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桑植一中高一政治试卷
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48 分)
1.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仙居县下汤村,是距今近1万年的聚落遗址。考古人员在下汤遗址发现陶杯、陶壶、筒形罐、农业加工等遗迹。从生产关系角度,对该遗址分析合理的是( )
①生产工具简陋,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②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③全体成年男性共同讨论决定一切事 ④人们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由此可见,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C.贫富分化的加剧 D.生产力的发展
3.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体系,既是一种理论设计,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设计。马克思主义诞生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计,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则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不断探索。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产生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 ③十月革命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共产党宣言》指出:“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①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要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的面貌和性质 ③这段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特征,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可避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一句话,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材料中“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
①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③其革命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其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政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对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理解正确的( )
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③创建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④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百年党史精神谱系中的一座永恒丰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
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真正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
顶天立地,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召开了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下列属于"一化三改"的是( )
①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公私合营的招牌
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以下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下列对这些重要节点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③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23年11月1日,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新疆自贸区的设立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作出积极贡献。自此,中国自贸区版图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新疆自贸区的设立( )
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有利于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③有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④表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的成绩排名奖牌榜第二,40枚金牌也创造了境外奥运金牌记录!巴黎奥运会中国骄人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①坚定道路自信,一代代体育人接续传承和弘扬中国奥运精神 ②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强国之路 ③坚定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
④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某学习小组剪辑一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微视频。在微视频的画面中,可以呈现的是( )
①小华同学正在收看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新闻报道 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④某村委会门口悬挂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条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75年前,毛泽东同志力主在国歌歌词中保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奋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由此说明,在不平凡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必须( )
①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矛盾困难 ②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③坚持守正创新,开启伟大复兴新篇章 ④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是引领我们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强大思想武器。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 ( )
①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
②回应新时代之问,开创新时代之治,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下列古典名句与新时代治国理政基本方略意思相近的是 ( )
①“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法者,治之端也”——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 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六个坚持” ( )
①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②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非选择题(4道题,共52分)
17.(18)材料一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考察明朝的经济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他在《钱粮论》中“夫凶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今来关中,自鄂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这说明明朝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在荒年之时,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妻子儿女;然而在丰年之时,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按理来说,丰年之时,农民的收成很好,衣食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他们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呢?
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唐朝中期也有人提及过,例如李绅的《悯农》里就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统治者励精图治、劝课农桑的背景下,全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得到了耕种,然而可怜的农夫却依然会因冻饿而死。
材料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8分)
(2)材料二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 并分析这次“感冒”的原因。(10分)
18.(11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成果,外媒对此纷纷点赞: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日前发表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的评论文章称,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强大、最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意味着一个划时代的变迁。中国在近几十年里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世界经济繁荣和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70年风雨兼程,伟大中国为世界增添无限绚丽光彩。
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9.(12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的认识。
(11分)“进博之约”,友谊之约,合作之约,共赢之约。
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进博会在上海如期举行。走进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世界发展繁荣"为主题的中国馆,一件件新颖的展品、一组组亮眼的数据,向世界各国宾客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
进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此次进博会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进一步扩大非洲产品专区面积……本届进博会上,中国再次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南方国家打开新的机遇之门,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真正做到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
新征程上,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开辟合作共赢新境界,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知识,分析中国通过进博会不断扩大开放之门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