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年高二9月份月考
地 理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1
题(
8
分)
(1)
(2)
)
(
22
题(1
4
分)
(1)
(2)

3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3
题(1
4
分)
(1)
(2)
(3)
)
(
2
4
题(1
4
分)
(1)
(2)

3

)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年高二9月份月考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C B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D D A C B C D
1.C 2.D 3.D
【解析】1.椭圆的焦点位于长轴上,图中②④为短轴,A错误;由于公转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加快、远日点附近减慢,二分二至日之间的间隔并不相等,故“四等分”说法错误,B错误;365日6时9分10秒是一个恒星年的时长,是绕日公转的真正周期,C正确;通常地球公转示意图是“从北极上空俯视”(即从北极星附近方向)看下去才呈现逆时针方向,但题干中所谓“北斗星角度”并不严谨,D错误。故选C。
2.若图中位置①的地轴倾斜角度(北极)向太阳方向移动1°,地轴与黄道面的倾角从 66.5°增大到 67.5°,地轴与黄道面的倾角和黄赤交角互余,则回归线的度数减小,回归线的“数值”减小(由 23.5°→22.5°),但极圈的数值则相应增加(由 66.5°→67.5°),A错误;热带的范围减小2°,北寒带范围缩小1°,B错误;回归线的度数减小,24°N 不能被太阳直射,C错误;回归线的度数减小,成都夏至日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远,夏季太阳高度角更小,夏季气温变低,冬至日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冬季太阳高度角更大,冬季气温变高,年较差减小,D正确。故选D。
3.图示中:①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为12月22日前后(冬至);③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为6月22日前后(夏至)然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② 为3月21日前后(春分);④为 9月23日前后(秋分)。题干所指 10 月中旬介于秋分和冬至之间,即地球大约在④—① 区间运行,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A 5.C 6.B
【解析】4.经度推导:日期变更线有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图中阴影与空白为不同日期,180°经线已标注,另一条日期线是0时经线。全球经度被等分为12份,每份30°,M与180°经线差90°且在西侧,西侧为东经,故M是90°E;BD项错误;地方时推导:M与0时经线差60°(2个30°),60°15°/小时=4小时,东早西晚,0时加4小时为4:00,C项错误,A项正确,故选A项。
5.M所在经线地方时是4:00,不是12:00(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00),A项错误;N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不是地方时12:00的经线,B项错误;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00,0时经线与12:00经线相对(经度差180°),O所在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地方时为12:00,是太阳直射经线,C项正确;P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00,不是地方时12:00的经线,D项错误,故选C项。
6.M纬度低于N,线速度比N大,A项错误;N最靠近极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B项正确;O纬度低于N,线速度比N大,C项错误;P纬度低于N,线速度比N大,D项错误,故选B项。
7.B 8.B 9.C
【解析】7.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由此可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图中两相邻的经线时差2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出甲地时间为8时,故选B。
8.图中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排除CD。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80°,为太阳直射的经线,故直射点在西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排除A,B正确。故选B。
9.甲位于乙的偏西方向,两地均位于南半球,且两地的经度差远大于其纬度差,所以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最短航线向南极方向凸出,所以飞机沿最短线路从甲地飞到乙地,先飞向东南,后飞向东北,故选C。
10.D 11.A
【解析】10.区时的划分是以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度来划分的,东11区的中央经线为165°E,因此与东12区的划分界限为165°E+7.5°=172.5°E,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读图可知,四地中③地纬度最高,所③地自转线速度最小,A正确;②和③分别在日界线西侧、东侧,②地比③地日期早一天,B错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①②④在日界线以西,日期早一天,③在日界线以东,日期晚一天,③时间最晚,C错误;地转偏向力随纬度升高而增大,③地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最大,D错误。故选A。
12.B 13.A 14.D
【解析】12.2月4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范围外)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A图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错误;D图日出正东,日落正西,D错误;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悉尼以北,正午太阳位于当地的正北方,B正确,C错误。故选B。
13.冬奥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京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日出、日落的方位逐渐偏北,根据“太阳方位角指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的角度”可知,北京日出方位角逐渐变小,日落方位角逐渐变大,②④错误,①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2月4日为立春节气,正午影长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关。地球公转轨道具有对称性,关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对称的两个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影长也相等。立春(2月4日)为冬至日后第3个节气,与之对称的节气约为冬至日前第3个节气,对应的节气为立冬。四个选项中小雪(11月22日前后)与立冬(11月7日前后)日期接近,因此小雪与立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最接近,正午影长最接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D 16.A 17.C
【解析】15.石灰岩是沉积岩,多形成于浅海等沉积环境,无多气孔、矿物晶体颗粒细小等喷出岩特征,A错误。大理岩是变质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不具备多气孔等特点,B错误。花岗岩是侵入岩,矿物晶体颗粒较大,而“蜂窝石”矿物晶体颗粒细小,C错误。玄武岩是喷出岩,具有色泽较深、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多气孔的特点,与“蜂窝石”特征相符,D正确。故选D。
16.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 e为岩浆, d为侵入岩, a为喷出岩, c为沉积物, b为沉积岩, f为变质岩。“蜂窝石”的母岩是玄武岩(喷出岩),对应图中 a,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蜂窝石”母岩是喷出岩,由岩浆活动形成,并非先风化、侵蚀,A错误。无变质作用参与该景观形成,B错误。首先岩浆喷出冷却形成玄武岩(岩浆活动),然后地壳抬升使岩石出露地表,最后经风化作用形成“蜂窝石”景观,C正确。最后是风化作用,不是沉积作用,D错误。故选C。
18.B 19.C 20.D
【分析】18.页岩、石灰岩均属于沉积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中石灰岩位于页岩的下面,说明先形成石灰岩后形成页岩,花岗岩侵入到页岩地层中,说明页岩形成时间早于花岗岩;乙岩存在于石灰岩与花岗岩之间,是由于花岗岩侵入时,导致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因此,图中岩石形成最晚的是乙,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9.图中乙位于石灰岩附近,是由于花岗岩侵入时,导致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变质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C正确;板岩是页岩形成的变质岩,A错误;花岗岩发生变质形成片麻岩,B错误;玄武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C。
20.从地层弯曲方向判读,甲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B错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易被侵蚀,D正确,排除AC,故选D。
21.(1)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增加发射的初速度,节省燃料;有海运优势,利于大型火箭等设备的运输;分离的火箭残骸坠入海洋,对地表人员造成危害的概率低等。
(2)发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节省发射动力;东面是海洋,视野开阔,利于观测等。
22.(1)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为:基多>波哥大>巴西利亚;1670千米/小时
(2)18时;西北
(3)此时该城市昼短夜长;昼长先逐渐变短,到6月22日前后昼长最短,之后昼长逐渐变长;夜长先逐渐变长,到6月22日前后夜长最长,之后夜长逐渐变短。
23.(1)125°E,45°N;东北平原。
(2)①处为南坡,属于阳坡,光热条件好;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水土流失小,土层较厚,土壤肥沃;位于山地的南边,受冬季风的影响小,为夏季风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3)地质历史时期,地势低(或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下面的沉积岩,已形成的岩层受水平挤压,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背斜(褶皱)构造;地壳抬升,上面岩层接受侵蚀,形成较为平坦的夷平面;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面的水平岩层。
24.(1)丙。丙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但岩浆没有上侵到地表,为侵入型岩浆岩;魔鬼塔的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
(2)上地幔软流层的岩浆沿早期的火山颈上涌,但因压力不够,没有喷发出地表,而是滞留于火山颈,缓慢冷却凝固形成柱状的花岗岩;柱状花岗岩比较坚硬,为魔鬼塔地貌形成奠定基础。
(3)随板块运动,海底岩层抬升为陆地,火山颈部周围的砂岩、石灰岩等沉积岩被风化、侵蚀、搬运,仅保留坚硬的岩浆岩体,形成魔鬼塔地貌。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年高二9月份月考试题
地 理
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20=50分)
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结合相关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位于椭圆形轨道的距离④较近的一个焦点上
B.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运行时间被二分二至日四等分
C.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
D.该示意图是从北斗星的角度俯视所得
2.若图中位置①的地轴倾斜角度(北极)向太阳方向移动1°,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增加1° B.热带和北寒带的范围减小2°
C.24°N某地一年能被太阳直射两次 D.成都的气温年较差会减小
3.我们这次考试期间(10月10日~15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处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下图示意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S日,空白部分为(S+1)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M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90° E 4∶00 B.90° W 6∶00
C.90° E 10∶00 D.90° W 18∶00
5.此刻太阳直射( )
A.M所在经线 B.N所在经线
C.O所在经线 D.P所在经线
6.M、N、O、P各点中线速度最小的是( )
A.M B.N C.O D.P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此图,甲地时间为( )
A.5时 B.8时 C.22时 D.23时
8.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9.一架飞机沿最短线路从甲地飞到乙地,其飞行方向是( )
A.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一直向正东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东11区与东西12区的分界线是( )
A.165°E B.170°E C.172.5°W D.172.5°E
1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地自转线速度最小
B.②地与③地日期为同一天
C.①地时间最晚
D.④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2022年2月4日(立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2月20日闭幕。下图为24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表示开幕式当日悉尼太阳视运动示意图的是( )
A.A B.B C.C D.D
13.太阳方位角指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的角度。冬奥会举办期间,北京( )
①日出方位角逐渐变小②日出方位角逐渐变大③日落方位角逐渐变大④日落方位角逐渐变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与2月4日正午影长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夏 B.白露 C.冬至 D.小雪
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内发育一种独特的“蜂窝石”景观图,该岩石色泽较深,矿物晶体颗粒细小,多气孔,岩石形成后,其表面因受喜湿的地衣、苔藓等植物根系作用形成密集的六边形气孔,形似蜂巢。图左为“蜂窝石”景观,图右中字母表示岩浆、沉积物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蜂窝石”景观的母岩为(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16.形成“蜂窝石”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
A.a B.b C.d D.e
17.形成该景观的地质过程是( )
A.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C.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作用 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岩石形成最晚的是( )
A.甲 B.乙 C.页岩 D.石灰岩
19.图中乙岩石最可能的是( )
A.板岩 B.片麻岩 C.大理岩 D.玄武石
20.导致图中甲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
A.背斜的底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B.向斜的顶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C.背斜的顶部岩性坚硬被侵蚀而成 D.背斜的顶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与我国早期的航天发射基地相比,指出文昌发射基地的主要地理优势。(4分)
(2)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都是向东发射,试简析原因。(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5年4月21日,是巴西利亚作为首都的65周年纪念日。当地时间(巴西利亚区时)4月21日7时,巴西利亚大教堂的钟声响了整整5分钟为该城庆祝生日。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国家首都分布示意图。
(1)比较图示国家首都所在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并写出基多地球自转线速度。(4分)
(2)当巴西利亚大教堂钟声响起时,说出此时北京的区时及太阳方位。(4分)
(3)指出巴西利亚生日当天该城市昼夜长短及3个月内变化情况。(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9月中旬我国某学校在下右图所示区域沿公路(虚线表示)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图中经纬度未标出,左图为同学们在乙处公路旁拍摄到的出露的岩层。
(1)某同学在甲处悬崖旁拍照时发现身影刚好朝向M山顶,而且影长和身高一样长,时间刚好为北京时间11:40,写出右图中大致的经纬线度数并判断秋游所在地形区。(4分)
(2)同学们发现①处森林植被比②处长得茂盛,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3)说明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魔鬼塔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东北部,是一座巨型的圆柱状的花岗岩岩体,从基座算起,高度264米,塔基直径305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顶端直径84米。魔鬼塔的形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密切相关。早期这里是一座活火山,魔鬼塔形成于约5000万年前的岩浆侵入活动,属于火山颈地貌。约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处于海平面下,沉积了砂岩、石灰岩等岩层。图1为魔鬼塔地貌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岩石类型,序号代表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条件。
(1)说出魔鬼塔的岩石在图2中对应的岩石类型代号,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分析早期的这座活火山与魔鬼塔地貌的关系。(6分)
(3)从外力作用角度,阐释魔鬼塔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