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辛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辛中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业达标测试八年级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关于“影”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C.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 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先上升后下降
3. 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θ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θ2,则(  )
A. θ1=30°,θ2=30° B. θ1=30°,θ2=60°
C. θ1=60°,θ2=60° D. θ1=60°,θ2=30°
4. 如图的钟面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真正的时间是(  )
A. 4:35 B. 7:35 C. 4:25 D. 7:25
5. 如图,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竖直放置,点光源在平面镜内成三个像,现让点光源S在水平面内沿圆周顺时针运动,则可以观察到镜子内的三个像
A. 全都做顺时针运动
B. 全都做逆时针运动
C. 一个顺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逆时针运动
D. 一个逆时针运动,另外两个顺时针运动
6. 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是(  )
A. 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
B. 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
C. 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
D. 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像
7.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入射角等于30° B. 的右边是玻璃
C. 是界面 D. 折射角等于50°
8. 一束光线与水面成45°角由空气射向水面,关于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大于90° B. 小于90°
C. 等于90° D. 无法判断
9.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 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1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病人体温,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病房进行消毒。关于红外线测温仪和紫外线消毒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红外线热作用强的特性,紫外线消毒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B. 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红外线热作用强的特性,紫外线消毒灯利用紫外线灭菌
C. 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红外线的遥控特性,紫外线消毒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D. 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红外线的遥控特性,紫外线消毒灯利用紫外线灭菌
11.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 小行星与探测器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 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12. 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 把相机向上举高 B. 向前再走几步
C. 向后退几步 D. 向地面蹲下
13. 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放大的实像
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15.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6. 如图,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
A B.
C. D.
17. 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大于20cm B.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C. 一定小于8cm D.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18.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成清晰的像 B. 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 成倒立的放大的像 D. 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二、填空作图题(填空每空1分计15分,作图每题3分计9分,共24分)
19. 同学们在教室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反射的缘故.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些(选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从______进入______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20.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增大/不变/减小).
21.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
22. 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3. 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这个简易照相机的______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镜头,______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A端朝着______,B端朝着______。(填“较暗的室内”或“明亮的室外”)
24. 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在玻璃砖AC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5. 如图所示,小明在房间的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客厅沙发上B点的爸爸,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
( )
26.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
三、实验题(每空1分,分数分别是7+9+2+4分,共22分)
27.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______,并保持硬纸板A、B两部分在______。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3)∠FON是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4)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________。
(5)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表:
入射角 反射角
30° 30°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__________的结论。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_______。
28.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M是一块_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平板玻璃”或“较厚平板玻璃”)。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体与像______的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点亮蜡烛A,移动M后面没有点亮的同样的蜡烛B,直到从前面不同位置看去,M后面的B好像被点亮似的。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当蜡烛A慢慢靠近M时,观察到蜡烛像B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在M后面挡一张黑纸,通过M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在黑纸上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若在实验中,不能使A与B的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桌面______放置所致,在实验中利用镜后蜡烛与镜前蜡烛的像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这个实验方法是______。
29.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折射角γ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
30. 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步骤如下:
(1)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处,把蜡烛和光屏分别安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然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2)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______,直到呈现出最清晰的像,然后记录蜡烛和光屏分别到______的距离。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处,接下来的探究操作不必要的是(  )(填字母)。
A. 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蜡烛的像
B. 在凸透镜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C. 在凸透镜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
北辛中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业达标测试八年级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B
二、填空作图题(填空每空1分计15分,作图每题3分计9分,共24分)
【19题答案】
【答案】 ①. 漫反射 ②. 浅 ③. 水 ④. 空气
【20题答案】
【答案】 ①. 直线传播 ②. 左 ③. 不变
【21题答案】
【答案】 ①. 8 ②. 不能
【22题答案】
【答案】 ①. 放大镜 ②. 虚像
【23题答案】
【答案】 ①. 凸透镜 ②. 半透明纸 ③. 较暗的室内 ④. 明亮的室外
【24题答案】
【答案】
【25题答案】
【答案】
【26题答案】
【答案】
三、实验题(每空1分,分数分别是7+9+2+4分,共22分)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垂直 ②. 同一平面
(2)顺 (3)反射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 ①.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28题答案】
【答案】(1)较薄平板玻璃
(2)到玻璃板的距离 (3)大小
(4) ①. 相等 ②. 不变 ③. 仍能 ④. 不能
(5) ①. 垂直 ②. 等效替代法
【29题答案】
【答案】 ①.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②. 入射角较小时,折射角γ与入射角i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
【30题答案】
【答案】(1)同一高度
(2) ①. 光屏 ②. 凸透镜
(3)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