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1分)
1. 七年级(1)班的几位同学在进行诗文朗诵,请你记录下他们朗诵的内容。(写对一句得1分,满分10分)
小语: “我寄愁心与明月,(1) 。”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对远方挚友的慰问与思念之意; “(2) ,一夜征人尽还乡。” 读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唤醒绵绵不绝的乡愁。
小文: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写“峨眉山月半轮秋,(3) ”,月映江清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后写“夕阳西下,(4) ”,抒发羁旅之惆怅,足见乡愁之浓重。
小高:“(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里王湾说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困难是暂时的。“(6)____________, 。
, 。” 《观沧海》中曹操描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
小州:《论语》中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7) 。”而子夏认为:“(8)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春天要开的花,任是谁都按捺不住的。各种花讯接踵而至,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向人们 春的讯息。踏着春天的节拍,人们脱去冬天的装束,感觉精神一下dǒu sǒu( )了许多。置身梨园,暗香袭人。这 的梨花,有的肆意绽放,làn màn( )而热情;有的半开半合,似含羞少女;有的刚刚破蕾,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每朵梨花都有五六片洁白的小花瓣儿,小花瓣儿手拉手,
着一簇细嫩的花蕊。蜜蜂闻香而来,围绕着花蕊忙碌。成群的蜜蜂、飞舞的蝴蝶、淡淡的花香,所有这一切与冬的萧瑟jié rán bù tóng( )。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 dǒu sǒu ( )  (2) làn màn ( ) (3) jié rán bù tóng (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报告 千姿百态 环抱 B.报告 千奇百怪 环抱
C.宣示 千奇百怪 环绕 D.宣示 千姿百态 环绕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一树树梨花中,我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
B.从一树树梨花中,我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C.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
D.从一树树梨花中,使我感受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看到蓬勃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七年(5)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5.请根据画线句子,用对偶的形式拟写出宣传标语的上句。(2分)
今天,就让我们在诗词歌赋、文章故事中追随着古今先贤的历史足迹,在归类整理、诵读交流中一起分享交友之道。
,分享交友秘诀
结合下面材料,请对“中学生网上交友”这一问题发表看法。
中学生选择网友的标准
标准 人品 凭感觉 外貌 才华 知识 其他
人数比例 21.4% 30.8% 19.1% 17.0% 8.9% 2.8%
(选自《国内中学生网络交友情况调查报告》)
我认为: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8分)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乙】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①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乃共克②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③拜饮尽欢而别。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告:请求。这里是请假的意思。②克:约定或限定(时间)。③升堂:这里指登上大厅。
7.下列字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逾矩”中的“逾”是“越过”的意思。
B.“人不堪其忧”中的“堪”是“不能忍受”的意思。
C.“后期方至”中的“至”是“到,到达”的意思。
D.“若然,当为尔酿酒。”的“然”是“这样”的意思。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至 其 日 巨 卿 果 至 升 堂 拜 饮 尽 欢 而 别
10. 【甲】文中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乙文段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请结合【乙】文中范式的所作所为加以分析。(4分)
11. 小语觉得自己将知识都背熟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请你结合下面材料为他提供一些学习建议。(4分)
【材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①“秋分”以何为“分”?
②“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到底“分”什么呢?有何特殊寓意呢?
③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与夜的时间长度是相等的。秋分日之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半球偏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开始缩短而夜间时间增长,气温下降,早晚温差增加;南半球则正好相反。
④古人认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是秋季的结束,而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因此秋分就有了平分秋季的意思。对于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来说,秋分时节秋意正浓,早晚凉爽,风和日丽,气候舒适。
⑤正是“秋日胜春朝”的时节,更是户外运动的黄金季。登山、慢跑、散步、打球……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在公园、树林等空气湿润度较高的地方锻炼,不仅可以欣赏美景,也有助于增强抗燥能力,适应秋凉的天气。
⑥“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疏朗时节,快意秋分!
材料二:
扬州秋色入画来
①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多少人对扬州心生向往;而杜牧笔下的“青山隐隐水迢迢”“二十四桥明月夜”,更是让扬州的秋色与月夜,从此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②扬州的秋天,着墨在运河三湾的层林尽染里。杉树林、芦苇丛、亲水栈道,在蓝天白云下,好像大自然的调色板;秋色中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宛如扬帆起航的大船。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天1.5万张预约门票,经常在周末被“秒空”,成为古城新的文化地标。
③ 。岂不闻“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月光皎洁流转,流淌过千年岁月的台阶,映照着亭台、石桥、湖水。秋风若有似无地吹拂在身上,带来满城的桂花香。不久前,当地举办“瘦西湖,梨园夜”首届戏曲主题游园会,沉浸式的诗画主题夜游通过“移动剧场”+“零距互动”新体验,让游客尽享瘦西湖之夜的文化盛宴。
④扬州的秋天,升腾在东关街石板路上“扬州慢”式的烟火气中。走在这条扬州最著名的历史老街上,两边商铺里叫卖声连连,藕粉圆、长鱼面、蟹黄……吃的何止是秋天的时令美食,也是活着的文化韵味。在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等网红小巷的带动下,一批“微更新、渐进式”古巷成为古城“年轻化”生力军,扬州在延续历史文脉和生活气息的同时,通过“文化+”“产业+”,逐渐探索出古城现代化建设新模式。
⑤扬州的秋天,一静一动,一步一景,皆比诗情更具画意,看不尽,道不完,也品不够。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09月06日,有删改)
1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秋天早晚凉爽,风和日丽,气候舒适,是户外运动的黄金季,在环境好的地方锻炼,不仅可以欣赏美景,也有助于增强抗燥能力。
B.材料一第⑥段开头引用的诗词意思是“金秋已到了风清露冷、秋季过半的秋分时节”,与主题“秋风”呼应,符合题意;
C.结合材料二第②段和第④段首句的格式,第③段的划线处可以补写“扬州的秋天,书写在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里。”一句。
D.只有扬州的东关街这条老街,在延续历史文脉和生活气息的同时,逐渐探索出古城现代化建设新模式。
13.读完材料,你知道“秋分”以何为“分”吗?请分条作答。(3分)
14.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倒计时,两位同学由此展开了以下议论。如果你是小文同学,你将如何回答?(4分)
小语:“节气只是时令的标志,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我们为什么还要在那么重大的场合向世界展示‘节气’?”
小文:“(1) 。”
小语:“传统文化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但无论是节气文化,还是古城文化、戏曲文化等等,好像都与现代人距离很远。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小文:“小语,你读一读这篇《扬州秋色入画来》的报道,扬州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2)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安宁)
①那时我读高一,是舅舅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转到重点高中。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正是课间,老师在混乱嘈杂中,简单地介绍了几句,便让我坐到安排好的位置上去。没有人因为我的到来而停止喧哗。我就像--粒微尘,在阳光里闪,倏忽不见。
(
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4页(共6页) 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
)②我突然有些惶恐,像一只小动物落入陷阱,怎么也盼不来那个拯救自己的人。而蓝,就是在这时回头,将一块干净的抹布放在我的桌上,微微笑道:“许久没有人坐了,都是灰尘,擦一擦再放书包吧。”我欣喜地抬头,看见笑容纯美恬静的蓝,正歪着头俏皮地看着我。
③第二天做早操的时候,我偷偷地将一块奶糖放到蓝的手中,蓝笑着剥开来,并随手将漂亮的糖纸丢在地上。我是在蓝走远了,才弯腰将糖纸捡起来,细心地抚平,并放入口袋。
④蓝是个活泼外向的女孩,身边总有许多朋友,其中一些来自外班,甚至外校。她的朋友中,有不少男生,他们在一起,像快乐的青春组合,我这样素朴平淡的女孩,似乎永远无法介入。
⑤明明知道无法进入,但想要一份友情的欲望,强烈地推动着我。我犹如一只想要靠近蓝天的蜗牛,一点点向耀眼明亮的蓝爬去。
⑥我将所有珍藏的宝贝送给蓝,邮票、书、信纸、发夹、丝线、纽扣。我成绩平平,不能给蓝学习上的帮助;我长相不美,无法吸引住蓝身边的某个男孩;我歌声也不悠扬,不能给作为文娱委员的蓝增添丝毫的光彩;我还笨嘴拙舌,与蓝在一起,会让她觉得索然无味。我什么都不能给蓝,除了那些不会说话且让蓝并不讨厌的宝贝。
⑦起初,蓝都会笑着接过,并说声“谢谢”,她总是随意地将它们放在桌面上,或者顺手夹入某本书里。她甚至将一个可爱的泥人,压在一摞书下。她不知道那个泥人,是我生日时,爸爸从天津专程给我买来的。它在我的手中半年了,依然鲜亮如初,衣服上每一个褶皱,都清晰可见。可是,我却在送给蓝之后的第二天,发现它已经脱落了一块颜色。我小心翼翼地提醒蓝,这个泥人是不经碰的。蓝恍然大悟,将倒下的泥人扶正了,又回头开玩笑道:“嘿,没关系,泥人没有心,不知道疼呢!”
⑧这个玩笑却让我感伤了许久,就像那个泥人,是我满心欢喜地让它站在蓝的书桌上,等着她爱抚地注视它一眼,可是蓝却漫不经心地,像扫掉尘土一样,将它碰倒在冰冷的桌面上。她长久地忘记了它的存在,任由尘灰落满它鲜亮的衣服。
⑨我依然记得那个春天的午后,我将辛苦淘来的一个漂亮的笔筒送给蓝。蓝正与她的几个朋友说着话,看我递过来的笔筒,连“谢谢”都没有说,便高高举起来,朝她的朋友们喊:“谁下课后帮我去买巧克力,我便将这个笔筒送给谁!”几个女孩纷纷举起手,去抢那个笔筒。
⑩站在蓝的身后,突然间很难过,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我将笔筒一把夺了过来,转身离开前,我只说了一句话:“抱歉,蓝,这个笔筒,我不是送给你的!”
或许是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的反应,蓝先是很惊愕,随即满脸通红,停止了打闹。
往后的日子,我和蓝平静地交往着。只是,我收回了那份卑微,变得从容,而蓝,也似乎比以往关心我了。
许多年后,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终于可以一个人走得从容、勇敢、无畏,且不再乞求他人的拯救与安慰,人生的种种际遇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
这样的时刻,再想起蓝,已经原谅她了。她没有成为我的挚友,却为我铺垫下了长大的第一级阶梯。
15. 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空。(2分)
情节发展 初到教室 ① 碰倒泥人 夺回笔筒
“我”的心情 惶恐 欣喜 ② 难过
16. 联系上下文,赏析以下句子。(4分)
(1)我就像--粒微尘,在阳光里闪,倏忽不见。(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2)可是蓝却漫不经心地,像扫掉尘土一样,将它碰倒在冰冷的桌面上。(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7. 试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8. “长大的第一级阶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
19.下列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选择人名相对应的一项:(2分)
人物描写 人名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①
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②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③
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④
A. ①范爱农 ②陈莲河 ③寿镜吾先生 ④藤野先生
B. ①寿镜吾先生 ②陈莲河 ③范爱农 ④藤野先生
C. ①寿镜吾先生 ②范爱农 ③陈莲河 ④藤野先生
20. 小语在整理《朝花夕拾》读书报告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请你参照示例,以《朝花夕拾》中某个人物的经历为依据,为小语指点迷津。(4分)
示例:为人正直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帮助鲁迅处理“匿名信”事件,让鲁迅对藤野先生产生了敬意。
三.作文(50分)
21.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可能和平常并不一样,“这一天”可能让我们获得成长,“这一天”可能变得精彩非凡,“这一天”可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
请以《这一天, 》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③ 不少于 500 字。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 (10分)(1)随君直到夜郎西 (2)不知何处吹芦管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断肠人在天涯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7)不舍昼夜 (8)博学而笃志
2.(3分)抖擞 烂漫 截然不同
3.(2分) A
【解析】第一空:报告:把事情或意见正式告诉上级或众人。宣示:宣布,公布。此处表达的意思是把春的消息告诉人们,应用“报告”;第二空:千奇百怪:形容事物奇异而多样。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根据后面的“有的肆意绽放,灿烂而热情;有的半开半合,似含羞少女;有的刚刚破蕾”可知,应用“千姿百态”;第三空: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环绕:围绕。花蕊位于花瓣的中间,且属于自然景物,应用“环抱”;故选A。
4.(2分) B
【解析】画线句有两个语病。成分残缺,去掉“从”或“使”。搭配不当,“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仿佛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改为“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仿佛看到秋天的丰收景象”。故选B。
5. (2分)示例:追随先贤足迹
6. (2分)示例:我认为中学生网上交友要慎重。从材料可以看出,不少中学生网上交友以"凭感觉""外貌"为标准,这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上更易陷入交友陷阱。
7.(3分)B B. “堪”是“能忍受”的意思。
8.(4分)(1)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 (3分)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10. (4分)①范式在太学求学期间,与好友张劭一起请假回家乡,并约定两年后返回拜访其父母;(2分)②到了约定日期,范式不远千里去履行事先约定的会面,体现了其与朋友交往讲究诚信的准则。(2分)
11. (4分)示例:小帆,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所以你应该将学习与思考两者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学习之道,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乙】译文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和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两个人一起请假回到家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以后应当返回,我将拜访你的父母大人。”于是一起约定了见面的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全部向母亲说了,请母亲准备酒食来等候范式。母亲说:“两年前分别,千里之外讲的话,你何必这么认真地相信呢?”张劭说:“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约定。”母亲说:“如果这样,我应当为你酿酒。”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来到,二人一起登上大厅拜见饮酒,尽情欢饮,然后分别。
12.(3分)D “只有”一词过于绝对。
13.(3分)①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与夜的时间长度相等。②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秋分有平分秋季的意思。
14.(4分)
(1)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天文历法,而更具有深厚的人文意义。节气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的敬爱。(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2分)
(2)扬州举行沉浸式的诗画主题夜游,带给人们“移动剧场”+“零距互动”的新体验;通过“文化+”“产业+”,探索古城现代化建设新模式。所以,传统需要创新,需要融合于现代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传统也能“年轻”起来。(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2分)
15. (2分)①蓝递抹布 ②感伤
16. (4分)(1)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微尘,(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的渺小与无足轻重,表达了自己被忽视的伤感之情(1分)。
(2)此处运用神态描写(1分),“漫不经心”写出了蓝对待“我”送给她的礼物时的不在意。(1分)
17. (4分)
(1)运用插叙(1分),介绍了蓝活泼外向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1分)。
(2)写出了我与蓝的格格不入,为后文的疏离友谊作铺垫(1分),有利于突出“需要友谊,也需要自尊”的主题(1分)。
18. (5分)
含义:在与蓝的交往中,让“我”明白了一个人需要友情,也需要自尊(1分);在人生的旅途中,要从容、勇敢、无畏地面对生活,不要乞求别人的安慰与拯救(1分)。
作用: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我”内心的一次成长比作登上人生的一级阶梯,形象生动,吸引读者(1分);揭示了文章的中心(1分)。
19. (2分) B
20. (4分)示例:为人善良的长妈妈能获得别人的尊重(1分)。《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心地善良,为人真诚、关爱孩子(1分),帮助鲁迅买到了渴慕的《山海经》,让鲁迅对长妈妈产生了敬意。
(观点明确1分,人物与特点契合1分,理由陈述充分2分)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