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械波 课时2 波的描述(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机械波 课时2 波的描述(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课时2 波的描述
核心 目标 1. 能用描点法作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
2. 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1 波的图像
1. 图像的建立
如图所示,横坐标x对应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__平衡位置__,纵坐标y对应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在xOy平面上,画出各点(x,y),用__平滑的曲线__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波的图像.
2. 图像的意义
波的图像描述的是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的各个质点离开__平衡位置__的位移.
3. 简谐波
波形图像是__正弦曲线__,这样的波叫作__正弦波__,也称为简谐波.简谐波在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在做__简谐运动__.
要点2 波长、频率和波速
1. 波长:在波的传播方向上,__振动相位__总是相同的两个__相邻__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在横波中,两个__相邻波峰__或两个__相邻波谷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__相邻疏部__或两个__相邻密部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 周期、频率
(1)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__相同的__,都等于__波源__的振动周期或频率.
(2)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__一个波长__.
(3) 周期T与频率f互为__倒数__,即f=.
3. 波速:v==__λf__.指波在介质中__传播__的速度.机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__匀速__传播.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简谐波中的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 )
(2) 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 )
(3) 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波形相同.( √ )
(4) 同种均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波,传播速度越快.( × )
(5) 由v=λf可知,波速是由波源振动的频率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的.( × )
2. (多选)对机械波,下列关于公式v=λ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 v=λf在一切波中均成立
B. 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
C. 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 由v=λf知波长是4 m的声波为波长是2 m的声波传播速度的两倍
解析:公式v=λf在一切波中均成立,A正确;机械波的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频率f无关,所以B、D错误;对同一列波,其频率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C正确.
考向1 波的图像的理解
1. 波的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__各个质点__运动情况的“定格”.可以将波的图像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 简谐波的图像是__正(余)弦曲线__,是最简单的一种波,各个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即振幅)都相等.
3. 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图像中的位移正方向的最大值,波谷即图像中的位移负方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
  (2024·广州天河区期末)(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M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则这列波( CD )
A. 波长是2 cm
B. 波速是0.1 cm/s
C. 传播方向是沿x轴负方向
D. 在一个周期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是8 cm
解析: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是20 m,A错误;题中波的传播周期未知,所以波速无法确定,B错误;根据“上下坡法”可知该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负方向,C正确;在一个周期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是4A=8 cm,D正确.
 (2024·深圳高级中学)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B质点从0时刻起经过3 s第一次到达波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简谐波的周期为12 s
B. 原点处质点再经过1 s,通过的路程为10 cm
C. 简谐波的波速为10 cm/s
D. 某个时刻A和B两质点的振动方向可能相同
解析:由图可知波长λ=40 cm,振幅A=10 cm,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此时B向上运动,B质点从0时刻起经过3 s第一次到达波谷,则T=3 s,故T=4 s,A错误;波速v== cm/s=10 cm/s,C正确;原点处质点再经过1 s即T时间,通过的路程大于10 cm,B错误;A、B两质点刚好相差半个波长,它们的振动方向时刻相反,D错误.
由波的图像获得的三点信息
1. 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
2. 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振幅A及波长λ.
3. 若已知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考向2 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方法 内容 图像
“带动”法 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质点,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点上方,则P向上振动;若P′在下方,则P向下振动
“上下坡”法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同侧”法 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
“微平移”法 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由对应同一横坐标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断振动方向
“首首相对”法 横波是条正(余)弦线,峰点、谷点、临界点,传播、振动方向间,首首相对(或尾尾相对).其意思是峰点与谷点是振动方向改变的临界点,用箭头表示传播与振动方向,则在临界点画出的箭头“首首相对”(或尾尾相对),如图所示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时刻横波的波形图,则( AD )
A. 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右向左传播的
B. 若质点b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
D.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上运动
解析: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若a、b向下运动,则波向左传播,B错误,A正确;若波向左传播,则c向上运动,D正确.
考向3 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及其关系
1. 波速v由__介质__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一般__不同__,与波的频率、波长等无关.
2. 频率f由__波源__决定.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也不会发生变化.
3. 决定波长的因素:__波速__和周期或__频率__.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f__不变__,v__发生变化__,会导致波长λ发生变化.
波长表示波在空间上的__周期性__.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位移在任何时刻都相同,而且振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相同,即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相同.
 (2024·广州市第二中学)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分别拉一根长为1.2 m的绳两端A、B,t=0时刻,两同学同时抖动绳子两端,使A、B开始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产生沿绳传播的两列波,振源为A的波波速为v1,振源为B的波波速为v2.t=0.4 s时,两列波恰好传播到P、Q两点,波形如图所示,则( D )
A. 两列波起振方向相反
B. v1=2v2
C. 两列波周期相同
D. 再过0.8 s,两列波第一次相遇
解析:图示时刻两列波恰好传播到P、Q两点,根据上下坡法可得P、Q两点起振方向竖直向上,因此两列波起振方向相同,A错误;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因在同一种介质传播,故传播速度相同,B错误;质点A振动周期为TA=2t=0.8 s,质点B振动周期TB=t=0.4 s,C错误;两列波传播速度相同均为v== m/s=0.5 m/s,由图可知,两列波第一次相遇位置在x=0.6 m处,则从图示时刻到第一次相遇所用时间为Δt== s=0.8 s,D正确.
1. 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波速不变;但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振动速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2. 波的传播距离s与波速v之间的关系为s=vt.
1. (2024·江门期末)(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0.1 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 波长为6 m
B. 波速为10 m/s
C. 波向x轴的负方向传播
D. 振幅为10 cm
解析:由题图可知,振幅为10 cm,波长为4 m,A错误,D正确;由题意可知=0.1 s,可得T=0.4 s,波速为v==10 m/s,B正确;由“同侧法”可知,波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C错误.
2. (2024·广州省实验中学)我国的YLC-2E型反隐形米波雷达能探测到450公里外超音速飞行的各类隐形战斗机,堪称隐形战斗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 m~10 m范围内,一列米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是波上的两个质点,接下来质点Q比质点P先到达波峰,再经过t0时间,质点Q在t=0时刻后第一次到达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t=0时刻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将减小
C. 该波的频率为
D. 该波的波速为
解析:根据题意,质点Q比质点P先到达波峰,可知该时刻Q点振动方向向上,P点振动方向向下,根据同侧法可知该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A错误;t=0时刻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P衡位置,则速度将增大,B错误;该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图示,从t=0时刻后第一次到达波谷,需要经过T,则根据t0=T,f=,解得该波的频率为f=,C正确;该波的波长为8 m,则该波的波速为v===,D错误.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波的图像的理解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下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C )
A. A=1 m f=5 Hz
B. A=0.5 m f=5 Hz
C. A=0.5 m f=2.5 Hz
D. A=1 m  f=2.5 Hz
解析:由图可知,A=0.5 m,λ=4 m;经0.6 s,N点开始振动,波速v= m/s=10 m/s;所以频率f== Hz=2.5 Hz,A、B、D错误,C正确.
2. (2024·清远期末)相距18 m的甲、乙两条船停在湖中,某时刻开始波源以0.2 Hz的频率上下振动,形成的水波可视为简谐横波,波源和甲、乙两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发现当甲船位于波谷时,乙船位于波峰,且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这列波的速度为2.4 m/s
B. 这列波的波长为15 m
C. 这列波的周期为0.5 s
D. 一段时间后甲船靠近乙船
解析:当甲船位于波谷时,乙船位于波峰,且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即两船之间的距离等于1.5个波长,得λ=12 m,B错误;这列波的速度v=fλ=2.4 m/s,A正确;这列波的周期T==5 s,C错误;甲、乙两船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即甲、乙两船不会靠近,D错误.
考向2 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3. (2025·湛江期末)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左传播,振幅为A,某时刻介质中质点a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经周期,质点a位于平衡位置的( A )
A. 上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大于
B. 上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等于
C. 下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大于
D. 下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小于
解析:简谐横波向左传播,由图可知a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速度减小,经周期,质点a从位移正向最大处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在平衡位置上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大于.A正确,B、C、D错误.
4.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
A. 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B. 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C. 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 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解析: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4 m,A正确;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可知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波速为v== m/s=10 m/s,B、C正确;由于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D错误.
考向3 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及其关系
5. (2024·深圳高级中学)机械波的频率是f,周期是T,波长是λ,传播速度是v,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
A. v= B. v=λT
C. v= D. v=
解析:根据机械波波长、波速和频率与周期的关系有v=,λ=.故选D.
6. 某同学抓住绳子一端在0~2 s内做了两种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绳端起振方向向下
B. 前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1∶2
C. 前后两次形成的绳波波速之比为2∶1
D. 前后两次形成的绳波波长之比为2∶1
解析:由图可知,绳端起振方向向上,A错误;由图可知,前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2∶1,B错误;相同介质波速不变,波速之比为1∶1,C错误;根据λ=vT 可知,波长之比为2∶1,D正确.
7. (2024·梅州期末)湖面上停着A、B两只小船,相距s=16 m,从水波传播到小船A开始计时,在20 s内A完成10次全振动,B完成8次全振动,两只小船都视为质点.则水波的传播速度为( A )
A. v=4 m/s B. v=8 m/s
C. v=16 m/s D. v=20 m/s
解析:由于从水波传播到小船A开始计时,在20 s内A完成10次全振动,则周期为T= s=2 s,而此时间间隔内,B完成8次全振动,表明波从A传播到B经历时间为t=2T=4 s,根据v=,解得波传播速度为v=4 m/s.故选A.
8. (2024·福建长乐一中)(多选)t=0时刻一列机械波波形如图所示,A与B两质点相距1 m,此时A点速度方向沿y轴向上,经过0.02 s,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BD )
A. 该波的波长λ=4 m
B.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 该波的传播速度v=12.5 m/s
D. 该波的周期T=0.08 s
解析:由图示波形图可知,A、B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由题意可知,A与B两质点相距1 m,则波长λ=2 m,A错误;质点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结合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正确;此时质点A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过T第一次到达波峰,则波的周期为T=0.08 s,D正确;波速为v== m/s=25 m/s,C错误.
9. 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C )
A. 频率是30 Hz
B. 波长是3 m
C. 波速是1 m/s
D. 周期是0.1 s
解析:木块的上下运动反映了所在位置水面质点的振动情况,即波传播方向上的质点每分钟完成30次全振动,因此其频率为f===0.5 Hz,A错误;又因为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所以sAB=λ,解得波长为λ==2 m,B错误;周期为T= s=2 s,根据波长、波速、周期间关系可知,这列水面波的波速为v== m/s=1 m/s,C正确,D错误.
10. (2024·广州期末)如图所示,手握绳a端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的一列简谐横波以速度v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在x轴上a、b间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b点处质点经过t0时间刚好第3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t=0时刻,绳端a正在向下振动
B. 绳端a的振动频率为
C. 若将波的振动频率增大一倍,则波的传播速度也增大一倍
D. 若将波的振动频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简谐波的波长也会增大为原来的2倍
解析:根据同侧法,由图可知,t=0时刻,绳端a正在向上振动,A错误;根据同侧法,由图可知,t=0时刻,b点处质点正在向上振动,则有t0=T+2T,解得T=,则绳端a的振动频率为f==,B正确;波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与波的振动频率无关,则将波的振动频率增大一倍,波的传播速度不变,由公式v=λf可知,简谐波的波长减小为原来的,C、D错误.
11. 在t=0时刻,位于x=0处的质点O开始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经0.4 s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B是平衡位置为x=7 m处的质点,A是平衡位置为x=2 m处的质点.
(1) 求该简谐波的波速v.
答案:5 m/s
解析:结合题图可分析出,该简谐波的周期为
T=0.4×2 s=0.8 s
波长为λ=2×2 m=4 m
故该简谐波的波速为v==5 m/s
(2) 从t=0到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的过程中,求质点A通过的路程s.
答案:30 cm
解析:当t=0.4 s时,x=1 m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则从t=0.4 s到B第一次到达波峰需要的时间为
Δt== s=1.2 s=T
所以从t=0到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的过程中,质点A运动的时间为Δt,通过的路程为s=6A=6×5 cm=30 cm课时2 波的描述
核心 目标 1. 能用描点法作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
2. 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1 波的图像
1. 图像的建立
如图所示,横坐标x对应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__ __,纵坐标y对应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在xOy平面上,画出各点(x,y),用__ __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波的图像.
2. 图像的意义
波的图像描述的是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的各个质点离开__ __的位移.
3. 简谐波
波形图像是__ __,这样的波叫作__ __,也称为简谐波.简谐波在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在做__ __.
要点2 波长、频率和波速
1. 波长:在波的传播方向上,__ __总是相同的两个__ __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在横波中,两个__ __或两个__ 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__ __或两个__ 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 周期、频率
(1)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__ __,都等于__ _的振动周期或频率.
(2)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__ __.
(3) 周期T与频率f互为__ __,即f=.
3. 波速:v==__ __.指波在介质中__ __的速度.机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__ __传播.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简谐波中的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
(2) 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
(3) 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波形相同.(  )
(4) 同种均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波,传播速度越快.(  )
(5) 由v=λf可知,波速是由波源振动的频率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的.(  )
2. (多选)对机械波,下列关于公式v=λ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v=λf在一切波中均成立
B. 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
C. 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 由v=λf知波长是4 m的声波为波长是2 m的声波传播速度的两倍
考向1 波的图像的理解
1. 波的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__各个质点__运动情况的“定格”.可以将波的图像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 简谐波的图像是__正(余)弦曲线__,是最简单的一种波,各个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即振幅)都相等.
3. 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图像中的位移正方向的最大值,波谷即图像中的位移负方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
  (2024·广州天河区期末)(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M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则这列波(  )
A. 波长是2 cm
B. 波速是0.1 cm/s
C. 传播方向是沿x轴负方向
D. 在一个周期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是8 cm
 (2024·深圳高级中学)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B质点从0时刻起经过3 s第一次到达波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简谐波的周期为12 s
B. 原点处质点再经过1 s,通过的路程为10 cm
C. 简谐波的波速为10 cm/s
D. 某个时刻A和B两质点的振动方向可能相同
由波的图像获得的三点信息
1. 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
2. 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振幅A及波长λ.
3. 若已知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考向2 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方法 内容 图像
“带动”法 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质点,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点上方,则P向上振动;若P′在下方,则P向下振动
“上下坡”法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同侧”法 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
“微平移”法 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由对应同一横坐标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断振动方向
“首首相对”法 横波是条正(余)弦线,峰点、谷点、临界点,传播、振动方向间,首首相对(或尾尾相对).其意思是峰点与谷点是振动方向改变的临界点,用箭头表示传播与振动方向,则在临界点画出的箭头“首首相对”(或尾尾相对),如图所示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时刻横波的波形图,则(  )
A. 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右向左传播的
B. 若质点b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
D.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上运动
考向3 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及其关系
1. 波速v由__ __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一般__ __,与波的频率、波长等无关.
2. 频率f由__ __决定.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也不会发生变化.
3. 决定波长的因素:__ __和周期或__ __.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f__ __,v__ __,会导致波长λ发生变化.
波长表示波在空间上的__ __.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位移在任何时刻都相同,而且振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相同,即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相同.
 (2024·广州市第二中学)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分别拉一根长为1.2 m的绳两端A、B,t=0时刻,两同学同时抖动绳子两端,使A、B开始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产生沿绳传播的两列波,振源为A的波波速为v1,振源为B的波波速为v2.t=0.4 s时,两列波恰好传播到P、Q两点,波形如图所示,则(  )
A. 两列波起振方向相反
B. v1=2v2
C. 两列波周期相同
D. 再过0.8 s,两列波第一次相遇
1. 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波速不变;但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振动速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2. 波的传播距离s与波速v之间的关系为s=vt.
1. (2024·江门期末)(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0.1 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长为6 m
B. 波速为10 m/s
C. 波向x轴的负方向传播
D. 振幅为10 cm
2. (2024·广州省实验中学)我国的YLC-2E型反隐形米波雷达能探测到450公里外超音速飞行的各类隐形战斗机,堪称隐形战斗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 m~10 m范围内,一列米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是波上的两个质点,接下来质点Q比质点P先到达波峰,再经过t0时间,质点Q在t=0时刻后第一次到达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t=0时刻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将减小
C. 该波的频率为
D. 该波的波速为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波的图像的理解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下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A. A=1 m f=5 Hz
B. A=0.5 m f=5 Hz
C. A=0.5 m f=2.5 Hz
D. A=1 m  f=2.5 Hz
2. (2024·清远期末)相距18 m的甲、乙两条船停在湖中,某时刻开始波源以0.2 Hz的频率上下振动,形成的水波可视为简谐横波,波源和甲、乙两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发现当甲船位于波谷时,乙船位于波峰,且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速度为2.4 m/s
B. 这列波的波长为15 m
C. 这列波的周期为0.5 s
D. 一段时间后甲船靠近乙船
考向2 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3. (2025·湛江期末)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左传播,振幅为A,某时刻介质中质点a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经周期,质点a位于平衡位置的(  )
A. 上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大于
B. 上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等于
C. 下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大于
D. 下方,且相对平衡位置位移小于
4.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B. 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C. 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 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考向3 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及其关系
5. (2024·深圳高级中学)机械波的频率是f,周期是T,波长是λ,传播速度是v,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v= B. v=λT
C. v= D. v=
6. 某同学抓住绳子一端在0~2 s内做了两种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绳端起振方向向下
B. 前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1∶2
C. 前后两次形成的绳波波速之比为2∶1
D. 前后两次形成的绳波波长之比为2∶1
7. (2024·梅州期末)湖面上停着A、B两只小船,相距s=16 m,从水波传播到小船A开始计时,在20 s内A完成10次全振动,B完成8次全振动,两只小船都视为质点.则水波的传播速度为(  )
A. v=4 m/s B. v=8 m/s
C. v=16 m/s D. v=20 m/s
8. (2024·福建长乐一中)(多选)t=0时刻一列机械波波形如图所示,A与B两质点相距1 m,此时A点速度方向沿y轴向上,经过0.02 s,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该波的波长λ=4 m
B.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 该波的传播速度v=12.5 m/s
D. 该波的周期T=0.08 s
9. 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A. 频率是30 Hz
B. 波长是3 m
C. 波速是1 m/s
D. 周期是0.1 s
10. (2024·广州期末)如图所示,手握绳a端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的一列简谐横波以速度v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在x轴上a、b间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b点处质点经过t0时间刚好第3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0时刻,绳端a正在向下振动
B. 绳端a的振动频率为
C. 若将波的振动频率增大一倍,则波的传播速度也增大一倍
D. 若将波的振动频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简谐波的波长也会增大为原来的2倍
11. 在t=0时刻,位于x=0处的质点O开始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经0.4 s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B是平衡位置为x=7 m处的质点,A是平衡位置为x=2 m处的质点.
(1) 求该简谐波的波速v.
(2) 从t=0到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的过程中,求质点A通过的路程s.(共45张PPT)
第三章
机械波
课时2 波的描述
核心 目标 1. 能用描点法作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判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
2. 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必备知识 记忆理解
1. 图像的建立
如图所示,横坐标x对应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___________,纵坐标y对应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在xOy平面上,画出各点(x,y),用_____________把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波的图像.
要点
1
波的图像
平衡位置
平滑的曲线
2. 图像的意义
波的图像描述的是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的各个质点离开___________的位移.
3. 简谐波
波形图像是___________,这样的波叫作_________,也称为简谐波.简谐波在传播时,介质中各质点在做___________.
平衡位置
正弦曲线
正弦波
简谐运动
1. 波长:在波的传播方向上,___________总是相同的两个_______质点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
在横波中,两个___________或两个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___________或两个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要点
2
波长、频率和波速
振动相位
相邻
相邻波峰
相邻波谷
相邻疏部
相邻密部
2. 周期、频率
(1)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是_________,都等于_______的振动周期或频率.
(2) 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
相同的
波源
一个波长
倒数
λf
传播
匀速
1. 易错辨析
(1) 简谐波中的所有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它们的周期均相同. (  )
(2) 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  )
(3) 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波形相同. (  )
(4) 同种均匀介质中,频率越大的波,传播速度越快. (  )
(5) 由v=λf可知,波速是由波源振动的频率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的. (  )

×

×
×
2. (多选)对机械波,下列关于公式v=λ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v=λf在一切波中均成立
B. 由v=λf知f增大,则波速v也增大
C. v、λ、f三个量中,对同一列波来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f
D. 由v=λf知波长是4 m的声波为波长是2 m的声波传播速度的两倍
解析:公式v=λf在一切波中均成立,A正确;机械波的波速仅由介质决定,与频率f无关,所以B、D错误;对同一列波,其频率由振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故C正确.
AC
把握考向 各个击破
波的图像的理解
1. 波的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 各个质点 运动情况的“定格”.可以将波的图像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 简谐波的图像是 正(余)弦曲线 ,是最简单的一种波,各个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即振幅)都相等.
3. 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图像中的位移正方向的最大值,波谷即图像中的位移负方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
考向
1
   (2024·广州天河区期末)(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质点M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则这列波 (  )
A. 波长是2 cm
B. 波速是0.1 cm/s
C. 传播方向是沿x轴负方向
D. 在一个周期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是8 cm
1
解析: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是20 m,A错误;题中波的传播周期未知,所以波速无法确定,B错误;根据“上下坡法”可知该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负方向,C正确;在一个周期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是4A=8 cm,D正确.
CD
   (2024·深圳高级中学)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B质点从0时刻起经过3 s第一次到达波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简谐波的周期为12 s
B. 原点处质点再经过1 s,通过的路程为10 cm
C. 简谐波的波速为10 cm/s
D. 某个时刻A和B两质点的振动方向可能相同
2
C
由波的图像获得的三点信息
1. 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
2. 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的振幅A及波长λ.
3. 若已知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波的传播方向及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
考向
2
方法 内容 图像
“带动”法 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质点,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点上方,则P向上振动;若P′在下方,则P向下振动
“上下坡”法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
方法 内容 图像
“同侧”法 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
“微平移”法 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由对应同一横坐标的两波形曲线上的点来判断振动方向
“首首相对”法 横波是条正(余)弦线,峰点、谷点、临界点,传播、振动方向间,首首相对(或尾尾相对).其意思是峰点与谷点是振动方向改变的临界点,用箭头表示传播与振动方向,则在临界点画出的箭头“首首相对”(或尾尾相对),如图所示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时刻横波的波形图,则 (  )
A. 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右向左传播的
B. 若质点b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
D.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上运动
3
解析:根据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若a、b向下运动,则波向左传播,B错误,A正确;若波向左传播,则c向上运动,D正确.
AD
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及其关系
1. 波速v由 介质 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一般 不同 ,与波的频率、波长等无关.
2. 频率f由 波源 决定.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外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会发生变化,任一质点的振动频率和周期都和波源的振动频率和周期相同,也不会发生变化.
3. 决定波长的因素: 波速 和周期或 频率 .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f 不变 ,v 发生变化 ,会导致波长λ发生变化.
波长表示波在空间上的 周期性 .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位移在任何时刻都相同,而且振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相同,即相距一个(或整数个)波长的两个质点的振动状态相同.
考向
3
   (2024·广州市第二中学)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分别拉一根长为1.2 m的绳两端A、B,t=0时刻,两同学同时抖动绳子两端,使A、B开始在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产生沿绳传播的两列波,振源为A的波波速为v1,振源为B的波波速为v2.t=0.4 s时,两列波恰好传播到P、Q两点,波形如图所示,则 (  )
A. 两列波起振方向相反
B. v1=2v2
C. 两列波周期相同
D. 再过0.8 s,两列波第一次相遇
4
D
1. 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波速不变;但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动是变加速运动,振动速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2. 波的传播距离s与波速v之间的关系为s=vt.
随堂内化 即时巩固
1. (2024·江门期末)(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经0.1 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波长为6 m
B. 波速为10 m/s
C. 波向x轴的负方向传播
D. 振幅为10 cm
BD
2. (2024·广州省实验中学)我国的YLC-2E型反隐形米波雷达能探测到450公里外超音速飞行的各类隐形战斗机,堪称隐形战斗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 m~10 m范围内,一列米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是波上的两个质点,接下来质点Q比质点P先到达波峰,再经过t0时间,质点Q在t=0时刻后第一次到达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t=0时刻后的一小段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将减小
C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波的图像的理解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下图所示,再经0.6 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 (  )
A. A=1 m f=5 Hz
B. A=0.5 m f=5 Hz
C. A=0.5 m f=2.5 Hz
D. A=1 m  f=2.5 Hz
C
2. (2024·清远期末)相距18 m的甲、乙两条船停在湖中,某时刻开始波源以0.2 Hz的频率上下振动,形成的水波可视为简谐横波,波源和甲、乙两船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发现当甲船位于波谷时,乙船位于波峰,且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这列波的速度为2.4 m/s
B. 这列波的波长为15 m
C. 这列波的周期为0.5 s
D. 一段时间后甲船靠近乙船
A
A
4.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早了0.2 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这列波的波长为4 m
B. 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C. 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D. 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ABC
考向3 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及其关系
5. (2024·深圳高级中学)机械波的频率是f,周期是T,波长是λ,传播速度是v,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D
6. 某同学抓住绳子一端在0~2 s内做了两种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绳端起振方向向下
B. 前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1∶2
C. 前后两次形成的绳波波速之比为2∶1
D. 前后两次形成的绳波波长之比为2∶1
解析:由图可知,绳端起振方向向上,A错误;由图可知,前后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为2∶1,B错误;相同介质波速不变,波速之比为1∶1,C错误;根据λ=vT 可知,波长之比为2∶1,D正确.
D
7. (2024·梅州期末)湖面上停着A、B两只小船,相距s=16 m,从水波传播到小船A开始计时,在20 s内A完成10次全振动,B完成8次全振动,两只小船都视为质点.则水波的传播速度为 (  )
A. v=4 m/s B. v=8 m/s
C. v=16 m/s D. v=20 m/s
A
8. (2024·福建长乐一中)(多选)t=0时刻一列机械波波形如图所示,A与B两质点相距1 m,此时A点速度方向沿y轴向上,经过0.02 s,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该波的波长λ=4 m
B.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 该波的传播速度v=12.5 m/s
D. 该波的周期T=0.08 s
BD
9. 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横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个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  )
A. 频率是30 Hz
B. 波长是3 m
C. 波速是1 m/s
D. 周期是0.1 s
C
10. (2024·广州期末)如图所示,手握绳a端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形成的一列简谐横波以速度v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在x轴上a、b间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b点处质点经过t0时间刚好第3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t=0时刻,绳端a正在向下振动
B
11. 在t=0时刻,位于x=0处的质点O开始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经0.4 s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B是平衡位置为x=7 m处的质点,A是平衡位置为x=2 m处的质点.
(1) 求该简谐波的波速v.
答案:5 m/s
(2) 从t=0到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的过程中,求质点A通过的路程s.
答案:30 cm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