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比热容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含解析)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比热容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含解析)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 教材知识梳理课时练习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知识点1 热量
热量的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①_________叫作热量.单位:焦耳(J).
知识点2 比热容
1.认识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②_____________与它的③___________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定义式为c.
(2)物理意义:c水=4.2×103 J/(kg·℃),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3)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2.比热容的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物质的④______和⑤______(如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有关,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⑥______.
3.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调节气温、冷却物体、作为传热的媒介(如楼房供暖)等.
知识点3 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Q吸=cm(t-t0)
2.放热公式:Q放=cm(t0-t)
3.进行热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公式进行变形可求其中的任意一个物理量;
(2)注意“升高了”“降低了”与“升高到”“降低到”的区别;
(3)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就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Q放=Q吸.
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实验器材】
1.实验主要器材及作用
(1)天平(称量加热物质的质量)
(2)停表的读数及作用(记录加热时间,用加热时间衡量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①______)
(4)温度计的读数和使用(使用时不能碰到容器底部和容器壁)
2.实验装置
【实验与记录】
3.实验中应选择质量②______的不同物质.
4.实验方法
(1)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③______).
(2)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温度变化快的物质吸热能力④______).
【交流与小结】
5.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⑤______.
6.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⑥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点
①热的多少 ②吸收的热量 ③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④种类 ⑤状态 ⑥不同
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①相同 ②相同 ③强 ④弱 ⑤不同 ⑥比热容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
1.以下四种现象中,利用了谁的比热容的是( )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冬天,暧气片中注入热水来取暖
C.夏天,酒水降低地面的温度
D.保护湿地还可以减小当地的温差
2.[2025陕西安康期末,中]不少人喜欢吃火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锅汤汁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B. 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 “白气”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 食材烫嘴,是因为食材的温度高,含有的热量多
3.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冰块上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冰面不再下降,如图所示。三块金属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相同
4.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乙、丙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 (  )
A.c甲>c乙>c丙 B.c甲C.c甲=c乙=c丙 D.c甲>c乙=c丙
5.如图是探究“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条件中不是必须满足的是(  )
A.水和煤油的初温必须相同 B.酒精灯火焰大小必须相同
C.水和煤油质量必须相同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必须相同
6.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
A.夏天,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降温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沿海地区气温变化比沙漠地区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7.将质量均为100g的沙子和水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瓷盘中,初始温度相同,用同一热源加热相同时间, 升温快,这是因为 ;实验中测得,水的温度升高了20℃,吸收的热量为 J[]。
8.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 (选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9.用质量相同的A、B两种燃料分别将质量为2kg的水从20℃加热到80℃,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QA∶QB=5∶3,A、B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 ,2kg水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比热容]
10.如图是某一内陆城市与某一沿海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的是 (选填“内陆”或“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你是如何做出判断的 。

11.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者比较,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12.在日常生产中,可以用水来取暖,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如图所示,海陆风是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周期性风系。夜间,气流应从 (选填“海洋流向陆地”“陆地流向海洋”)。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
13.质量相同、温度都是80℃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常温(20℃)下放热。已知甲的比热容比乙大,且甲、乙两种液体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甲液体放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乙液体放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4.某兴趣小组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提出问题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温度不一样呢
(2)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或量筒)和 ;
②本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法和转换法;
(3)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在两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温度计测量这两种液体的初温,发现温度计示数相同
C.把两个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烧杯中加热(如图所示),且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的末温,发现两温度计的示数不相同
(4)数据分析
改正错误后,下图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这两种液体真实情况的图象是( )
A.B.C. D.
(5)拓展应用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煤油的沸点分别为100℃、90℃。如图所示,如果烧杯中的水已沸腾,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沸腾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煤油都沸腾 B.水、煤油都不沸腾
C.水沸腾,煤油不沸腾 D.水不沸腾,煤油沸腾
15.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要选取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的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丙可以看出,     液体温度升得更快,     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 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为某折叠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水壶装入4L初温为25℃的水,用卡式炉加热至100℃,水的比热容为。求:
(1)壶中水的质量;
(2)水吸收的热量。
17.如图甲所示,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现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液体的比热容3×103J/(kg ℃);让两个加热器同时开始工作,60s后停止加热,然后立即将质量为5.4千克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从球放入到达到热平衡不计热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甲液体的质量多少;
(3)合金球的比热容为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ABD
2.【答案】A
【解析】液体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火锅汤汁中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正确;液化指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水珠,故错误;“白气”的形成是液化过程,会向外放出热量,故错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错误。故选。
3.【答案】C
【解析】从图示可知,丙下面的冰熔化最多,由此可判断丙放出的热量最多,因为甲、乙、丙的质量相同,初温和末温都相同,根据可知,丙的比热容最大。
4.【答案】A 
【解析】由图得,甲吸收的热量最大,乙和丙吸收的热量相等。由题意得,甲、乙的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由Q吸=cmΔt得,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丙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而乙和丙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由Q吸=cmΔt得,乙的比热容大于丙的比热容,因此甲的比热容最大,丙的比热容最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5.【答案】A
【详解】A.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热量,根据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反映吸热能力大小的,所以不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故A符合题意;
B.相同的热源,酒精燃烧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热量相同,用加热时间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必须控制酒精灯的火焰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探究“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必须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应该采用相同的容器,这样容器的吸热情况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A
【详解】A.夏天洒水车在马路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时吸热的特性,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沿海地区与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放热情况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生物体即使吸收较多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体温不会升的过高;同理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使放出较多的热量,体温也不会过低,所以生物体内的水分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
7.【答案】沙子;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8.4×103
【详解】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温快。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0.1kg×20℃=8.4×103J
8.【答案】快;小于
【分析】由图象可以知道,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升的更高,甲的温度升的更快;根据公式,在质量、吸收的热量一定时,温度变化值大的比热容小.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和比热容的了解;
【详解】分析图象可以知道: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值大,甲的温度升高快;
根据公式Q,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甲升高的温度值大,甲的比热容小.
9.【答案】5∶3;5.04×10
【详解】 A、B两种燃料质量相同,根据可知,热值和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QA∶QB=5∶3,所以A、B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5∶3。
2kg水吸收的热量为
10.【答案】内陆;内陆城市昼夜温差大,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由图可知曲线A的昼夜温差大,所以曲线A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详解】由一年的气温变化曲线可知,B所示的城市最高、最低气温之差比A所示的城市的小,根据比热容的知识可知,沿海地区靠海,水的比热容大,夏季外界温度高,海水可从外界吸收热量,使外界温度降低,冬季外界温度低,海水可向外界释放热量,使外界温度升高,由于海水对温度的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温差小;而内陆地区砂石多,水少,砂石的比热容小,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也小,所以内陆城市温差大,可知曲线B表示的是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的是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11.【答案】甲;乙
【详解】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较多。
由图像可知,甲、乙两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乙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说明乙的比热容大,乙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
12.【答案】比热容;陆地流向海洋
【详解】用水来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相比较,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水比其他的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少,陆地温度上升快,陆地上的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陆风;而夜晚,陆地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得少,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海风。
13.【答案】
【详解】根据放热公式,相同质量,放出的热量相等,可得出Δt与c成反比,即比热容小的温度下降的多。由于质量相同,温度都是80℃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常温(20℃)下放热,甲的比热容比乙大,则乙的温度下降的快;由于室温是20℃,所以乙的末温为20℃。如图所示:
14.【答案】 秒表; 控制变量 ;A ;C ;D
【详解】
(2)[1]需要测加热时间,所以需要秒表。
[2]存在多个变量时,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3)[3]本实验是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根据控制变量法,须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故A错误,其他正确。
(4)[4]AB.因为放在同一个烧杯中加热,所以时间相同吸热相同,故AB不符合题意;
CD.加热相同时间,吸热相同,水比热容较大,升温少,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5]因为试管内水达到沸点不能从外界吸热,所以水不能沸腾,煤油沸点小于水,达到沸点后可以持续吸热,故可以沸腾,故选D。
15.【答案】(1)质量;(2)加热的时间;(3)甲;乙;(4)4.2×103
16.【答案】(1)4kg
(2)1.26×106J
【详解】(1)壶中水的体积
壶中水的质量
(2)水升高的温度
水吸收的热量
17.【答案】(1)5.4×104J;(2)0.2kg;(3)200J/(kg ℃)
【详解】解:(1)因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1000J,则加热器加热60s放出的热量
因为加热器产生的热量90%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所以,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2)同理可得,加热器加热20s放出的热量
由题意可知,加热器加热20s时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则根据可得甲液体的质量
(3)加热60s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乙液体温度升高60℃-10℃=50℃,所以根据可得,乙液体的比热容与其质量的乘积
将质量为5.4千克的合金球迅速放入乙液体中,达到热平衡时,乙液体降低的温度60℃-40℃=20℃,则乙液体放出的热量
由于没有热量损失,所以合金球吸收的热量
则合金球的比热容
答:(1)加热60s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为5.4×104J;
(2)甲液体的质量是0.2kg;
(3)合金球的比热容是200J/(kg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