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重点回顾单元练习(含解析)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章 内能 重点回顾单元练习(含解析)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 重点回顾 单元练习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吸收的热量 ②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③分子 ④电子显微镜 ⑤高 ⑥引 ⑦斥 ⑧动能 ⑨分子势能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
1. 拔丝地瓜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美食。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四溢,夹起一块地瓜时,会拉出长长的糖丝。为了便于食用,通常会在旁边备上一碗清水,将糖丝蘸水后,糖丝会迅速变硬,便于入口。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好的地瓜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
B. 通过蘸水可以消除分子间的引力
C. 拔丝地瓜能拉出很长的糖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 闻到地瓜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2.百善孝为先,学校倡议同学们用热水为父母洗一次脚。关于热水洗脚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洗脚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脚的内能 B.洗脚过程热量由脚传递给了水
C.洗脚过程中水的温度降低,比热容变小 D.洗脚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3.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 B.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燃料温度升高 D.把水放进冰箱冷冻室,水变成冰块
4.大美临沂,风景如画。下列关于临沂美景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山间云雾缭绕 B.湖面荷花飘香
C.水中鱼虾嬉戏 D.河边流水潺潺
5.若仅在甲、乙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且甲物体温度升高,乙物体温度降低,最后甲、乙两物体温度相同,在这一过程中甲物体内能增加了,则( )
A. 甲物体的热量也增加了
B. 乙物体放出内能,热量减少
C. 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
D. 热传递后,甲、乙两个物体的内能相等
6.在没有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的年代,人们用如图所示的玻璃瓶装满开水放进被窝暖脚,睡觉前灌开水进去放被窝里,第二天早上还感觉温温的,水的比热容为,这样一瓶水一夜放出的热量大约为( )
A. B. C. D.
7.结合图像分析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时刻两物体温度相同。不考虑外界对“冰箱”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表示冰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B. 时刻,饮料的内能一定比冰块大
C. 过程中,冰块放出了热量
D. 过程中,冰块的内能不变
8.[2024湖北中考,中]如图甲,利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分析可知( )
A. 相同时间内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比中的多
B. 和的吸热能力都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
C. 升高相同温度,所用时间比少,的吸热能力比弱
D. 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比多,的吸热能力比强
9.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分别为100 g和400 g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B两液体在0~8 min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
B.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
C.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液体强
D.A液体比B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
10.小涵同学发现他家的新能源汽车有轮胎气压监测功能,汽车停在楼下被太阳晒着的轮胎气压会高于没被晒到的,这是靠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胎内气体的内能。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这可以有效减少    的排放,改善环境。
1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分别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J/(kg·℃)。如果上述中甲的质量为5 kg,加热10分钟,甲吸收的热量为    J。
12.生活中“热”的含义非常丰富,有时表示物理学中的温度,有时表示物理学中的内能,有时表示物理学中的热量。“天气很热”中的“热”指的是__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中的“热”指的是__增加;“用小火慢慢加热”中的“热”指的是__。
13.把干净的玻璃板用细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缓慢地向上提起测力计,直到玻璃板离开水面,如图所示。玻璃板刚离开水面前,测力计的示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的重力,这是因为玻璃板的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填“引力”或“斥力”)。
14.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最小的是    烧杯中的,最大的是    烧杯中的,无法比较大小的是    两烧杯中的。
15.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翻炒使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过程中的“杀青”,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茶叶内能的。
16.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
(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式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甲,用手快速压活塞打气,如图乙所示。
实验现象:                。
说明:                    。
(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丙所示。
实验现象:                        。
说明: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7.如图甲、乙,小明用两套相同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如图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 相等的水和煤油;
(2)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由图丙可判断 (选填“a”或“b”)吸热能力弱,液体a的比热容是b的 倍;
(4)用甲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图丁是某时刻所测得水的温度,其示数为 ℃,图戊是实验中观察到的情景,其中图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1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都加热t时间,A吸收热量 B吸收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是: 。
(3)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吸收热量 B吸收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
19.小林在家里用燃气灶将质量为2.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的比热容是,燃气的热值是】
问: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0.如图甲所示,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现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液体的比热容3×103J/(kg ℃);让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始工作,60s后停止加热,然后立即将质量为5.4千克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从球放入到达到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甲液体的质量多少;
(3)合金球的比热容为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做好的地瓜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不符合题意
通过蘸水不能消除分子间的引力,水起到冷却的作用,使得糖丝迅速凝固、变硬,从而方便食用,故 不符合题意
拔丝地瓜能拉出很长的糖丝,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符合题意
闻到地瓜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详解】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热水泡脚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脚的内能,故A正确;
B.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热量由水传递给了脚,故B错误;
C.洗脚过程中水的温度降低,但比热容大小不变,比热容大小与温度无关,故C错误;
D.洗脚水的温度高,但不能说所含的热量越多,因为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故D错误。
3.【答案】C
【详解】
A.把酒精擦在手背上,酒精汽化时从手上吸热,手背感觉到凉,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人体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感觉暖和,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利用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D.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详解】A.山间云雾缭绕,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湖面荷花飘香,这是因为荷花中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鱼虾嬉戏,这是鱼虾等水生生物在水中的活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河边流水潺潺,这是水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沿着河床流动的现象,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放出”描述,不能用“增加”“减少”描述,故、说法错误;只有甲、乙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甲物体内能增加了,说明乙物体的内能减少了,故说法正确;不知道二者的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无法判断热传递结束后,甲、乙两物体的内能大小,故说法错误。
6.【答案】C
【详解】玻璃瓶中装满水的体积,由得水的质量为;水的初温约为,水的末温约为,水放出的热量,与选项最接近。故选。
【识题解读】
7.【答案】D
【详解】由图可知,曲线代表的物体温度是降低的,曲线代表的物体温度是升高的,所以曲线代表的是饮料,曲线代表的是冰块,过程中,冰块吸收了热量,故、错误。内能的大小和物体的温度、质量以及状态有关,时刻,饮料的内能不一定比冰块大,故错误。过程中,两物体没有温度差,没有发生热传递,所以冰块的内能不变,故正确。
8.【答案】C
【解析】加热器规格相同,所以相同时间内、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同,故错误;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收热量的多少和温度的变化都无关,故错误;升高相同温度,所用时间比少,说明吸收的热量少,的吸热能力弱,故正确;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比多,说明的吸热能力弱,故错误。故选。
9.【答案】D 
【详解】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加热装置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所以在0~8 min内,A、B两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其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故A错误;由图像可知,在0~8 min内,A液体温度升高了ΔtA=40 ℃-20 ℃=20 ℃,B液体温度升高了ΔtB=30 ℃-20 ℃=10 ℃,根据c=可得,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故B错误;由B选项的分析知,B液体的比热容比A液体的比热容小,所以B液体的吸热能力比A液体弱,故C错误;由于A液体的比热容比B液体的比热容大,根据Q=cmΔt,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A液体吸收的热量比B液体吸收的热量多,故A液体比B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故D正确。
10.【答案】热传递 二氧化碳
【解析】汽车停在楼下被太阳晒着的轮胎气压会高于没被晒到的,这是靠热传递改变了胎内气体的内能;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这可以有效减少各类燃油的消耗量,从而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环境。
11.【答案】2.1×103 6.3×105
【详解】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分别加热,水温度升高60 ℃需要20 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 ℃需要10 min;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由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得c=,故c水=2c甲,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 J/(kg·℃),则c甲=2.1×103 J/(kg·℃)。甲吸收的热量为Q吸甲=c甲mΔt=2.1×103 J/(kg·℃)×5 kg×60 ℃=6.3×105 J。
12.【答案】温度; 内能; 热量
【解析】“天气很热”是指温度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是指通过摩擦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用小火慢慢加热”是指小火慢慢放出热量。
13.【答案】大于 引力
【详解】因为玻璃板和水面接触,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水分子的引力。
14.【答案】 a d b、c
【解析】由题可知,a、b两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b烧杯内水的温度高,故b烧杯内水的内能较大;c、d两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d烧杯内水的温度高,故d烧杯内水的内能较大;a、c两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a烧杯内水的质量小,内能小;b、d两烧杯内水的温度相同,d烧杯内水的质量大,内能大。综上分析可知,a烧杯内水的内能最小,d烧杯内水的内能最大。b、c两烧杯内的水相比,b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但质量小,c烧杯内水的温度低,但质量大,无法比较两者内能大小。
15.【答案】汽化;热传递
【分析】
【详解】
[1]加热翻炒可以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温度升高、表面积增大,从而加快水的汽化,达到“杀青”的目的。
[2]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茶叶吸收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6.【答案】(1)数字式温度计的示数变大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2)数字式温度计的示数变小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解析】(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式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题图甲,然后用手快速压活塞打气,如题图乙所示。手压活塞,对喷雾器内气体做功,实验现象为数字式温度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2)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题图丙所示。气体被放出,即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温度下降,实验现象为数字式温度计的示数变小。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17.【答案】(1)质量 (2)等于 (3); (4);
【详解】(1)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可知,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2)根据转换法可知,实验中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热相同,所以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加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由图像知质量相等的和,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较快,由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知的吸热能力弱。由图丙知,a和b都从10℃升高到30℃时,升高相同温度a加热分钟,加热分钟,a用的时间是b的倍,即a吸收的热量是b的倍,根据可知,在质量、升温相同的情况下,Q与比热容成正比,故液体a的比热容是b的倍。
(4)由图丁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68℃,即水的温度是68℃。图戊中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18.【答案】等于;2:1;大于;
【详解】
(1)相同的加热器在加热时间相同时产生的热量相等,不计热量损失,A吸收热量等于B吸收的热量。
(2)由题意可知,A、B两液体的质量相等,都加热t时间内两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可知,A液体升高的温度
B液体升高的温度
由可得,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
(3)由可知,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时,A的比热容大,吸收的热量多。
19.【答案】8.4×105J
【详解】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20.【答案】(1)5.4×104J;(2)0.2kg;(3)200J/(kg ℃)
【详解】解:(1)因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则加热器加热60s放出的热量
因为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所以,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2)同理可得,加热器加热20s放出的热量
由题意可知,加热器加热20s时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则根据可得甲液体的质量
(3)加热60s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乙液体温度升高60℃-10℃=50℃,所以根据可得,乙液体的比热容与其质量的乘积
将质量为5.4千克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达到热平衡时,乙液体降低的温度60℃-40℃=20℃,则乙液体放出的热量
由于没有热量损失,所以合金球吸收的热量
则合金球的比热容
答:(1)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5.4×104J;
(2)甲液体的质量是0.2kg;
(3)合金球的比热容是200J/(kg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