让天空看起来更广阔。” 1.通过课本或课件找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3.观察课本或课件内容,提出疑问对桌互相解答。(对桌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班级解答)三、小组讨论 师提问:1.四季代表颜色有哪些?(分组讨论春、夏、秋、冬) 1.通过课本或课件找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3.观察课本或课件内容,提出疑问对桌互相解答。(对桌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班级解答)四、点评精讲 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大自然场景,比如花园、海边、森林等,用绘画工具将场景中的色彩画出来。可以参考课件中的图片,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选择颜色,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对绘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比如指导他们如何画出简单的花朵形状并涂色。 小组交流: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之间互相看看彼此的作品,说说自己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这样选择,互相启发灵感。 通过所学知识和探究,发表见解,了解标志的简约造型、特点;五、随堂训练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让大家都能看到。 评价环节: 学生自评:请几位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场景,用了哪些色彩,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学生互评: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同伴的作品,比如 “我觉得他画的花朵颜色很鲜艳,很好看”“他画的天空涂得很均匀”。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比如 “大家都很用心地画出了大自然的色彩,颜色选得都很棒,有的同学还进行了特别的色彩搭配,很有创意”。同时,指出作品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语气要温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能认真独立进行创作。六、补救达标(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大自然中好多漂亮的色彩,还亲手把它们画了下来,大家都表现得特别棒!大自然的色彩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美。”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户外观察大自然,看看还能发现哪些新的色彩,明天来学校和同学们分享。 能组织语言评论作品。七、作业设计 用色块组成有趣的画面。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色彩: 感受色彩之美 如何在画面中表达色彩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