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及考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及考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6 上海模拟)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像距为30厘米、像高为2厘米。移动该物体使物距变为40厘米,关于此时所成像高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2厘米 B.可能小于2厘米
C.一定等于2厘米 D.一定小于2厘米
2.(2024秋 鸡泽县期末)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且能在光屏上呈现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3.(2024秋 常宁市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凸透镜观察墙上的标识,“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图乙: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利用了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4.(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凸透镜的物距与像距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2024秋 渝中区期末)如图,是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
B.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D.要想在同一硅片上得到更小的镂空掩膜图像,应增大缩图透镜到硅片的距离
6.(2025秋 历下区校级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屏上(  )
A.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B.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C.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
D.得不到像
7.(2025 建邺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光屏是白色不透光的塑料片,发光物是“”字,此时刚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按图中所示的方向人眼看到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是(  )
A.放大的“”
B.放大的“”
C.缩小的“”
D.缩小的“”
8.(2025 新野县一模)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比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  )
A.小于40cm B.大于40cm
C.大于80cm D.大于40cm而小于80cm
9.(2024秋 宜城市期末)在用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中,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插图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插图然后逐渐远离,关于凸透镜与插图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B.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C.图甲最小,图丁最大 D.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10.(2025 江汉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需将光屏向右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C.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还能呈现一次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该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人眼在蜡烛左侧朝凸透镜看去,能观察到蜡烛的虚像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2024秋 黄陂区期末)目前,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镜,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     的实像。
12.(2025 东莞市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光屏上的像缩小,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13.(2025 连云港二模)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图乙所示,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4.(2025 雁塔区校级模拟)大雁塔屹立西安城南已近千年,是西安市城市名片之一。小明通过一个放在地上的透明玻璃球,可看到玻璃球中的蓝天和大雁塔反转了过来,如图所示。玻璃球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远处大雁塔通过玻璃球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     像,当玻璃球远离大雁塔时,人看到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5.(2025 临沭县二模)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是两条入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b过透镜中心。请作出a、b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
16.(2025 大连模拟)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AB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O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借助辅助线或光路图,在图中找到烛焰AB所成的像A'B'的确切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2024秋 肇庆期末)小怡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尺的光具座、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1)实验前,小怡同学应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
(2)小怡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2所示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则人眼在图中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小怡同学将图1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可将烛焰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能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睛的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18.(2025 西城区一模)如图所示,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她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实验中,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2)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的原理,此时的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光屏上将呈现出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
(3)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9.(2024秋 广水市期末)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在不断靠近监控摄像机的过程中,像逐渐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某市郊区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上标记着“限速40”和“距收费站2km”的字样,如果此时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     (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驶,经过多长时间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
(3)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车高为1.6m的SUV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以SUV车的高度,车速太快、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请你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多大?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B D A A B 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6 上海模拟)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像距为30厘米、像高为2厘米。移动该物体使物距变为40厘米,关于此时所成像高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2厘米 B.可能小于2厘米
C.一定等于2厘米 D.一定小于2厘米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D
【解答】解: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像距为30厘米、像高为2厘米,物体的高度要小于2cm,此时的v=30cm>2f,移动该物体使物距变为40厘米,40cm大于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高度一定小于2cm。
故选:D。
2.(2024秋 鸡泽县期末)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且能在光屏上呈现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像距v和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
【答案】D
【解答】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和像距相等时,此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图中物距为20cm时,物距像距相等,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故A错误;
B.当u=15cm时,物距处于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当u=5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C错误;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3.(2024秋 常宁市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用凸透镜观察墙上的标识,“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图乙: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利用了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减弱噪声的途径;光的色散及其现象;白色光是多种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
【答案】B
【解答】解:A.图甲:用凸透镜观察墙上的标识,“关灯”两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因而是放大镜的应用,是虚像,故A错误;
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成的,故B正确;
C.图丙:工人工作时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图丁:汽车用倒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4.(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凸透镜的物距与像距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考点】像距v和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
【答案】D
【解答】解:
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所以f=8cm,即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故A错误;
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凸透镜的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5.(2024秋 渝中区期末)如图,是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凹透镜
B.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D.要想在同一硅片上得到更小的镂空掩膜图像,应增大缩图透镜到硅片的距离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
【答案】B
【解答】解:A、缩图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
BC、镂空掩膜在硅片上成极小的清晰的像,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C错误;
D、要想在同一硅片上得到更小的镂空掩膜图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应增大物距,并减小像距,所以应减小缩图透镜到硅片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6.(2025秋 历下区校级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屏上(  )
A.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B.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C.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像
D.得不到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D
【解答】解: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屏上看不到像。
故选:D。
7.(2025 建邺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光屏是白色不透光的塑料片,发光物是“”字,此时刚好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按图中所示的方向人眼看到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是(  )
A.放大的“”
B.放大的“”
C.缩小的“”
D.缩小的“”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A
【解答】解: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源“”开口向里(即垂直于纸面向里),在光屏前面看到的字母“”是开口向外的(或开口向右),即像的形状应该放大的“”。
故选:A。
8.(2025 新野县一模)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比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  )
A.小于40cm B.大于40cm
C.大于80cm D.大于40cm而小于80cm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A
【解答】解:老花镜是凸透镜。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这个圆点就是焦点,这个老花镜的焦距为40cm。
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只有物距小于40cm,这样才能成图案放大、正立的虚像。
故选:A。
9.(2024秋 宜城市期末)在用凸透镜观察物体的活动中,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插图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插图然后逐渐远离,关于凸透镜与插图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B.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C.图甲最小,图丁最大 D.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B
【解答】解:插图到凸透镜的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乙图;
插图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丙图;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变小,插图远离凸透镜时,应先看到图甲,再看到图丙,综上可知,关于凸透镜与插图之间的距离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故选:B。
10.(2025 江汉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需将光屏向右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C.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还能呈现一次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该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人眼在蜡烛左侧朝凸透镜看去,能观察到蜡烛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B
【解答】解:A、由图可知,u=v=20.0cm,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f=20.0cm,因此该凸透镜的焦距f=10.0cm,故A错误;
B、将一近视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需将光屏向右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故B正确;
C、当u+v>4f时,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移动凸透镜可以成两次实像;由图可知,此时u+v=4f,因此光屏上只能呈现一次清晰的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该透镜至36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因此人眼从光屏一侧朝凸透镜看去,能观察到蜡烛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1.(2024秋 黄陂区期末)目前,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人脸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  倒立、缩小  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凸透;人脸;倒立、缩小。
【解答】解:摄像镜头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人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只有将更多的光射到人脸上时,才会有更多的光被反射,才能清楚地看到人脸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所以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人脸。
故答案为:凸透;人脸;倒立、缩小。
12.(2025 东莞市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成的是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若想让光屏上的像缩小,应将蜡烛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放大;投影仪;左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若想让光屏上的像缩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则将蜡烛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左。
13.(2025 连云港二模)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位于图甲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缩小  的实像;如图乙所示,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考点】加装眼镜片;由v,u,f判断成像的性质.
【答案】缩小;靠近
【解答】解:
(1)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取下眼镜后,光线会聚点将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故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缩小;靠近。
14.(2025 雁塔区校级模拟)大雁塔屹立西安城南已近千年,是西安市城市名片之一。小明通过一个放在地上的透明玻璃球,可看到玻璃球中的蓝天和大雁塔反转了过来,如图所示。玻璃球相当于凸透镜,对光具有  会聚  作用。远处大雁塔通过玻璃球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  像,当玻璃球远离大雁塔时,人看到像的大小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答案】会聚;实;变小。
【解答】解:玻璃球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处风景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由“看到蓝天和大地反转了过来”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玻璃球远离大雁塔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故答案为:会聚;实;变小。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5.(2025 临沭县二模)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是两条入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b过透镜中心。请作出a、b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图。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光折射的光路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由此作出、b光线通过透镜之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16.(2025 大连模拟)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AB在主光轴上距凸透镜光心O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借助辅助线或光路图,在图中找到烛焰AB所成的像A'B'的确切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答案】
【解答】解:过A点分别作出平行于主光轴和过光心的两条特殊光线,这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的交点为像点A′,过A′作主光轴的垂线得像A′B′,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2024秋 肇庆期末)小怡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尺的光具座、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1)实验前,小怡同学应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
(2)小怡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2所示位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则人眼在图中  B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小怡同学将图1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可将烛焰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能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睛的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1)同一高度;(2)放大;投影仪;(3)B;(4)右;近视。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由图1可知,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投影仪;
(3)由图2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应该在B处观察;
(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焦距变小,折射能力变大,像会提前会聚,在光屏的前方,可以适当向右移动,此时像在光屏的前方,相当于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即近视镜,使光线发散,成的像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放大;投影仪;(3)B;(4)右;近视。
18.(2025 西城区一模)如图所示,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她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实验中,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 放大  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 幻灯机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2)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的原理,此时的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光屏上将呈现出烛焰的倒立、 缩小  的实像。
(3)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烛焰、光屏的移动;由v,u,f判断成像的性质.
【答案】(1)放大;幻灯机;(2)光路可逆;缩小;(3)靠近。
【解答】解:(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即u=50.0cm 35.0cm=15.0cm,2f>u>f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2)由于光路可逆,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后,此时v<u,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改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实验,凸透镜的焦距变小,聚光能力变强,蜡烛的位置不变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提前,像距变小,光屏应靠近透镜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放大;幻灯机;(2)光路可逆;缩小;(3)靠近。
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19.(2024秋 广水市期末)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在不断靠近监控摄像机的过程中,像逐渐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某市郊区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上标记着“限速40”和“距收费站2km”的字样,如果此时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驶,经过多长时间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
(3)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车高为1.6m的SUV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以SUV车的高度,车速太快、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请你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多大?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速度公式的应用;交通标志牌、速度仪盘表问题.
【答案】(1)变大;(2)没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经过200s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3)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7.5m/s。
【解答】解:(1)监控摄像机相当于照相机,汽车在摄像机里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汽车在不断靠近监控摄像机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2)“限速40”是指汽车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
此时汽车的速度v″=10m/s=36km/h<40km/h,故该车没有超速;
照这样的速度行驶,汽车到达ETC收费站t″200s。
(3)SUV的高度为1.6m,当横杆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6m时,汽车刚好能通过,
则横杆上升的高度为:h=1.6m﹣1.2m=0.4m;
根据v可知,横杆上升的时间为:t2s;
汽车到横杆的距离为:s=5m+10m=15m;
则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7.5m/s。
故答案为:(1)变大;(2)没有;照这样的速度行驶,经过200s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3)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7.5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