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在活动中同学们推举小悦写一幅赞美故乡的书法作品。下面用语不得体的是( )
小悦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小悦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老师送给小悦一件礼物,小悦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小悦的书法老师应他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小悦对书法老师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献丑 B.见笑 C.笑纳 D.光临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春夏秋冬四时转换,每个季节贮蓄的美不同。春天最美的是清晨,小花悄悄地绽放,贪婪地吮吸着甘露,鸟儿早早起床,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把人们从梦中叫醒,使人们精神抖擞。夏天最美的是夜晚,不管白天是下了一场倾盆大雨,还是持续了一整天的躁热,等到夜晚来临,晚风轻拂,在宽敞的庭院中乘凉的人们抬头一望,夜空中的繁星向大地眨着眼睛,瞬间,人们的心便有了着落,都沉浸在那片柔和与天真之中。秋天最美的是午后,阳光倾洒下来,全无夏日骄阳的咄咄逼人,温暖而舒适。澄澈的碧霄如洗过一般,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的是雪飘的时刻,空中的雪花如精灵般自由飞舞,一霎时,整个世界停止了喧闹,天地之间仿佛只剩雪花飘落的轻柔,一片静谧。通过欣赏四季不同的美,使人们走进自然,体悟自然的生命和灵性,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2.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蓄(chù) B.着落(zháo) C.咄咄逼人(duō) D.一霎(chà)
3.文中划波浪线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抖擞 B.躁热 C.澄澈 D.静谧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其病因是( )
A.成分残缺 B.不合逻辑 C.语序不当 D.句式杂糅
三、名句名篇默写
5.小悦读了古诗文后很想和你一起探讨。请你根据他的心得,帮助他将诗句补充完整。
走进古诗文的世界,我们惊喜地发现:诗中有好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观沧海》) 曹操写出大海的辽阔壮美;诗中有哲理,王湾在辞旧迎新之际发出“ , ”(《次北固山下》)的感慨;诗中有乡情,“ ,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道出漂泊在外游子的愁绪。
四、综合性学习
6.七年级(1) 班将召开一次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写出两个你搜集到的有关交友故事或名言。
(2)班委会集思广益,设计了下面一个具体活动项目,请你紧扣本次综合性学习帮他们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
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
活动项目二: ;
活动项目三: 。
(3)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彼此了解,老师让大家用一个比喻句介绍自己的个性特点。你仿照示例,也写了一个比喻句来介绍自己。
示例:我性格内向,看起来不太爱与人交往,但我的内心是温暖的。我觉得自己像一盏小小的油灯,虽然不太明亮,但我的光足以照亮身边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下面三则材料,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梅原产中国南方,具有花果兼用的特性,食用和观赏价值都很高。中国人应用梅的历史很悠久,据考证,梅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应用历史,3000多年的引种栽培史。梅的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大致以黄河为界,在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多不能露地越冬。梅花开花的平均温度是-5℃——7℃,喜阳畏涝。因此,古时吟诵的梅花多分布在中、南部地区。明清时期,梅的种植栽培技术大有进步,杭州、苏州、南京、成都等地涌现了大量梅园。
【材料二】
①自明代开始有识之士尝试将梅花从南方引种至北方,但都需要建造花房温室保护栽培,自然环境下的露地栽培均未成功。直至20世纪60年代,以陈俊为首的研究团队在系统研究梅花的基础上,成功培育出了抗寒品种,实现了南梅北移。
②南梅北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抗寒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学者们运用科学方法结合露地栽培实践,最终在南方实验研究发现杂交选育的杏梅和“美人”梅品种群抗寒性最强,最低可耐零下25℃的低温。
③南梅北移的第一站是北京。1958年,北京林业大学与北京植物园合作,将南方梅花引种至京,并对生长的梅苗进行自然选择。1962——1963年,一批梅苗经受住了朔风寒流的考验,露地绽放,标志着南梅北移取得了初步成功。如今,可以在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已达40余种。
④21世纪初,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开始进行区域试验与推广,吉林公主岭梅园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寒地黑土的梅花栽培技术,以抗寒为中心,环境、品种、措施“三对口”,杏梅品种抗寒性最强,可以直立栽培,无需任何防寒保护措施,就可以安全越冬;“美人”梅品种抗寒性次之,怕积水,在轻黏土、壤土、沙壤土中都能生长,采用倾斜角栽培。
⑤通过观察记录总结三北地区北部各试验点的栽培和表现情况,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南梅北移的系统理论和实践体系逐步形成。这得益于该地区冬季少雨(冬天平均降水总量18mm),符合梅花特性,更得益于学者们的恒心和力。抗寒梅花品种在大庆、公主岭等地露地开放,使梅花栽培区域北移了2000多千米,终于也可以去天寒地冻的塞北“踏雪寻梅”了。
【材料三】
梅,是一种蔷薇科杏属的小乔木植物,也是一种稀生的灌木,梅花的树皮呈浅灰色和带绿色且树面平滑,小枝上面为绿色并且光滑无毛,梅花的叶片为卵形、椭圆形。
7.根据选文内容,完成自然百科知识卡片。
自然百科知识卡片
花卉学名: 梅
形态特征 蔷薇科杏属的小乔木植物,也是一种稀生的灌木,梅花的树皮呈浅灰色和带绿色且树面平滑,小枝上面为绿色并且光滑无毛,梅花的叶片为卵形、椭圆形。
历史 7000多年应用历史、① 年引种栽培史。
露地栽培主要分布地带 ②
开花适宜温度 ③
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一】得知:梅花喜阳畏涝,所以古时吟诵的梅花全都分布在中、南部地区。
B.【材料二】按照空间顺序,从南方到北京,再到三北地区北部,清晰地介绍了我国梅花由南到北的迁移过程,突出了我国“南梅北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C.【材料二】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我国历代学者开展南梅北移探索的情况,清晰地说明了我国南梅北移的选育改良历程。
D.【材料二】介绍21世纪三北地区北部时,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适合在三北地区北部栽培的梅花的特点。
9.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相关官员在参观我国吉林的梅园后表示希望能够引进美人梅,结合文章以及当地气候条件,请你给出建议。
冬季平均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日均最高气温 7℃ 9℃ 6℃ 6℃
日均最低气温 1℃ 3℃ l℃ 0℃
平均降水总量 170mm 181mm 176mm 154mm
平均降水天数 19天 20天 20天 18天
我认为美人梅 (较难\较易) 在温哥华地区种植,理由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
潘玉毅
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
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
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粘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
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
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
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
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
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位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
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
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
10.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请简要概括。
11.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
①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12.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13.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六、诗歌鉴赏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 杜甫
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①糁:米粒。②雉子:小野鸡。③凫雏:小野鸭。
14.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杨花”“ ” “ ”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15.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七、文言文阅读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②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③成诵,游息矣; 独闭门不出,迨④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⑤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②患:担心。③既:已经。④:等到。⑤或:有时。
16.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欣然:高兴的样子 B.因风:趁, 乘风
C.不若:不如 D.或在马上:有人
17.翻译下列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用力多者收功远
18.从以上两则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关于学习方法的启示?请至少写出两条。
八、名著阅读
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下面三个阅读任务。
【任务一】了解鲁迅笔下的那些事
19.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在《琐记》中,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任务二】认识鲁迅笔下的那些人
20.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他”是
【任务三】体会鲁迅心中的那些情
2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九、作文
22.行走在人生旅途上,你总会走过许多地方。也许,有一个地方,凝聚着你的感动和期盼;也许,有一个地方,记录着你的欢乐和笑容;也许,有一个地方,镌刻着你的伤痛和泪痕……每当你从这里走过,你就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请以“每当我从这里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1)例:①管鲍之交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示例:诵读交友名言; 讲述交友故事
(3)示例:我做事速度较慢,看起来有些拖沓,但我对待每一个细节都极其认真。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蜗牛,虽然前行的步伐缓慢,但每一步都稳稳当当,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凭借对细节的执着与坚持,留下坚实且深刻的印记,最终也能抵达属于自己的远方,收获别样的精彩。
7. 3000多 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 -5℃——7℃ 8.A 9. 例一:较难 “美人”梅品种虽然具有良好抗寒性,但温哥华地区冬季平均降水量远高于三北地区北部,可能会有积水,不符合美人梅“怕积水”的生长习性,所以美人梅难以存活。
例二:较易,理由是“美人”梅品种具有良好抗寒性,在各种土质中都能生长,温哥华地区气温适宜,所以能在温哥华地区种植。
10.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带“我”看戏,给“我”讲戏;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 11.①“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
②运用排比修辞,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 12.生活中,一类人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也会显现出来。 13.照应文题和开头,结构严谨;用第二人称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外公的深切思念;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4. 溪 荷叶 15.“傍”本指靠近、依靠,诗句中小野鸭亲昵的依偎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睡的状态,流露出作者对这幅宁静、温馨画面的喜爱之情。
16.D 17.(1)撒盐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2)下力气多了收到的成效也就显著 18.学习时要善于观察;要善于发挥联想或想象;要重视讨论、合作、探究;要加强记忆等,言之成理即可。
19.C 20. 阿长 藤野先生 范爱农 21.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22.例文:
每当我从这里走过
不忍行经此地,却又来到这里——故乡的通顺河啊,伫立在新建的雄伟大桥上,我久久地凝视着你。
时序刚过春分,两岸广袤的原野上,金黄的菜花正绽放得火热,碧绿的小麦也在蓬勃地拔节,和煦的风悠悠地拂过。然而,唯有你,却“斯人独憔悴”,隐身于两道高高的夹堤间,在偷偷地哭泣——是的,你应该哭泣,为你命运多舛而哭泣!当我又一次用哀怜的眼光抚摸你全身的时候,我依旧神色黯然,痛彻心扉。明媚的阳光下,你满河棕色的流水,泛着无数堆白色的泡沫,默默东去。水面上,不时漂过一排排鱼类的白色肚皮,漾起一阵阵恶臭,令人作呕。
沙滩上,一丛丛野生的芦苇仿佛气息奄奄,全身枯槁,只从顶端微微吐出一丝绿意。不见天光云影自由地徘徊,不见青草翠蔓轻柔地招摇,不见沙鸥白鹭浪漫地翔集,更不见鸭群鹅族活泼地嬉戏……你到处都是伤痛:肌肉痛——乱砖、碎瓦、塑料、玻璃,废弃的固体都往这里倾倒;血管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化学毒剂,肮脏的液体都往这里排泄。你这一副破败衰落的景象,实在惨不忍睹——我心更痛啊,我的通顺河!放飞思绪,往事历历。
不知何年何月,你源自苍茫汉水,从潜江泽口发端,穿越莽莽江汉平原,至于汉阳沌口,汇入滚滚长江。你一路流淌,多么清澈甘冽,多么轻盈潇洒。曾经,那一艘艘航船,高扬着片片白帆,激起你的朵朵浪花。曾经,云梦泽边那辽阔的良田上,经由你的灌溉,水稻翻滚着茫无际涯的金波。曾经,千村万落的人们,每天与你相依相伴,男人挑水,女子浣衣,孩童游泳……可是,昔日充满诗情画意的你,而今却已面目全非,满眼萧条。航船、纤夫演绎成了遥远的古话和传说,良田、湖泊萎缩成了墨色的工厂和鱼塘,男女老幼蜕变成了依赖自来水生存的“旱鸭子”。你是垃圾所,更是屠戮场!于是,环境重污,资源匮乏,癌症高发,人们忧心如焚。
“我灾难深重的通顺河啊!”每当我从这里走过,一次次目击你重复上演的悲剧镜头,我便仰天长啸。“弘扬担当精神,拯救家乡河水!”这一回,我不禁从心底发出呼唤。耳畔隐隐似有万千应者的铿锵回音:“建设现代文明,我们不该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这是乡亲们觉醒的心声!听到了吗?我的通顺河!”我俯身询问河水。但见河水不语,静静东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