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坐井观天》教案(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坐井观天》教案(逐字稿)

资源简介

《坐井观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观、沿等生字。会写“观”“呀”等字。
分解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了解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 分解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了解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说法不一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就叫做——(齐读课题)
生:坐井观天
师:读得很准确,井是后鼻音。再读。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字表示看的意思,猜猜是哪个字?(观)。观是左右结构的字,你是从观的哪个部件看出来的?(见)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观”字。强调“观”这个字左边的“又”长捺要变成点,右边紧挨一个“见”,撇尖穿到点下边。
师:“坐井观天”什么意思?
生:坐在井里看天
师:谁坐在井里看天?
生:青蛙
师:这个故事另一个主人公,小鸟呢,它在什么位置?
生:井沿(井边)。
师:谁来在黑板上贴一贴他们的位置。
师:你是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
师:你真会找信息。那“井沿”是什么意思?
生:井的边
师:沿就是边,河的边叫—— 桌的边叫——床的边叫—— 窗的边叫——(抽生答)
板块二
二、解决字词,扫清障碍。
师:要想读好课文,我们首先得读好本课的重点词语。出示——
师:有办法区分这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字吗?
生:喝水 口渴(口渴需要水 喝水要用嘴)
板块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现在你们和词语交上朋友了,相信课文你们会读得更流利。
出示要求——请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捧书——
师:刚才你们读得很认真,眼睛都像长在书上了一样。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故事中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
生:争论天有多大
师:你很会总结(板书:争论天有多大?)现在我们走进故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争论的。
出示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 (几个要求、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生:
师:(出示答案)现在看你勾画得和老师是否一样出示勾画答案,有错请改正。
师:这个故事有几次对话?
生:三次
师:这个故事围绕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展开。我们先走进他们的第一次对话。你来读小青蛙说的话。
生:你从哪儿来呀?(你关注到了标点符号。你关注到了重点词语。你关注到了语气语调。)
师:相机评价(哪儿是儿化音,呀轻声语气词,问句语调上扬)
师:全班一起来像小青蛙那样问问吧。
生:
师: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呢?你来读
生:
师:你从小鸟的回答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
生:小鸟从天上来,它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师:它飞了多远?
生 :一百多里。
师: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跟着小鸟来飞一飞吧!(配乐出示动画)小鸟飞呀飞,飞过了一望无际的田野,飞过了险峻的高山,飞过了茂密的树林里。小鸟继续飞,它飞到了哪里?
生:草原
师:就这样,它飞了一百多里!绕着操场可是有两百多圈呢!这个时候小鸟感觉怎么样?
生1 :很累,很渴。
师:谁来当一当这只又累又渴的小鸟。
生:
师:读得真好,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
生: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师: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会在文本中找答案了。
师:大话,怎么理解。
生:夸张的话、不真实的话
师:在青蛙的眼里,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
生:一百公里
师:是呀,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在青蛙眼里就是大话。青蛙觉得天有多大?
生:井口那么大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小青蛙体验一下。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
全班体验: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放到你的眼睛上,抬头向上看。
师:现在你能读懂小青蛙说的话了吧?井口那么大的天,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是什么?
生:不用飞那么远。(需要飞那么远)2个选项
师:问中有答案叫做反问句,能够加重语气,请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听了青蛙的话,小鸟怎么回答的呢?
生:
师:这里有一个四字词。
生:无边无际
师:什么意思?
生:没有边际。
师:“无边无际”,这个“际”也是“边”的意思,“无边无际”也就是说大得看不到边了。生活中除了有无边无际的天空,还有无边无际的什么呢?出示图片:沙漠、大海、草原、星空。
生看图说:这是无边无际的……。(师提示把话说完整)
师:这些事物都是无边无际的。小鸟认为天是?
生:无边无际(板书)
师:谁能来读一读,读出无边无际的天?
生:读
师:你读出了小鸟眼中广阔的天空。老师也想加入,我来做青蛙,你们来演小鸟。
师生合作读。
板块四
聚焦思维,扩展阅读
师:小鸟说天无边无际,青蛙相信吗?
生:不相信
师: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青蛙笑了。
师: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青蛙天天坐在井里。
师:什么是“天天”?——生答
“天天”就是每天。青蛙昨天看到的天是井口那么大,今天看到的天也是井口那么大,青蛙从出生到现在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才会说“我不会弄错的”谁来读出它肯定的语气?
生:读
师:你抓住了( ),读出了这只青蛙的坚定。孩子们,第三次对话中有两个笑,一次是青蛙笑,一次小鸟也笑了,他们各自是怎么想的?分别笑什么呢?同桌讨论。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谁读青蛙,谁读小鸟,其他同学读旁白。
师:是什么原因让小鸟和青蛙对“天到底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
生:他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眼界就不一样,一个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一个只从井底看过天,所以看法不一样。
师:是啊,青蛙天天坐在井底看天,视线受到井壁的限制,认识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像这只青蛙一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全面的看待问题。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眼界开阔,就要多学习外界的东西,不要自我封闭,不能自以为是。这样就是只井底之蛙。
生:是说他目光狭窄
生:是说他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
师:一个人要怎样才能不做井底之蛙?
生:要多出去走一走
师:是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一句诗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希望今后小朋友们也要多角度、全面看待问题。
师: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青蛙一样的人?你会怎么去面对他?你自己有没有类似青蛙的经历?
生:
师:像这种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的故事,我们称为寓言故事,下来将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