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10月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命题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下图示意某日昏线,a、c两点分别为昏线北端点和南端点,b点经度为30°W且为昏线的中点,晨昏面与地轴夹角为2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点的地理坐标为( )
A.(66.5°N,120°E) B.(69°N,60°E)
C.(66.5°N,120°W) D.(69°N,60°W)
2.此时( )
A.a点地方时是12时 B.b点地方时是6时
C.c点地方时是0时 D.国际标准时是20时
2025年元旦到来之际,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队秦岭站(约75°S,164°E)的队员们于当地时间8时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下图示意当天该站某科考队员拍摄并合成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每两个小时拍摄一次),同一天南京某校(约32°N,119°E)的中学生也在校园内开展相关地理观测实验(当天天气晴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元旦当天科考队员举行升旗仪式时,太阳在图中最可能位于( )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4.当太阳位于图中丙位置时,照相机的镜头朝向(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5.下列关于南京某校(约32°N,119°E)中学生当天所做的地理观测实验,最可信的是( )
A.实验当天的昼夜状况是昼长夜短 B.正午时直立在地面上的杆高与杆影长度相等
C.日出的位置较此前一天偏北 D.校园内当地树种的叶片已基本落光
下图为某平直河道河流剖面示意图,该河段沉积物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图中箭头为春分日该地正午阳光照射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河段河流流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7.该日后6个月内,图中遮蔽区面积变化为( )
A.一直增大 B.先增后减 C.一直减小 D.先减后增
我国北方地区某中学地理教师上班途中,每天7:20都经过湖边一条南北向沿湖小路。一年内不同季节,他发现右手方向太阳的方位有3种情况(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对图中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教师每天上班自北向南通行
B.小山位于湖泊的东边
C.一年内,②情况下的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上班途中,太阳从该教师的右前方移动到了右后方
9.当太阳位于位置①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C.北京日落于西北方向 D.北京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10.太阳方位从①到③的过程中( )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B.南半球可能昼先变长后变短
C.北半球的河流开始结冰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此时70°W的地方时大约为( )
A.1月1日12时 B.12月31日0时
C.1月1日0时 D.12月31日12时
12.此时关于全球日期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同为1月1日 B.1月1日的范围是从70°W向东至180°
C.12月31日的范围是从70°W向东至180° D.1月1日与12月31日范围相等
如图为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α为甲地(36°N,111°E)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甲地P、Q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最接近( )
A.36° B.47° C.54° D.72°
14.Q日( )
A.甲地日落晚于18时 B.南极附近出现极昼
C.甲地正午日影朝南 D.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时,部分同学还从网上查到,位于(0°,105°W)的地点可观测到月球正在地平线落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此时,全球新旧两天的比例为( )
A.19:5 B.15:9 C.13:11 D.11:13
二、综合题(共计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上海市(31°N,121°E)某学校的学生,于2025年5月25日至7月25日到新疆喀什(39°N,76°E)地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地理研学活动。
(1)5月25日同学们于20:30到达喀什,当地天空依然明亮,而上海已华灯初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2)简述5月25日至7月25日研学期间,喀什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3)简述此次研学期间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在丹霞地貌区,石拱是常见的洞穴地貌,一般将小型石拱称为穿洞,大型石拱称为天生桥。江西省鹰潭市的月湖岩位于信江盆地,是一个发育在白垩纪红色砂岩中的大型石拱,形态独特,是湿润区丹霞地貌大型石拱的典型代表。如图为月湖岩石拱演化过程示意图。
(1)指出月湖岩所属的岩石类型,并说出该类岩石的特征。
(2)简述月湖岩石拱(天生桥)的形成过程。
(3)从雨季和旱季的角度,分析气候对月湖岩石拱形成速度的影响。
(4)针对月湖岩石拱开发中出现的崩塌问题,提出可行的工程防护措施,并简述其地理依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公元前3世纪,某学者得知太阳光线在6月21日可以直射塞尼城的井底。在该日正午他对亚历山大城(31.25°N)某垂直地物投下的影子进行测量时,发现阳光偏离地物正上方的角度为θ(如图1)。图2示意亚历山大城和塞尼城位置。
(1)6月21日太阳直射塞尼城井底,判断塞尼城的纬度特点,并阐述判断依据。
(2)指出∠θ与亚历山大城、塞尼城纬度的关系。
(3)该学者若想利用类似方法测量计算地球半径,请说出还需要获取的关键数据,并阐述理由。
高二地理试卷 第*页 共*页第1页,共2页《南昌中学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10月考试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C C B D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B A B A
17.(20分)
(1)(6分)5月2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喀什比上海纬度高,该日白昼时间更长;喀什位于上海的西面,日落时间更晚。
(2)(8分)研学期间,喀什昼长夜短;5月25日至6月22日,昼渐长,夜渐短;6月22日 ,昼最长;6月22日至7月25日,昼渐短,夜渐长。
(3)(6分)5月25日至6月22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6月22日至7月25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18.(18分)
(1)(3分)类型:沉积岩。特征:具有层理结构,岩石中常含有化石。
(2)(5分)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接受沉积形成深厚的沉积岩层;月湖岩所在地区发生构造抬升,形成断块山;岩层裂隙发育,裂隙部位岩石破碎,被河流侵蚀形成穿洞;侵蚀、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穿洞扩大形成天生桥。
(3)(6分)雨季,气温高、降水多,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加速了石拱形成;旱季,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较弱,石拱形成速度较慢。
(4)(4分)锚杆加固——增强岩体稳定性,减少重力引发的崩塌;
设置排水沟(截水沟)——减少地表水渗入岩体裂隙,减弱流水侵蚀与风化作用。
19.(14分)
(1)(6分)塞尼城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约为23.5°N)(2分)。
判断依据:6月21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日太阳光线能直射到塞尼城井底,说明塞尼城所在纬度刚好是太阳直射点纬度,即北回归线纬度(4分)。
(2)(2分)∠θ等于亚历山大城与塞尼城的纬度差(∠θ=31.25° 23.5°)。
(3)(6分)还需要获取亚历山大城与塞尼城之间的实地距离(大约等于对应的经线弧长)(2分)。
原因:据上题分析可知,塞尼城的大致纬度为23.5°N,而亚历山大城的纬度大致为31.25°N,据此可知两地纬度差,若再能获取亚历山大城与塞尼城之间的实地距离,据图1可知两地约在同一经线上,用该段经线上的纬度差对应的实地距离,进而可推出地球周长为360°纬度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地球上大圆的周长,进而可推断计算地球半径(4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