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一)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0月12日,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国际编号C/2023 A3)最接近地球,于当天
傍晚“现身”天空,从该日起一直到10月26日,是观测这颗彗星的最佳时间段。图1为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据此完成l~2题。
1.图l中这些有规律弧线的形成,反映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2.紫金山一一阿特拉斯彗星处于最佳观测时段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北京时间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全球均可同步观看。据此完成3~5题。
3.在下列观看纪念大会的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成都(30°35' N,平均海拔500m) B.拉萨(29°36'N,平均海拔3658m)
C.武汉(30°42' N,平均海拔23. 3m) D.上海(30°36' N,平均海拔4m)
4.当日之后至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逐渐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快再变慢 D.先变慢再变快
5.当日驻马店市的昼夜长短状态及此后一周内的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图3为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的度数为66° 34' B.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是黄赤交角
C.图中角②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7.假设黄赤交角度数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B.回归线度数变小
C.南北极圈的度数变小 D.温带的范围减小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4为古雅斯河地壳运动及乔治湖湖区剖面。据此完成8~9题。
8.从成因上看,科拉林地垒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9.下列地貌的成因和乔治湖相同的是
A.渭河平原 B.华山 C.华北平原 D.庐山
图5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图6为该河流不同河段河谷形态剖面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各处地貌与数字代表的河谷形态以及河流位置相一致的是
A.甲一①一上游 B.乙一②一中游
C.丙一③一下游 D.丙一①一下游
11.有关图中a、b两岸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a为凹岸,流速较快 ②a为凸岸,堆积为主
③b为凸岸,流速较慢 ④b为凹岸,侵蚀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与丙处相比,乙处
A.河流汊流较多 B.搬运能力较强C.沙洲沙岛较多 D.堆积作用较强
贵州布依族的传统民居石板房(图7)多数是“以木为架,石头为墙,石片为瓦”,该地盛产
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工匠用工具撬开一层层的片石后用作房屋的墙体或瓦片。图8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序号与地质作用相互匹配正确的是
A.①一外力作用 B.②一变质作用 C.③一重熔再生 D.④一岩浆活动
14.用于制作石板房瓦片的岩石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岸,南北狭长,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哥多伯西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北端,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之一,大约从7000万年前开始,南美大陆西北端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形成了层状火山。据此完成15- 16题。
15.安第斯山脉形成的地质作用及该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别是
A.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 B.内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
C.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不平 D.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
16.哥多伯西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抬升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雪崩侵蚀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长江入海口在径流、潮流(潮汐引起的水流运动)与泥沙的共同作用下多沙洲发育,长江
北岸共经历了六次较大规模的沙洲并岸。据推测,在没有人为的干预下,崇明岛将与长江北岸连接。图9为2016年的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出沙洲的地貌类型,并简述长江入海口沙洲形成过程。(8分)
(2)分析在没有人为干预下崇明岛将与长江北岸连接的原因。(4分)
(3)简述长江入海口地区有利于聚落分布的条件。(6分)
18.图10为某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与C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为____。(6分)
(2)该日,B点日落时刻的地方时为____;P点的昼长为____;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8分)
(3)有一炮弹沿经线由P点向D点方向发射,炮弹将落在P和D所在经线的____(东、西)
侧。(2分)
(4)晨昏线由Q点直接移动至D点期间,北京的昼长变化趋势是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趋势是 。(4分)
19.图11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判断图中岩层①②③④的新老关系,并说明理由。(4分)
(2)说出图中甲地的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该地貌的形成原因。(6分)
(3)若该地地下水丰富,指出甲、乙、丙中最易有泉水出露的地点,并说明理由。(4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18分)
(1)地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或河流地貌;(2分)
形成过程:长江从中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到入海口地区;由于地势减缓,流速变慢;加之海水顶托作用,沉积作用增强,泥沙堆积形成沙洲。(6分)
(2)长江中上游来沙量大,随着时间推移,泥沙在入海口持续堆积(2分);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南岸冲刷严重,北岸泥沙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崇明岛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可能与长江北岸连接(2分)。
(3)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聚落建设;土层深厚肥沃,便于耕作,可生产丰富的农产品;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海洋,对外联系便利。(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18. (20分)
(1)(22°N,135°W)(2分);21时(2分);5/8(2分)。
(2) 19时(2分);14小时(2分);44° (2分);由22°N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3)东(2分)。
(4)逐渐变短(2分);逐渐变小(2分)。
19.(14分)
(1)岩层由老到新为④③②①。(2分)
理由:四个岩层都为沉积岩层,形成时间有早晚之分,岩层越往下形成时间越早,越往上形成时间越晚。(2分)
(2)构造地貌:背斜谷地(2分)。
成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岩层疏松,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4分)
(3)丙处。(2分)理由:丙处为断层,岩石破碎,多裂隙,地下水受到挤压作用,会顺着裂隙上升而出露。(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