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志士之进取与隐士之超脱的心灵之歌
——《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阅读




1.诵读并感受诗歌韵味,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2.把握诗眼,感受不同的人生状态,领悟诗歌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入世”和“出世”的人生态度
中国士大夫往往在这两种心态中不停切换,怀揣着儒家精神,像曹操那样踌躇满志、积极入仕,但是仕途失意的时候,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道家精神,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无论是曹操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入世”人生态度,还是陶渊明向往田园、淡泊名的“出世”的人生态度,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也都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两种典型的文化心态。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朱光潜
风骨相传“跨越时空的对话”
人物 家庭出身 先天性格 时代背景 社会思潮 诗中形象
志士曹操
隐士 陶渊明
风骨相传“跨越时空的对话”
人物 家庭出身 性格 时代背景 社会思潮 诗中形象
志士曹操 官宦世家 太尉之子 豪侠任性 放荡不羁 士族门阀制度门第选拔 社会责任感、指陈时政、 求真务实。 求贤若渴、英雄本色、志士
隐士 陶渊明 小官吏家庭,寒门士子 娴静孤傲 不同流俗 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 玄学、佛学、老庄生死、虚幻精神世界 坚守本真、渴望自由、隐士
《短歌行》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208)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54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发,创作了这首《短歌行》。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内容大致分两类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归园田居》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陶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陶渊明少年时受传统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他的诗中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之类的言词。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陶渊明的理想注定难以化为现实。陶渊明29岁时进入官场,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到他39岁时,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41岁时,他为彭泽县令,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辞官归田(《归去来兮辞》)。从此,他结束了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自主学习
1、 大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找出两首诗中的诗眼,填写表格!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诵读诗歌
(pì)
(jīn)
(wèi)
(yōu)
(duō)

(qì)
(yàn)
(zā)
(b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诵读诗歌
ài
zhuō
yìn
fán
学习活动一:梳理诗歌内容,填写表格
诗歌 题材 节奏 情感风格 时代背景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其一)》
诗歌 题材 节奏 情感风格 时代背景
《短歌行》 抒情诗 短促、激越 慷慨悲凉 雄心壮志 赤壁大战前夕宴饮宾客之时
《归园田居(其一)》 田园诗 舒缓、平和 恬淡宁静 追求自由 几仕几隐
官场黑暗
最终辞官
初步诵读·感知内容

抓住诗眼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短歌行》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内容 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内容 情感
忧:人生苦短
以酒解忧
渴望贤才,
礼遇贤才。
忧:贤才难得,
思念贤才。
召唤贤才,
广纳贤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后感觉?

内容 思想情感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 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内容 思想情感
厌恶官场,
向往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 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热爱田园生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回归田园后的
欣喜之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忧”与“归”
当下困难 精神归属 人生态度
曹操
陶渊明
渴望“天下归一”
官场黑暗
“复得返自然”的淡泊、追求自由
贤才难得
官场
田园
篇目 内容 形式 情感
诗眼 意象 意境 诗人形象 主题 手法 语言风格 抒情方式 所抒之情
短歌行
归园田居
阅读比较
篇目 内容 形式 情感
诗眼 意象 意境 诗人形象 主题 手法 语言风格 抒情方式 所抒之情
短歌行 忧 酒 朝露 明月 乌鹊 苍茫开阔 雄浑激昂 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求贤若渴的志士 渴望贤才、与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设问 借代 比兴 比喻 用典 引用 高昂激越 慷慨悲凉 直接抒情 借典抒情 为时光易逝、贤才难得、
功业未成而忧
建功立业的宏愿
归园田居 归 尘网、樊笼羁鸟、池鱼榆柳、桃李村、烟 狗、鸡 恬淡宁静 优美祥和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和精神独立的隐士 厌恶官场、热爱自然、坚守本真 比喻 白描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视听结合 借景抒情 清新质朴 平淡自然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厌恶官场
热爱田园
追求自由
阅读比较
《短歌行》艺术赏析(主题/手法/语言/情感)
①主题鲜明,情感深挚。主题鲜明,即曹操对贤才的极度渴望和希望借助人才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天下的宏伟抱负。这一主题贯穿全诗,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性和目的性。同时,情感深挚而复杂,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又有对贤才难得的忧虑,还有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这些情感相互交织,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动人的力量。
②手法多样,表达巧妙。1.比喻手法: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诗句,用朝露比喻人生短暂,引出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时光易逝的忧虑。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等诗句,用高山和大海比喻自己广纳人才的胸怀和决心。2.借代修辞:诗中“杜康”代指酒,“青青子衿”代指贤才。这种借代修辞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精炼和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3.引用手法:诗中多次引用《诗经》等,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表达曹操对贤才的礼遇和欢迎之情。4。用典手法:引用“周公吐哺”等典故,以周公自比,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这种用典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5.设问
③语言质朴,气韵沉雄。全诗以沉稳顿挫的笔调写成,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感。同时,诗歌的气韵沉雄,情感充沛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④情感理智,完美结合。在情感表达上既有深沉的忧叹和慷慨的豪情,又有理智的思考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贤才难得的忧虑等感性情感,又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追求政治理想的坚定信念等理性思考。这种情感与理智的完美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归园田居》艺术赏析(主题/手法/语言/情感)
①主题鲜明,情感深挚。主题鲜明,描写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厌恶、对自由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坚守本真、回归自我的精神追求。同时,情感真实动人,他不说“官场多可恨”,只说“误落尘网中”,用“尘网”比喻官场的束缚,语气里有懊悔却不抱怨,情感表达不激昂、不悲切,而是像“说日常事”一样克制,却处处透着“回归本心”的真挚。
②手法多样,表达巧妙。1.比喻手法:以“尘网”“樊笼”喻官场,既写出官场对天性的压制,也暗含“误入其中”的懊悔。以“羁鸟”“池鱼”喻自身, 把困于官场的自己比作“被关的鸟”“圈养的鱼”,“恋旧林”“思故渊”则直接点出对田园的本能渴望。2.白描:用“不加修饰的实景”,如写居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不用等修饰,写环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只描摹事物本貌,不添加主观评价。3.对比手法:环境对比:官场是“尘网”“樊笼”,充满“尘杂”;田园是“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满是“闲静”。心境对比:在官场时,诗人是“误落”的懊悔、“久在”的压抑;归田园后,是“户庭无尘杂”的释然、“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一“苦”一“乐”的心境反差。 4 4.动静结合 ; 5.远近结合;6.视听结合;7.借景抒情:诗人不直接说“我快乐/满足”,而是将情感藏在田园景物的描写里。
③语言质朴,字字含情。用词直白,如写居所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表述平实,没有修饰。韵律节奏流畅自然,开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四句节奏轻快,像在直白剖白“本性与官场的矛盾”,“误落”二字带点懊悔的语气,“三十年”又拉长了时间感,让“被束缚的漫长”更有冲击力。
④情感层次极为鲜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写出了对官场束缚的懊悔与厌弃;“性本爱丘山,”写出对田园生活的本能向往与热爱;“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出对身心归位的释然与欣喜。
英雄的慷慨悲歌
人生苦短
功业未就
贤才难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建功立业
悲凉苍劲 高昂激越
个人的
生命意识
个人的
价值实现
志士之忧
内容梳理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
对官场的厌恶
因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对田园的热爱
归向田园
复得返自然
对田园的热爱
因归而乐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自由闲适,悠然自得
辞旧我的别辞
迎新我的颂歌
隐士之悠
内容梳理
小结
生逢乱世,
他们胸怀刑天之猛志、儒者之襟抱、独立之精神;
上下求索,笑傲风雨。观海碣石,宏志万里;采菊东篱,高情千载。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都是他们诗意栖居的最美姿态。
批判性思维群文阅读
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代枭雄,一个是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
假如他们穿越时空相遇,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编写一段志士与隐士的对话。要求:1.对话要得体,符合人物的身份和阅历;2.不少于4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