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课时3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课时3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课时3 动量守恒定律
核心 目标 1. 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通过理论推导、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2.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三性”,会初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1 系统、内力、外力
1. 系统:由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的__整体__叫作一个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2. 内力:系统中__物体__间的作用力.
3. 外力:系统__以外__的物体施加给系统内的物体的力.
要点2 动量守恒定律
1. 推导:对于图示情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物体,根据动量定理及牛顿第三定律有:
F21Δt=m1v′1-m1v1
F12Δt=m2v′2-m2v2
F1=-F2
联立解得m1v′1+m2v′2= m1v1+m2v2
2.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__矢量和__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表达式: m1v1+m2v2=__m1v1′+m2v2′__,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4. 成立条件:系统不受__外力__或者所受__外力__的矢量和为零.
要点3 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只涉及过程始末两个状态,与过程中受力的细节无关,问题往往能大大简化.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对高速、微观领域,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而动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一个系统初、末状态动量大小相等,即动量守恒.( × )
(2)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若系统不受外力,则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
(3) 物体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机械能也一定守恒.( × )
(4) 若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则动量不守恒.( × )
(5)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的两个小球,若碰后静止,则碰前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 )
2.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停有一辆带弧形槽的小车,车上有一木块自A处由静止下滑,最后停在B处,则此后小车将( C )
A. 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小车的运动
解析:小车与物体A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总动量为零,所以当木块停在B处后,末状态系统总动量仍为零,小车仍然不动.C正确.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1) 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动量守恒.
(2) 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
(3) 近似成立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__远大于__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4) 单方向的动量守恒条件:系统受到的外力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025·茂名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情形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若子弹击入沙袋时间极短,可认为击入过程子弹和沙袋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若子弹击入杆的时间极短,可认为子弹和固定杆组成系统动量守恒
C. 圆锥摆系统动量守恒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子弹击入沙袋时间极短,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故可认为击入过程子弹和沙袋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正确;若子弹击入杆,杆的固定端对杆有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B错误;圆锥摆系统做圆周运动,故圆锥摆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C错误.
 (2024·佛山石门中学)一辆质量m1=3.0×103 kg的小货车因故障停在车道上,后面一辆质量m2=1.5×103 kg的轿车来不及刹车,直接撞入货车尾部而失去动力.相撞时间极短,相撞后两车一起沿轿车运动方向滑行了s=6.75 m停下.已知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则碰撞前轿车的速度大小为(取g=10 m/s2)( D )
A. 3 m/s B. 6 m/s    
C. 9 m/s D. 27 m/s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μg=6 m/s2,则v==9 m/s,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2v0=v,解得v0=v=27 m/s,故选D.
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性质
1. 矢量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都是矢量,只有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先选定正方向,确定各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后,才能用代数方法运算.
2. 相对性.速度具有相对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选取相对地面的速度.
3. 同时性.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这个“前”是指相互作用前的某一时刻,v1、v2均是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同理,v′1、v′2应是相互作用后的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考向2 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不同表现形式的表达式及说明
(1) 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 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 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与另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Δp=0:系统总动量增量为零.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A )
A.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
解析: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说明A、B两球的速度方向均向右,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所以碰撞前vA>vB,所以左方是A球.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所以碰撞后A球的动量是2 kg·m/s,碰撞过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mAvA+mBvB=mAv′A+mBv′B,所以碰撞后B球的动量是10 kg·m/s,根据mB=2mA,所以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A正确,B、C、D错误.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A、B,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A球速度反向,大小为,B球的速率为,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C )
A. 3∶8 B. 8∶3    
C. 2∶5 D. 5∶2
解析:以A、B两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A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mB·,解得两球的质量之比 =,C正确.
解题步骤
1. 确定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2. 分析系统内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动量守恒条件.
3. 选取正方向,注意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4. 注意瞬时性,列出方程m1v1+m2v2=m1v′1+m2v′2.等号左侧是作用前(或某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等号右侧是作用后(或另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
5. 求解,说明意义.
1. (2025·茂名期末)如图所示,某物理老师为了演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用细线将一小钢球悬挂在小车的立柱上.演示开始前该老师用右手按住小车,左手拿着小球将细线向左拉开一定角度,并保持整个装置静止在桌面上的A处,若使小车能够运动到右侧较远的B处,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B )
A. 同时松开两只手
B.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
C.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再松开右手
D.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二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
解析:同时松开两只手,钢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为0,小球向右运动时,车往左运动,小球向左运动时,车往右运动,车只会在原来位置左右往复运动,无法持续向右运动到B处,A错误;先松开左手,当小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再松开右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为0,小球向左运动时,车往右运动,小球向右运动时,车往左运动,车只会在原来位置左右往复运动,无法持续向右运动到B处,C错误;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方向向右,车最终会运动到B处,B正确;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二次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向左,此时再松开右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方向向左,车不会运动到B处,D错误.
2. 解放军鱼雷快艇在南海海域附近执行任务,假设鱼雷快艇的总质量为M,以速度v前进,现沿快艇前进方向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鱼雷后,快艇速度减为原来的,不计水的阻力,则鱼雷对地的发射速度为( A )
A. v B. v
C. v D. v
解析:不计水的阻力,鱼雷快艇发射鱼雷的过程动量守恒,则Mv=(M-m)·v+mv2,解得鱼雷的发射速度v2=v,A正确,B、C、D错误.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1,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C )
A. 甲木块的动量守恒
B. 乙木块的动量守恒
C.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D.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守恒
解析: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甲、乙的动量要发生变化,即甲、乙两物体的动量均不守恒;但对于甲、乙所组成的系统因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故动量守恒,A、B错误,C正确;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势能,故系统动能不守恒,D错误.
2. (2024·安徽芜湖一中)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小车,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小车左、右两端.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乙的速度必定小于甲的速度
B. 乙的速度必定大于甲的速度
C. 乙的动量必定小于甲的动量
D. 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
解析:甲、乙两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m甲v甲+m乙v乙+m车v车=0,小车向右运动说明甲、乙两人总动量向左,说明乙的动量大于甲的动量,但由于不知道两人质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速度关系.故选D.
3. 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B )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解析:最终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向右的动量,并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动量守恒,A、D错误;由于小木块与底板间存在摩擦,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B正确,C错误.
考向2 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4. (2024·佛山石门中学)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到达目标地时,将战机上质量为M的导弹自由释放,导弹向后喷出质量为m、对地速率为v1的燃气,则对喷气后瞬间导弹的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 速率变大,为
B. 速率变小,为
C. 速率变小,为
D. 速度变大,为
解析:设导弹飞行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v-mv1,解得喷气后瞬间导弹的速率为v=>v0,故选A.
5. (2024·梅州期末质检)如图所示,已知一个连同装备共80 kg的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太空行走,在离飞船30 m的位置与空间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50 m/s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5 min内返回空间站,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至少一次性向后喷出气体的质量是(不计喷出气体后航天员和装备质量的变化)( D )
A. 0.1 kg B. 0.12 kg
C. 0.14 kg D. 0.16 kg
解析:航天员喷出气体后的最小速度为v==0.1 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解得m=0.16 kg,D正确.
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2 kg,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体B的质量分别为( B )
  
A. 2 m/s,5 kg B. 2 m/s,3 kg
C. 3.5 m/s,2.86 kg D. 3.5 m/s,0.86 kg
解析:由图像可知,碰前A的速度v1= m/s=5 m/s,碰后AB的共同速度v2= m/s=2 m/s,A、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1=v2,解得mB=3 kg,B正确.
7. (2024·福建泉州五中)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的原子核,当它放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C )
A. -v B. -v
C. -v D. -v
解析:取粒子的速度v方向为正方向.设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0=mv+(M-m)v′,解得v′=- ,负号表示向左,C正确,A、B、D错误.
8. 如图所示,质量m=4 kg的小滑块通过细线和质量M=6 kg的小车拴接,中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二者以v1=2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烧断细线后小滑块相对于地面以v2=4 m/s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并离开小车.问在小滑块离开后小车的速度多大?
答案:6 m/s
解析: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设小滑块离开后,小车的速度为v3.小滑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M)v1=Mv3-mv2
代入数值得v3=6 m/s
9. (多选)如图所示,A、B两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C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B木块的右端.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当C在A上滑行时,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当C在B上滑行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无论C是在A上滑行还是在B上滑行,A、B、C三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都守恒
D. 当C在B上滑行时,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解析:当C在A上滑行时,对A、C组成的系统,B对A的作用力为外力,不等于0,故系统动量不守恒,A错误;当C在B上滑行时,A、B已分离,对B、C组成的系统,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B正确;若将A、B、C三木块视为一系统,则沿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C正确,D错误.
10. (2024·佛山石门中学)喷气背包曾经是宇航员舱外活动的主要动力装置.假定宇航员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启动喷气背包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以速度v(以空间站为参考系)持续向后喷出密度为ρ的气体.已知宇航员连同整套舱外太空服的质量为M(含背包及其内气体),则启动喷气时间t后宇航员相对空间站的速度大小为( D )
A. B.
C.   D.
解析:启动喷气时间t后宇航员相对空间站的速度大小为v′,规定宇航员相对空间站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ρvtS·v+(M-ρvtS)v′,解得v′=.故选D.
11. (2024·梅州期末质检)如图甲所示,“打弹珠”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游戏,该游戏的规则为:将手中一弹珠以一定的初速度瞬间弹出,并与另一静止的弹珠发生碰撞,被碰弹珠若能进入小坑中即为胜出.现将此游戏进行简化,如图乙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弹珠A和弹珠B与坑在同一直线上,两弹珠间距x1=1.6 m,弹珠B与坑的间距x2=0.4 m.某同学将弹珠A以v0=5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瞬间弹出,经过时间t1=0.4 s与弹珠B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为vA′=1 m/s,方向向右,且不再与弹珠B发生碰撞.已知两弹珠的质量均为10 g,取g=10 m/s2,将弹珠的运动视为滑动,且弹珠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 求碰撞前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vA和弹珠在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答案:3 m/s 5 m/s2
解析:弹珠在水平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设弹珠A在x1 段的平均速度为,则有
x1=·t1=·t1=1.6 m
代入数值解得vA=3 m/s
弹珠在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m/s2=5 m/s2
(2) 求两弹珠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
答案:0.02 J
解析:设A、B质量都为m,碰后B速度为vB,弹珠A、B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有mvA=mv′A+mvB
解得vB=2 m/s
根据能量守恒得两弹珠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为ΔE=mv-mv′-mv=0.02 J
(3) 通过计算判断该同学能否胜出.
答案:能
解析:弹珠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运动中加速度大小相同,得弹珠B碰后减速到零时通过的位移为
xB==0.4 m=x2
所以碰后B刚好能进入坑中,所以该同学能胜出.课时3 动量守恒定律
核心 目标 1. 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通过理论推导、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2.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三性”,会初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1 系统、内力、外力
1. 系统:由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的__ __叫作一个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2. 内力:系统中__ __间的作用力.
3. 外力:系统__ __的物体施加给系统内的物体的力.
要点2 动量守恒定律
1. 推导:对于图示情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物体,根据动量定理及牛顿第三定律有:
F21Δt=m1v′1-m1v1
F12Δt=m2v′2-m2v2
F1=-F2
联立解得m1v′1+m2v′2= m1v1+m2v2
2.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__ __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表达式: m1v1+m2v2=__ __,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4. 成立条件:系统不受__ __或者所受__ __的矢量和为零.
要点3 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只涉及过程始末两个状态,与过程中受力的细节无关,问题往往能大大简化.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对高速、微观领域,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而动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一个系统初、末状态动量大小相等,即动量守恒.(   )
(2)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若系统不受外力,则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3) 物体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机械能也一定守恒.(   )
(4) 若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则动量不守恒.(   )
(5)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的两个小球,若碰后静止,则碰前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
2.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停有一辆带弧形槽的小车,车上有一木块自A处由静止下滑,最后停在B处,则此后小车将(   )
A. 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小车的运动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1) 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动量守恒.
(2) 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
(3) 近似成立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__远大于__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4) 单方向的动量守恒条件:系统受到的外力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2025·茂名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情形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子弹击入沙袋时间极短,可认为击入过程子弹和沙袋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若子弹击入杆的时间极短,可认为子弹和固定杆组成系统动量守恒
C. 圆锥摆系统动量守恒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024·佛山石门中学)一辆质量m1=3.0×103 kg的小货车因故障停在车道上,后面一辆质量m2=1.5×103 kg的轿车来不及刹车,直接撞入货车尾部而失去动力.相撞时间极短,相撞后两车一起沿轿车运动方向滑行了s=6.75 m停下.已知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则碰撞前轿车的速度大小为(取g=10 m/s2)(   )
A. 3 m/s B. 6 m/s    
C. 9 m/s D. 27 m/s
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性质
1. 矢量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都是矢量,只有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先选定正方向,确定各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后,才能用代数方法运算.
2. 相对性.速度具有相对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选取相对地面的速度.
3. 同时性.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这个“前”是指相互作用前的某一时刻,v1、v2均是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同理,v′1、v′2应是相互作用后的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考向2 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不同表现形式的表达式及说明
(1) 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 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 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与另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Δp=0:系统总动量增量为零.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A.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A、B,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A球速度反向,大小为,B球的速率为,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3∶8 B. 8∶3    
C. 2∶5 D. 5∶2
解题步骤
1. 确定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2. 分析系统内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动量守恒条件.
3. 选取正方向,注意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4. 注意瞬时性,列出方程m1v1+m2v2=m1v′1+m2v′2.等号左侧是作用前(或某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等号右侧是作用后(或另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
5. 求解,说明意义.
1. (2025·茂名期末)如图所示,某物理老师为了演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用细线将一小钢球悬挂在小车的立柱上.演示开始前该老师用右手按住小车,左手拿着小球将细线向左拉开一定角度,并保持整个装置静止在桌面上的A处,若使小车能够运动到右侧较远的B处,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 同时松开两只手
B.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
C.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再松开右手
D.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二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
2. 解放军鱼雷快艇在南海海域附近执行任务,假设鱼雷快艇的总质量为M,以速度v前进,现沿快艇前进方向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鱼雷后,快艇速度减为原来的,不计水的阻力,则鱼雷对地的发射速度为(   )
A. v B. v
C. v D. v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1,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
A. 甲木块的动量守恒
B. 乙木块的动量守恒
C.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D.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守恒
2. (2024·安徽芜湖一中)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小车,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小车左、右两端.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必定小于甲的速度
B. 乙的速度必定大于甲的速度
C. 乙的动量必定小于甲的动量
D. 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
3. 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考向2 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4. (2024·佛山石门中学)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到达目标地时,将战机上质量为M的导弹自由释放,导弹向后喷出质量为m、对地速率为v1的燃气,则对喷气后瞬间导弹的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率变大,为
B. 速率变小,为
C. 速率变小,为
D. 速度变大,为
5. (2024·梅州期末质检)如图所示,已知一个连同装备共80 kg的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太空行走,在离飞船30 m的位置与空间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50 m/s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5 min内返回空间站,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至少一次性向后喷出气体的质量是(不计喷出气体后航天员和装备质量的变化)(   )
A. 0.1 kg B. 0.12 kg
C. 0.14 kg D. 0.16 kg
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2 kg,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体B的质量分别为(   )
  
A. 2 m/s,5 kg B. 2 m/s,3 kg
C. 3.5 m/s,2.86 kg D. 3.5 m/s,0.86 kg
7. (2024·福建泉州五中)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的原子核,当它放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
A. -v B. -v
C. -v D. -v
8. 如图所示,质量m=4 kg的小滑块通过细线和质量M=6 kg的小车拴接,中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二者以v1=2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烧断细线后小滑块相对于地面以v2=4 m/s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并离开小车.问在小滑块离开后小车的速度多大?
9. (多选)如图所示,A、B两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C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B木块的右端.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C在A上滑行时,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当C在B上滑行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无论C是在A上滑行还是在B上滑行,A、B、C三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都守恒
D. 当C在B上滑行时,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10. (2024·佛山石门中学)喷气背包曾经是宇航员舱外活动的主要动力装置.假定宇航员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启动喷气背包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以速度v(以空间站为参考系)持续向后喷出密度为ρ的气体.已知宇航员连同整套舱外太空服的质量为M(含背包及其内气体),则启动喷气时间t后宇航员相对空间站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1. (2024·梅州期末质检)如图甲所示,“打弹珠”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游戏,该游戏的规则为:将手中一弹珠以一定的初速度瞬间弹出,并与另一静止的弹珠发生碰撞,被碰弹珠若能进入小坑中即为胜出.现将此游戏进行简化,如图乙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弹珠A和弹珠B与坑在同一直线上,两弹珠间距x1=1.6 m,弹珠B与坑的间距x2=0.4 m.某同学将弹珠A以v0=5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瞬间弹出,经过时间t1=0.4 s与弹珠B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为vA′=1 m/s,方向向右,且不再与弹珠B发生碰撞.已知两弹珠的质量均为10 g,取g=10 m/s2,将弹珠的运动视为滑动,且弹珠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 求碰撞前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vA和弹珠在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2) 求两弹珠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
(3) 通过计算判断该同学能否胜出.(共42张PPT)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3 动量守恒定律
核心 目标 1. 了解系统、内力和外力,通过理论推导、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2.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三性”,会初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必备知识 记忆理解
1. 系统:由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的_______叫作一个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2. 内力:系统中_______间的作用力.
3. 外力:系统_______的物体施加给系统内的物体的力.
要点
1
系统、内力、外力
整体
物体
以外
1. 推导:对于图示情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物体,根据动量定理及牛顿第三定律有:

F21Δt=m1v′1-m1v1
F12Δt=m2v′2-m2v2
F1=-F2
联立解得m1v′1+m2v′2= m1v1+m2v2
要点
2
动量守恒定律
2.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_________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表达式: m1v1+m2v2=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4. 成立条件:系统不受_______或者所受_______的矢量和为零.
矢量和
m1v1′+m2v2′
外力
外力
动量守恒定律只涉及过程始末两个状态,与过程中受力的细节无关,问题往往能大大简化.
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对高速、微观领域,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而动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
要点
3
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1. 易错辨析
(1) 一个系统初、末状态动量大小相等,即动量守恒. (  )
(2)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若系统不受外力,则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
(3) 物体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机械能也一定守恒. (  )
(4) 若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则动量不守恒. (  )
(5)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的两个小球,若碰后静止,则碰前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  )
×

×
×
×
2.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停有一辆带弧形槽的小车,车上有一木块自A处由静止下滑,最后停在B处,则此后小车将 (  )
A. 向左运动
B. 向右运动
C. 静止不动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小车的运动
解析:小车与物体A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总动量为零,所以当木块停在B处后,末状态系统总动量仍为零,小车仍然不动.C正确.
C
把握考向 各个击破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1) 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动量守恒.
(2) 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
(3) 近似成立条件:系统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 远大于 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4) 单方向的动量守恒条件:系统受到的外力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考向
1
   (2025·茂名期末)如图所示,下列情形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子弹击入沙袋时间极短,可
认为击入过程子弹和沙袋组成的系统,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若子弹击入杆的时间极短,可
认为子弹和固定杆组成系统动量守恒
C. 圆锥摆系统动量守恒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
A
解析:子弹击入沙袋时间极短,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故可认为击入过程子弹和沙袋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正确;若子弹击入杆,杆的固定端对杆有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B错误;圆锥摆系统做圆周运动,故圆锥摆系统合外力不为零,动量不守恒,C错误.
   (2024·佛山石门中学)一辆质量m1=3.0×103 kg的小货车因故障停在车道上,后面一辆质量m2=1.5×103 kg的轿车来不及刹车,直接撞入货车尾部而失去动力.相撞时间极短,相撞后两车一起沿轿车运动方向滑行了s=6.75 m停下.已知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则碰撞前轿车的速度大小为(取g=10 m/s2) (  )
A. 3 m/s B. 6 m/s    
C. 9 m/s D. 27 m/s
2
D
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性质
1. 矢量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都是矢量,只有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先选定正方向,确定各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后,才能用代数方法运算.
2. 相对性.速度具有相对性,公式中的v1、v2、v′1和v′2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选取相对地面的速度.
3. 同时性.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这个“前”是指相互作用前的某一时刻,v1、v2均是此时刻的瞬时速度;同理,v′1、v′2应是相互作用后的同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不同表现形式的表达式及说明
(1) p=p′: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 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 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与另一个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Δp=0:系统总动量增量为零.
考向
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则 (  )
A.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
3
解析: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前A、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说明A、B两球的速度方向均向右,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所以碰撞前vA>vB,所以左方是A球.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m/s,所以碰撞后A球的动量是2 kg·m/s,碰撞过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mAvA+mBvB=mAv′A+mBv′B,所以碰撞后B球的动量是10 kg·m/s,根据mB=2mA,所以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A正确,B、C、D错误.
A
4
C
解题步骤
1. 确定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2. 分析系统内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判断是否满足动量守恒条件.
3. 选取正方向,注意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4. 注意瞬时性,列出方程m1v1+m2v2=m1v′1+m2v′2.等号左侧是作用前(或某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等号右侧是作用后(或另一时刻)各物体的动量和,不同时刻的动量不能相加.
5. 求解,说明意义.
随堂内化 即时巩固
1. (2025·茂名期末)如图所示,某物理老师为了演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用细线将一小钢球悬挂在小车的立柱上.演示开始前该老师用右手按住小车,左手拿着小球将细线向左拉开一定角度,并保持整个装置静止在桌面上的A处,若使小车能够运动到右侧较远的B处,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 同时松开两只手
B.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
松开右手
C.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再松开
右手
D. 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二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
B
解析:同时松开两只手,钢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为0,小球向右运动时,车往左运动,小球向左运动时,车往右运动,车只会在原来位置左右往复运动,无法持续向右运动到B处,A错误;先松开左手,当小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再松开右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为0,小球向左运动时,车往右运动,小球向右运动时,车往左运动,车只会在原来位置左右往复运动,无法持续向右运动到B处,C错误;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再松开右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方向向右,车最终会运动到B处,B正确;先松开左手,当小球第二次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向左,此时再松开右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总动量方向向左,车不会运动到B处,D错误.
A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1,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  )
A. 甲木块的动量守恒
B. 乙木块的动量守恒
C.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D.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能守恒
C
解析: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甲、乙的动量要发生变化,即甲、乙两物体的动量均不守恒;但对于甲、乙所组成的系统因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故动量守恒,A、B错误,C正确;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势能,故系统动能不守恒,D错误.
2. (2024·安徽芜湖一中)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小车,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小车左、右两端.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乙的速度必定小于甲的速度
B. 乙的速度必定大于甲的速度
C. 乙的动量必定小于甲的动量
D. 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
解析:甲、乙两人和小车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所以动量守恒,m甲v甲+m乙v乙+m车v车=0,小车向右运动说明甲、乙两人总动量向左,说明乙的动量大于甲的动量,但由于不知道两人质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速度关系.故选D.
D
3. 如图所示,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  )
A. 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 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二者一起向右运动
C. 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
向右运动
D. 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左运动
解析:最终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向右的动量,并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动量守恒,A、D错误;由于小木块与底板间存在摩擦,小木块最终将相对木箱静止,B正确,C错误.
B
考向2 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4. (2024·佛山石门中学)如图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五代隐形战机“歼-20”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到达目标地时,将战机上质量为M的导弹自由释放,导弹向后喷出质量为m、对地速率为v1的燃气,则对喷气后瞬间导弹的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
5. (2024·梅州期末质检)如图所示,已知一个连同装备共80 kg的航天员,离开空间站太空行走,在离飞船30 m的位置与空间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装备中有一个高压气源,能以50 m/s的速度喷出气体.航天员为了能在5 min内返回空间站,他需要在开始返回的瞬间至少一次性向后喷出气体的质量是(不计喷出气体后航天员和装备质量的变化) (  )
A. 0.1 kg B. 0.12 kg
C. 0.14 kg D. 0.16 kg
D
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已知A物块的质量mA=2 kg,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碰撞并一起运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碰撞后的速度及物体B的质量分别为(  )
A. 2 m/s,5 kg
B. 2 m/s,3 kg
C. 3.5 m/s,2.86 kg
D. 3.5 m/s,0.86 kg
B
7. (2024·福建泉州五中)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的原子核,当它放出质量为m,速度为v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  )
C
8. 如图所示,质量m=4 kg的小滑块通过细线和质量M=6 kg的小车拴接,中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二者以v1=2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烧断细线后小滑块相对于地面以v2=4 m/s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并离开小车.问在小滑块离开后小车的速度多大?
答案:6 m/s
解析: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设小滑块离开后,小车的速度为v3.小滑块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M)v1=Mv3-mv2
代入数值得v3=6 m/s
9. (多选)如图所示,A、B两木块紧靠在一起且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木块C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行,最后停在B木块的右端.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C在A上滑行时,A、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当C在B上滑行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无论C是在A上滑行还是在B上滑行,A、B、C三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都守恒
D. 当C在B上滑行时,A、B、C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C
解析:当C在A上滑行时,对A、C组成的系统,B对A的作用力为外力,不等于0,故系统动量不守恒,A错误;当C在B上滑行时,A、B已分离,对B、C组成的系统,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B正确;若将A、B、C三木块视为一系统,则沿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C正确,D错误.
10. (2024·佛山石门中学)喷气背包曾经是宇航员舱外活动的主要动力装置.假定宇航员与空间站保持相对静止.启动喷气背包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以速度v(以空间站为参考系)持续向后喷出密度为ρ的气体.已知宇航员连同整套舱外太空服的质量为M(含背包及其内气体),则启动喷气时间t后宇航员相对空间站的速度大小为
(  )
D
11. (2024·梅州期末质检)如图甲所示,“打弹珠”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游戏,该游戏的规则为:将手中一弹珠以一定的初速度瞬间弹出,并与另一静止的弹珠发生碰撞,被碰弹珠若能进入小坑中即为胜出.现将此游戏进行简化,如图乙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弹珠A和弹珠B与坑在同一直线上,两弹珠间距x1=1.6 m,弹珠B与坑的间距x2=0.4 m.某同学将弹珠A以v0=5 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瞬间弹出,经过时间t1=0.4 s与弹珠B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为vA′=1 m/s,方向向右,且不再与弹珠B发生碰撞.已知两弹珠的质量均为10 g,取g=10 m/s2,将弹珠的运动
视为滑动,且弹珠A、B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 求碰撞前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vA和弹珠在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答案:3 m/s 5 m/s2
(2) 求两弹珠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
答案:0.02 J
(3) 通过计算判断该同学能否胜出.
答案:能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