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活字印刷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粉末
C.滴加液体试剂 D.过滤
3.202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随意焚烧秸秆 B.乱丢废旧电池
C.发展清洁能源 D.提倡毁林造田
4.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A.蜡烛 B.红磷 C.木炭 D.铁丝
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Hg B.NaCl C.H2O D.Fe
6.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种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的关系是
A.钠最多 B.镁最多 C.铝最多 D.一样多
7.下列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与钠元素不相同的是
A.氮 B.镍 C.碳 D.氖
8.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9.中国劳动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发明了照明弹,里面含有的可燃物之一是镁粉。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相对分子质最最大的是 D.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化学式为HCl
1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根离子—— B.正二价的钙元素——Ca+2
C.氧化铁——FeO D.2个氢原子——H2
12.化学分排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五倍子酸(化学式为C7H6O5)可用于制药,下列有关五倍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由7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5个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
D.1个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点燃氦气前需要检验纯度,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则氧气具有可燃性
C.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则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14.将一定质最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4.0 3.2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7.2 x 2.8
A.x=2.0
B.d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S+O2SO2
D.如果a和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4
二、填空与简答
15.我国化学家 院士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6.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该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方法是 (填“吸附”、“沉降”、“过滤”或“蒸馏”)。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是两个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图,这个两个微观粒子 (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
(2)如图2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C表示的微观粒子与图中 (填字母)表示的微观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18.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CO2并获得O2,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通过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填“改变”或“不变”)。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物的质量比是 。
19.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B、C中含有同种元素,A和B是常见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气体单质。
(1)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C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为 ;
(2)A在医疗上可用于 。
20.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
(1)香水要密封保存 。
(2)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但是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熄灭 。
21.为了保护环境,我国的城市燃气已经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请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定性角度: 。
(2)定量角度: 。
2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
(3)氯酸钾(KClO3)粉末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
23.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请写出加热时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
三、实验题
24.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会产生气体,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组成的。
四、综合应用题
25.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O2的存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2)认识O2的性质
①通过对比实验A、B,可以得到的结论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②实验C,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说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认识O2的制取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③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可以验满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4)认识O2的定量计算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制取3.2g的氧气,计算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C
6.A
7.C
8.D
9.C
10.B
11.A
12.D
13.A
14.D
15. 闵恩泽 AlCl3
16.(1) 不溶性 烧杯、玻璃棒、漏斗
(2)蒸馏
17.(1)不属于
(2)A
18.(1)不变
(2) 2H2O+CO2CH4+2O2 1:4/1:4
19.(1) 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2)消毒(合理即可)
20.(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1.(1)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每16份质量的甲烷和64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
22.(1)
(2)
(3)
23.(1)
(2)不能
24.(1) H2
(2)氢元素和氧元素
25.(1)21%
(2) 氧气含量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酒精灯 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助燃
(4)设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则
解得x=31.6g
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31.6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