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联考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用长为1的轻质细线悬于B点,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圆圆心为O,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时,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B.保持轨迹圆的圆心O到悬点B的距离不变时,细线越长,小球运动的周期越长C.保持轨迹圆的圆心O到悬点B的距离不变时,细线越长,小球运动的周期越短D.保持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变时,细线越长,小球运动的角速度越小2.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3.如图所示的电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正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4.如图所示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些点;O是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连线D.电子从E点向F点运动所受静电力逐渐增大5.如图所示,物体先后由静止开始从两斜面的顶端A分别下滑至底端C、D,若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2BC=BD,两个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分别为W 、W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分别为W 、W ,则( )。6.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A=37°,AB边长为5m,D为AB中点,电场线与ABC所在平面平行,A、C、D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V、6V和10V,取sin37°=0.6, cos37°=0.8, 则( )D.该电场的方向为沿BC方向7.如图所示,距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度的水平线上有A、B两点,两点间距离为L,两石子分别在A、B两点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θ。已知A 处石子的运动轨迹恰好经过B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石子在地面上的落点距离为( )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为两个点电荷的电场,虚线为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9.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生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A.图甲中工作人员在超高压带电作业时,穿用绝缘材料编制的工作服B.图乙为家用煤气灶的点火装置,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而制成的C.图丙为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带负电的尘埃被收集在带正电的金属板上D.图丁为静电喷漆的示意图,静电喷漆时使被喷的金属件与油漆雾滴带相同的电荷10.如图所示,曲线为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轨迹,虚线A、B、C、D为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四条等势线,M、N、O、P、Q为轨迹与等势线的交点,已知P点电势高于O点。带电粒子从M点出发,初速度大小为v ,到达Q点时速度大小为v,则( )A.该带电粒子带正电荷B.粒子从O到P和从P到Q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量相等C.粒子在从N点运动至O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不等于零D.如果粒子从Q点以与v相反、等大的速度进入电场,则粒子一定会经过M点三、实验题11.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1)该小组先利用图示装置来定性探究影响电荷间的静电力的因素。A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系在绝缘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步骤一: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 、P 、P 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静电力的大小。步骤二: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①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静电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②小球的质量用m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可认为物体A与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当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时保持静止,小球所受电场力大小为 (用已有的物理量符号表示)。C.极限法 D.控制变量法②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该实验方法,得到相互作用力F和A、C间距离r的关系是 。12.某实验小组利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的电流变化。电路图如图(a)所示,其中电源电压(U=3.0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 电流传感器内阻忽略不计。(1)初始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0,当单刀双掷开关既不接1,也不接2时,电容器上极板的电势为 V。(2)将单刀双掷开关先接1充电,当电容器充满电后,再将单刀双掷开关接到2放电,放电过程中经过R 的电流方向为 (填“o→b”或“b→a”);已知图像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均为0.06mA·s,则该实验使用的电容器电容大小为C= F。(3)若将定值电阻R 换成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则电容充满电所用时间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 。四、解答题13.某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电荷量的点电荷从A 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 求:(2)若取A点为零电势位置,求B点的电势及该点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道所在的平面平行,电场强度 现有一电荷 质量m=0.1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带电体恰好能通过半圆形轨道(2)D点到B点的距离XDB;(3)带电体在从P开始运动到落至D点的过程中的最大动能(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解析D解析:由圆锥摆公式T=2π√(lcosθ/g)可得,当保持夹角不变时,l越大周期越大,角速度ω=2π/T越小。选项中仅D符合该结论。C解析:机械能损失量等于摩擦力做功ΔE=f·H/sin30°=mgH,故选C。注意动能损失应为3mgH(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增加mgH。A解析:正电荷在由疏到密的非匀强电场中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时间图像应呈现曲率逐渐增大的曲线。B解析:等量异种电荷中垂线上各点场强方向相同,对称点场强大小相等,AD对称点电场强度矢量相同,故B正确。(需补充选项)关键分析:W =W (高度差相同),摩擦功W=μmgcosθ·s,s不同导致W3≠W4。C解析:D点电势10V,连接CD构成等势线,电场强度E=U/d=(14-6)/(5×0.8)=2V/m,方向垂直CD向下。A解析:A处石子轨迹经过B点说明B是轨迹顶点,两石子水平射程相同,落点重合。二、多选题解析 8. AD解析:电场线分布显示左侧场源电荷量更大,a点场强小于b点但离电荷更近,加速度更大。AC解析:超高压作业需穿导体服(法拉第笼原理),静电除尘应为正极收集尘埃。BD解析:从电势分布推断场强方向,电场力做功仅与始末位置相关,反向轨迹对称性成立。三、实验题解析11. (1)①减小 ②mgtanθ(2)①D ②F与r 成反比(1)0(2)b→a 20μF(3)大于四、解答题详解13. (1)U_AB=6×10 V(2)φ_B=-6×10 V,E_p=-0.3J(1) eU (2) y=(U l )/(4dU )(3) |U | ≤ (2d U )/l (1)6N关键步骤:B点动能定理:qEL-μmgL= mv_B 向心力公式:N-qE=mv_B /R计算得N=6N(2)0.8m平抛运动:t=√(2×2R/g)=0.4s,x=v_Ct=2×0.4=0.8m(3)2.68J最大动能出现在等效最低点,三角函数计算θ=45°时动能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联考物理试题.docx 答案和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