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材知识梳理课时 练习含解析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材知识梳理课时 练习含解析2025--2026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第2节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材知识梳理课时练习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
1.常见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①______等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只能靠②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作扩散.
2.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④______.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存在⑤______力又存在⑥______力.
2.三态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 无
3.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参考答案
①原子 ②电子显微镜 ③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④高 ⑤引 ⑥斥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2.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的是( )
A. 花香四溢 B.破镜难圆 C.气体压缩 D.柳絮飞扬
3.春天,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送来沁人心脾的花香,“闻到花香”主要是因为花香分子(  )
A.之间无空隙 B.存在引力 C.在不停运动 D.存在斥力
4.如图所示,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
B.抽离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
C.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
D.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
5.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6.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根据所列现象进行的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
A. 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间有空隙
C. 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间存在斥力
D. 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存在引力
7.物理学与工程实践 如图所示的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该技术通过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后( )
第6题图
A. 分子的数目减小 B. 分子的体积变小
C. 分子的间隔变小 D. 分子的质量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8.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9.夏日炎炎,水上公园的荷花池里开满了荷花,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
10.如图所示,剥开粽子时会出现粽叶和米粒之间有“拉丝”的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蒸完粽子后锅内剩余水的质量减小了,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新冠病毒是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可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的方式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中,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是用酒精消毒,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做______。
12.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图甲: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水变红了,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 ;
(2)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
(3)图丙: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模拟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 (选填“膨胀”或“塌缩”)的证据。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小明同学想要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入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向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大小相等的红墨水,如图所示。
(1)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剧烈程度与__有关,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____________;
(3) 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______和________。
14.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方。
(2)如图2,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
15.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错误;
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错误;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它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错误;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水墨分子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分子运动是肉眼是看不到的,D正确.
2.【答案】A
【详解】花香四溢说明花的气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符合题意;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故不符合题意;气体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故不符合题意;柳絮飞扬属于机械运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3.【答案】C
【详解】春天,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4.【答案】B
【详解】解答:A.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撤去压力也不易分开,是因为压紧过程使得两铅块有较多分子被挤压靠近产生了分子间引力,对外表现出两块“不易分开”的宏观效果; 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空气分子向下扩散,二氧化氮分子也会向上扩散,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两瓶气体就混合在了一起.符合题意;C. 由于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使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小于了分子直径的10倍;故向上提起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就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提起;D. 题中的现象演示的是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方法,往下推活塞,注射器中又出现了液态的乙醚,这是由于乙醚蒸气发生液化的缘故;所以选B.
5.【答案】A
【详解】解: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故C正确;D、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故选A.
点睛:(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6.【答案】D
【详解】沙尘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故错误;海绵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隙,用手捏海绵,空隙减小,所以海绵体积减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错误;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力作用的范围,故错误;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正确。故选。
7.【答案】C
【详解】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二氧化碳封存后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的间隔变小,分子的数目、分子的体积和分子的质量均不变。故选。
8.【答案】温度
【详解】观察图中现象可发现,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9.【答案】引力;斥力
【详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固体、液体分子间存在间隙,但是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使分子间的间隙难以变小。
10.【答案】引力;不变
【详解】分子间具有引力和斥力,剥开粽子时会出现粽叶和米粒之间有“拉丝”的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因此水的比热容不变。
11.【答案】不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详解】新冠病毒是直径仅为0.3μm的颗粒物,所以飞沫传播的方式是颗粒物的宏观运动,而不是微观分子的扩散现象。
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我们很远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12.【答案】 扩散 ; 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 引力 ; 膨胀
【详解】
(1)[1][2]红墨水在水中的散开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3]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3)[4]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将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着宇宙,小塑料粒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表示宇宙中的天体在相互远离,它提供了宇宙处于不断膨胀状态的证据。
13.【答案】(1) 热水比冷水变红得快
(2)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分子间有间隙
(3) 对比法;控制变量法
【解析】
(1) 同时向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大小相等的红墨水,看到的现象是热水比冷水变红得快。
(2) 一段时间后可看到杯中水的颜色变得均匀,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该实验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水变红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同时红墨水和水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3) 实验中热水和冷水只存在温度这一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故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故采用了对比法。
14.【答案】 下; 引力
【详解】
(1)[1]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必须放在下面的瓶子里,避免由重力使气体下落,分不清使重力还是扩散。
(2)[2]因为玻璃喝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15.【答案】(1)1×1016 个 (2)1.25×106倍
【详解】解:人们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正方形的边长
a=1cm=1×10-2m
正方形的面积
S=a2=(1×10-2m)2=1×10-4m2
正方形中分子个数
全球人口数约80亿,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倍数
答:(1)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1×1016 个;
(2)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1.25×106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